第二十章

作品:《林珩

    木匣通体漆黑,四角包金。兽形铜锁盘踞匣上,虎首狰狞,线条粗犷,分明是国立之初的工艺。


    匣中装有何物,从铜锁形制就能推断出一二。


    林珩垂下视线,凝视袖摆上的花纹。腰侧佩戴的玉饰浮现微光,润泽洁白,中心处却有一点红,恰似嵌入的血痕。


    “如何?”


    国太夫人敲击铜锁,指尖叩在虎首上,一下接着一下,十分有规律。


    林珩没有急着开口。


    他能猜出盒中之物。但要思量是否该要,又是否能要。


    夜风渐凉,卷过廊下呜咽作响。


    风尾流入室内,靠墙的铜灯蹿起焰光。灯芯聚热燃烧幽蓝,火焰摇曳投影在墙面,延伸出扭曲的黑影。黑影末端持续生长,交织成一张黑色的网,攀爬覆盖整面墙壁。


    林珩终于有了决断。


    他抬头看向国太夫人,出口的第一句话无关晋室,而是道出天子放诸侯公子归国的真实意图。


    “诸侯国日渐势大,上京衰弱,此消彼长,天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数年前强索质子,闹得天下议论纷纷。质子入京未能牵制诸侯,反而削弱上京威严。”


    林珩斟字酌句娓娓道来。


    国太夫人眸光微闪,收敛起笑容,神情逐渐变得严肃。


    “执政向天子进言,诸公子年长,国内兄弟亦长成,不妨放归质子并授爵位官职,必使兄弟阋墙父子反目。”


    想到上京朝堂的诡诈,林珩嘴角掀起一抹讽笑,很快又消失无踪。


    执政意在搅乱诸侯国,使诸侯国内部生乱。


    “离京之前,天子召见我等,言归国后步履维艰,上京必定施以援手。”


    质子离国多年,在国内根基不稳,欲同兄弟一争高下势必要寻求外力。


    质子得权也好,不得权也罢,诸侯国内掀起风雨,父子兄弟离心,上京稳居不败之地,天子也好坐收渔翁之利。


    “你要如何做?”国太夫人正身危坐,注视林珩的目光变了几变,从审视到评估,再到喜爱。短短几句话,她心中掀起波澜,不曾想幼时孱弱的嫡孙成长至此。


    “要给上京交代,遮蔽天子窥伺,晋国必乱。然乱有章法,我意在借力打力,压下新氏族,再逐个击破慑服勋旧。”


    “借力可不是白借的。”


    国太夫人微微倾身,岁月沉淀的智慧深印在脑海。


    在晋国数十载,历经两代君侯,见多氏族作风,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庞然大物是何等贪婪。


    想满足他们的胃口,让他们如臂指使,必须给出足够的利益。否则就要效仿先君,以战功和血腥压服所有人,令其不敢造次。


    想到先君的赫赫战功,国太夫人无声叹息。


    她摩挲铜锁把守的匣子,指尖描摹匣上的花纹,对林珩所言颇为意动,却认为实现的可能不大。


    纸上谈兵。


    终究是太年轻。


    她的神情逐渐冷淡,林珩看在眼中,丝毫不觉气馁。


    “大母,我自幼孱弱,在上京时又遭逢变故,恐难上阵杀敌。”林珩不讳言自己的劣势,紧接着话锋一转,“但我能给出足够的好处,让氏族为我所用。”


    国太夫人心中不愉,当场紧锁眉心。


    “氏族贪婪,恐喂出饕餮。”


    “饕餮又如何,只要他们能吞得下。”


    “你说什么?”


    林珩一语石破天惊,国太夫人瞠目结舌。


    “大母,我言中所指不在晋国,亦不在天子掌控之地。”


    林珩单手探向腰间,解开一只从不离身的锦囊,从中取出一张折叠成方块的兽皮。


    经过特殊手段硝制剥离,兽皮薄如蝉翼,展开对光近乎透明。


    兽皮完全展开后占据小半个桌面,其上绘制山川河流荒漠草原,近百座城池座落图上,大大小小星罗棋布。


    每座城上都有标注,上京最为醒目。


    “这是舆图?”


    国太夫人移近灯盏,细看图上描绘的城池。最让她惊讶的不是线条细腻,而是诸多城池聚集在方寸之地,外围竟然广阔数倍。


    “正是,我亲手绘制。”


    林珩手指点在图上,先是上京,再是晋、越、楚等大国,然后是中等规模的诸侯国,最后是封土有限的小国。指尖停在蜀国之上,以上京为中心画了一个不太规则的环。


    “诸侯所知天下仅在尺寸之封。走出藩篱天高地阔,何不锐意进取,重蹈高祖开疆拓土之志。”


    林珩语调不高,未见慷慨激昂,却让国太夫人双眼发亮,呼吸急促半分。


    她凝视图上,许久无法转开目光。对土地疆域的渴望烙印在骨子里。从怦然心动到势在必得不过分秒毫厘之间。


    “此图属实?”


    “千真万确。”


    “从何所得,有多少人知晓?”


    国太夫人抑制住激动的情绪,目光灼灼看向林珩。


    “除我之外,唯有大母看过此图。”


    “哦?”


    “大母,昔有越侯梦会神女,得攻城九械,我在上京时偶得机缘,得强弩火油,知天下之广。”林珩言之凿凿,只为打消国太夫人的顾虑,“强弩交由智氏铸造,不日可得。火油用在边城,一日下城池。肃州城外败四家私兵,传烈火遇水不灭,即是泼洒火油之故。”


    “原来如此。”国太夫人面露恍然。


    火油仅是听说,她未曾亲眼所见。强弩也是一样。但她出身越国宗室,对先祖梦会神女的传说耳熟能详。


    事情记载在国史之中,三名史官共同撰写,细节分毫不差,难以作伪。


    攻城九械乃是至宝,使越国所向披靡,一跃成为数一数二的强国,更是不争的事实。


    换做晋侯,未必采信林珩之言。


    国太夫人则不然。


    她亲眼见证过祖先的神异,看到过越国攻城拔寨的气势。


    她信林珩心口如一,所言确实。


    “大母,氏族好战贪婪,在内危险,对外则是一件好事。”林珩手指舆图,沿着晋国向北勾勒,划出一片广袤之地。


    草原,森林。


    高山,河流。


    土地意味着资源,意味着更多粮食,意味着增长的人口。


    “地广则国强,国强则人茂,人茂则兵甲兴旺。”林珩看向国太夫人,道出他从未对人展露的野心,“我所图者,凡兵锋所指,马踏之处,皆为囊中之物!”


    说话间,林珩张开五指,掌心覆上舆图,遮盖住上京二字。


    “天子无能,诸侯不朝,礼乐崩坏,有能者霸天下!”


    鼎盛时期,晋国曾于滦河畔邀诸侯会盟。


    声势浩大,气吞湖海。


    林珩要重振先祖之风,还要更进一步立于群山之巅。


    “欲成大事,国内需平。”林珩话锋一转,出口之言浸染血腥。


    勋旧诱之以利,新氏族能用则用,不能用尽数铲除。


    有狐氏是例外。


    这个家族必须湮灭,从晋国的版图上彻底消失。


    听完林珩的一番话,国太夫人长舒一口气。再看桌上木匣,她释然一笑,从袖中取出钥匙打开铜锁,里面赫然是一枚虎符。


    虎符呈卧虎形,以铜打造,通体灿金。


    卧虎一分为二,一半在国太夫人手中,另一半则留在军中。两枚相对严丝合缝,方能调动先君留下的军队。


    国太夫人拿起虎符,握住林珩的右手,将虎符放入他的掌心。


    “阿珩,你肖似先君。这枚虎符交给你,晋国也交给你,我终能对先君有所交代。”


    虎符落入掌心,沉甸甸的重量,一如交托的责任。


    林珩将虎符置于身前,正身整理衣冠,其后双手交叠俯身下拜,肃然道:“必不负大母期望!”


    再拜后林珩直起身,突然脸色一白连声咳嗽。


    国太夫人连忙拍了拍他的背,亲手递过杯盏。发现盏中茶汤已凉,皱眉召唤婢仆:“来人!”


    廊下婢女和侍人听宣,迅速推门走进殿内。


    “速去召医,取热汤。”


    “诺。”


    婢女前去准备热汤,侍人出殿一路小跑,去找专为国太夫人诊脉的良医。


    缪良闻声走入室内,见到林珩的样子不免皱眉。


    茯苓从身上解下锦囊,快行两步送至案前,恭敬道:“奴婢禀国太夫人,这是公子常服的药。”


    “近前。”


    “诺。”


    茯苓膝行上前,解开锦囊倒出药丸,说明需要温水送服。


    “取温水来。”缪良吩咐侍人。


    林珩咳得无法说话,拿起药丸送入嘴里,喝水时洒出些许,浸湿了他的唇角和下巴。


    医随侍人入殿,正准备弯腰行礼,国太夫人不耐烦地挥手,示意他立刻上前。


    “无需多礼,诊公子。”


    “诺。”


    医放下药箱,三指扣上林珩的手腕。片刻后换了一只手,眉心越皱越紧。


    “如何?”国太夫人问道。


    “昔年正夫人早产,致公子体弱。多年疏于调理,恐是又遇大寒,体内寒气不散,迟迟不能好转。”医一边说一边取过林珩服用的丸药,用银簪刮下少许送入口中,其后点了点头,“此药对症却不能根治。进一步调理,需西南之地的的几味草药,熬煮药汤内外兼用。”


    林珩咳嗽稍有缓解,脸色依旧苍白,唇也失去血色。


    国太夫人首次见他发病,想到他在上京的遭遇,对晋侯更添一层怒火。


    “需要哪种药,全部写下来。若是国内没有,我命人去越国取。”


    医领命退至阶下,在殿内铺开竹简,一口气写下七八种药材,其中有一半是越国独有,并且数量稀少,唯有国太夫人才能取来。


    “劳烦大母费心。”林珩声音微哑,不复方才清亮。


    国太夫人对他皱眉,抬手覆上他的额头,沉声道:“上京九年,你吃苦了。我曾书信越侯,让楚煜设法看顾你几分,可惜仍抵不过人祸。”


    听到这番话,林珩动作微顿。


    “您曾书信越侯?”


    “正是。”国太夫人颔首。


    晋越联姻签订盟约。


    国太夫人出身越国宗室,从辈分上论,越侯要唤她一声姑母。只要她还活着,两国盟约始终存在。


    林珩沉默下来,端起杯盏饮下两口。


    困扰他许久的问题得到答案。楚煜为何在宫内帮他,如今终于有了解释。


    为您提供大神 来自远方 的《林珩》最快更新


    第二十章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