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炒高粮价

作品:《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孙诚回到宁国,将与蒙毅会谈的经过说了一遍,宁王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王弟,孤不是不相信,可这让孤有些吃惊,蒙毅的忠心在魏国是出了名的。


    难道你一说,他就同意中立了?不会是假意同意,其实就是骗我们的粮食吧!”


    “王兄,有些人他不是忠于君主,而是忠于百姓,只是平常情况下,君主就代表着百姓,所以看起来他们是忠于君主。


    但如果君主与百姓利益产生了冲突,他们也会抛弃君主,转向百姓的。


    比如史上,有许多名臣大将都是抛弃了他们曾经的君主,而臣服于后来的君主,并协助君主成就大业。


    因为后来的君主代表着百姓的利益,也就是我们说的天命所归,天命就是民意,而蒙毅就是这种人。


    再说了,就是我看走了眼,被蒙毅给骗了,我也有后手。


    我们援助的粮食必须在我们监管下使用,不能运出他们的防区,以防他们接济魏国别的军队。


    还有粮食是一批一批运过去,不吃完上一批,下一批绝对不运过去,就是他们坑了我们,也只是这一批粮食。


    他们背叛了协议,那不是等着饿死,就是被匈奴杀死!”


    宁王盘算了一下,见孙诚考虑的滴水不漏,也就点点头,下旨让孙诚去找户部领粮。元宝小说


    孙诚来到内阁值房,找到自己的父亲,内阁五辅兼户部尚书孙尚。


    孙尚看到自己的儿子来了,“前几天你去哪了?你娘叫你回来吃饭你也不在,是不是又到哪座书寓去玩了。


    以前我懒的管你,现在你娶了媳妇,连儿子都有了,小妾也有六个了,那种地方要少去,有时间多给我孙家开枝散叶。”


    孙诚一脸苦笑,“爹,我自从大婚以后,就没去过那种地方啊!你可真是冤枉我了。”


    “那你去哪了?连你媳妇都不知道?”


    “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孙诚掏出宁王的旨意递了过去。


    孙尚接过一看,吃了一惊,“二百万石?还是送到魏国?王上怎会下这道旨意,这怎么可能?这不是资敌吗?你是不是又忽悠了王上?”


    “什么是我又,我什么时候忽悠过王上了?这旨意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拨粮吧!”


    “不行,我要去面见王上,怎么能资敌呢?”


    “别去了,我告诉你吧!”


    孙诚将拨粮给蒙毅的理由说了一遍。


    孙尚这才明白,但他又为难了,“这拨粮给蒙毅我同意,毕竟那些地方以后都是我们的,不能让匈奴荼毒。


    但这二百万石太多了点吧!能不能少点?毕竟蒙毅那边也只有八万军队啊!需要这么多粮吗?


    你要知道现在我们的粮食不但没有增长,还因为天气关系减产了一些。


    据一些老农估计,这种天气还会持续,粮食产量会越来越少。


    加上明年还要北伐,粮草调拨十分紧张。常平仓现在只有二千万石了,你一下子拿走了二百万石,拿走了一成,我很为难啊!


    何况现在民间粮食已经有了涨价的苗头,我还需要放出一些粮食,把价格打下去,这样粮食会更加紧张。”


    “爹,二百万石不多,蒙毅虽然只有八万兵马,但还有军官士兵的家眷啊!军官士兵吃饱了,家眷没得吃,军队还是不稳。


    至于粮食问题,我与蒙毅商量过了,粮食会一批一批拨付的,不是一下全给他。


    还有,户部要派人监督粮草的用处,别让他偷偷的给了别的军队,把我们当做冤大头。”


    孙尚这才松了一口,“如果分批拨付,那还差不多,那就先运个二十万石吧!监督的人我也会安排的。”


    孙诚见事搞定了,刚要走,忽然好像想到什么又回过头来。


    孙尚诧异的道:“还有什么事吗?”


    “爹,你刚才说民间粮食已经有了涨价的苗头?”


    “是啊!粮食减产,又要北伐,粮食就紧张起来,那些奸商肯定要趁这个时候发一笔。


    我若不将粮价打下去,百姓们就要动荡,这对北伐是不利的。”


    “这些人是谁?”


    孙尚冷笑,“还能有谁?要炒粮价,自己手里必须有粮,宁国土地最多的就是那四大世家。


    他们手上掌握了大批粮食,价格炒上了,他们再把粮食放出去,就能大赚一笔。”


    孙诚眼珠一转,又发现了赚钱的机会。


    “爹,我们去见王上。”


    “干什么?”


    “我有个主意,能让户部将常平仓填满,又可以让四大世家赔的只能喝粥。”


    孙尚大喜,他知道儿子这么说,肯定有好办法,他自从摔破头后,从没让自己失望过。


    父子俩来到殿中,宁王见父子一同前来,还以为是孙尚不愿意拨粮。


    他马上抢到前面的道:“孙爱卿,这粮食是孤同意拨付的,你不必疑惑。”


    “王上,那些粮臣已同意拨付了,这次来不是为了那件事。”


    “那又是何事?”


    孙尚将民间粮食涨价的事说了一遍。


    宁王大怒,“这些人,北伐是大事,这个他们也敢从中赚钱。”


    孙诚道:“王兄息怒,我有一计,能让户部常平仓填满,又能让那四家赔个底朝天。”


    宁王急道:“快说,你有何办法?”


    “这个无非是四家抓住粮食减产,还有北伐的机会炒高粮价,想以高价卖出他们囤积的粮食。”


    “就是这样,你怎么破局呢?”


    “用最简单的办法,我们放粮平抑粮价不就行了。”


    孙尚大为失望,“这是什么馊主意?你放粮,他们肯定会收粮,继续把粮价炒高,


    而常平仓只有二千万右,要留下北伐的粮食,蒙毅的粮食,官员的俸禄,还有储备的粮食,能放出去的粮食也只有四百万石。


    这些他们都知道,他们只要花大价钱将你放出的四百万石买下,价格不还是能继续炒高吗?


    还不如按我的主意,在粮价炒到最高的时候,一下放出四百万石,重挫粮价。


    再让王上警告他们一下,他们也不敢过于猖狂,最多也就是将粮价炒高一倍。


    可你开头就将四百万石都放出去,那户部手里就没有博弈的筹码了?


    到那时,就是王上再警告他们,他们见到户部已经没有干预的手段,这个机会他们能放过吗?


    我看他们最少也要将粮价炒到三倍,这还是给了王上的面子。”


    宁王面子上虽过不去,也不得不说孙尚说的对。


    他阴着脸道:“他们确实敢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