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阅兵

作品:《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孙诚道:“你们不能分装弹药吗?”


    三名校尉更是懵逼,“分装,这是什么意思?”


    “装药慢,是因为士兵在装药时要控制好数量,少了射程不够,多了要炸膛,是不是这样?”


    “不错,特别是在我们训练骑兵冲阵时,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已经有十几名士兵已经被炸伤送医了,有一个蠢货,竟然在枪中没装火药,却装了十几枚弹丸。还有的通条都没拿出来,就开始射击。


    这个在战时也肯定会出现,人一紧张,装填的时候就容易出事。我们也只能通过加强训练来降低出错的几率。”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将每发弹药要装的份量用纸包好。


    装药时将纸包咬开,全部装入火枪中不就行了,这样还会装药装多了吗?”


    三人一愣,接着张宇给了自己一巴掌,“这么容易的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出来?害的我冤枉训练这么多时间。”


    另两位也是一脸懊悔,这个方法就是一层窗户纸,你想到了,轻轻一捅就出来了。要是没想到那方面,打死你也想不出来。


    “还不快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三人马上拿着秤和油纸制造了一些分装弹药。


    接着,三位校尉亲自上阵,他们从腰中拿出弹药,咬开,将弹丸含在嘴中。


    然后在药池中装了一些引药,接着把所有火药全倒入枪中,填入弹丸,将纸包也塞入枪堵住弹丸,用通条压实。


    接着就是射击了,一声枪响,又开始了装填。


    经过测试,三人大喜,这种方法,既解决了弹药装填过多的问题,也解决了射速的问题。


    没有分装以前,一分钟一发。分装以后,一分钟两发轻轻松松,速度快的还能三发。


    这将火力密度几乎提高了三倍,这样的火力密度,骑兵想冲阵那是很困难了。


    “侯爷,这个办法太好了,有了这个,就是我们正面应对骑兵冲锋,我们也不怕了。


    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看再练个把月,我们就能上阵了。”


    “那好,绵清那边已经打起来了,等你们训练完毕,我会请王上让我们上阵一试身手。


    那些腐儒说神机营是花瓶,不中用的货,本侯的玩具,我倒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精锐,什么是划时代的火器部队。”


    在绵清战场杨柳城。


    廖福也是头疼,他虽然有兵力优势,但宁军龟缩在城里就是不出来。


    哪怕他派人骂阵,骂的对方女性亲属都上阵了,安国公陈泰也不出来。


    谁都不是傻子?你有十四万兵马,还有骑兵优势,要是出城野战,那不是找死吗?


    廖福也不敢绕过去,后面放下这一个大钉子。你前面一走,他后面就把你的补给线给断了,那军中无粮的后果,谁都知道?


    廖福没办法,只能硬攻了。他只有三个月的粮草,不能拿下绵清地域,他只能退兵。


    陈泰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凭着经营十几年的高大城墙死守。


    双方就围着杨柳城厮杀起来。


    厮杀一月后,双方都损失惨重,不过杨柳城还在宁军手中,这让宁国军民都松了口气。


    神机营装备上了分装弹药,战斗力大大提升,经过一月训练后,可以上战场了。


    孙诚当即让宁王来视察部队。宁王欣然前往,这可是他亲自下令组建的部队呀!


    神机营众士兵也是欣喜若狂,这可是宁王要来啊!不说别的,你能看上一眼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为了让宁王体会到神机营的战力强大,也是为了拍宁王的马屁,孙诚也让神机营弄了一些项目。


    宁王带领镇国公等武将来到霸上军营,孙诚带领三名校尉迎接。


    宁王左右看了看,除了把守辕门的士兵,却没有看到别的士兵。


    “兴盛侯,你的部队呢?”


    “王上,他们正在校场等候。”


    “那就去哪里吧!”


    来到校场点将台上,宁王见校场没有一名士兵,这不免让宁王不悦。


    张计道:“兴盛侯,你不是让王上视察神机营吗?可兵呢?”


    “镇国公,别急啊!”


    孙诚大喝一声,“紧急集合。”亲卫们吹响了集结号。


    整个军营沸腾起来,从营中跑出来的士兵迅速来到校场上集合,


    每个士兵跟着他们的伍长,伍长跟着什长,队伍之间只有脚步声,没有吵闹之声。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三千多神机营士兵就站在校场上了。


    期间只有军官整理队伍的口令声,还有士兵的报数声。


    这让宁王大吃一惊,三千人队伍集合,要是别的部队集合,就是精锐,也得半个小时,而且队伍也没排的这么齐。


    雷裕上前道:“启禀王上,神机营三千人三百一十人俱已到齐,应到三千三百一十人,实到三千三百一十人。”


    孙诚抽出腰间长刀,“向右看——敬礼!”


    立刀、托刀、撇刀。八秒钟,标准的举刀礼一气呵成。


    士兵也唰的一声,行持枪礼,所有人都目视宁王。


    宁王看向部队,三军列阵,枪刺如林。他们横着是一条线,竖着也是一条线,竟然斜着也是一条线。


    宁王非常满意,“好,好,免礼。”


    “礼毕。”


    又是唰的一声,所有人又整齐划一的把枪放下了。


    “请王上上马阅兵。”


    “好,孤就上马阅一阅这神机营。”


    宁王上马,孙诚在后,在士兵们面前走过,士兵的眼睛都注视着宁王。


    每到一处方阵前面,宁王挥挥手,“将士们辛苦了。”


    “北伐魏国,统一夏族。”


    “将士们威武。”


    “王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


    宁王一愣,回首看了一眼孙诚,也没说什么继续阅兵。


    阅兵之后,孙诚还弄了个分列式。士兵踩着鼓点经过点将台面前,领队的军官抽出刀,来了一个执刀礼。


    并大声喊道:“向右看。”


    方阵的士兵全体改为正步,并唰,唰,唰三声,来了个劈枪礼。


    除了靠右边的一位,所有士兵的眼睛,齐刷刷的望向右边宁王,行了一个注目礼。


    这潇洒的动作让宁王看的是心花怒放,边上跟随宁王前来的武将们心中也是感叹。


    兴盛侯不愧是兴盛侯,这马屁拍的杠杠的,你看王上笑的。兴盛侯不光能办事,还能拍马屁,这样的人怪不得王上宠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