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解锁新技能

作品:《从零开始做一名旅法师吧

    在回宿舍的路上,我看到篮球场边的树丛中,新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土包,上面放着几朵花。可能是老白猫的坟墓吧。毕竟,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她。


    我在宿舍楼下遇到了孙添喜,他正热情满满地抱着一大堆自习资料。显然是经历了一晚上热情满满的学习,回来准备热情满满的睡觉。


    “喂,老孙,有个事跟你说。”我叫住他,把乔安娜的想法告诉他,并且特别关照,希望他能上下打点,做好情报工作。


    “兄弟,交给我,是你最正确的选择。”他用没有抱着书本的一只手,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张萌和乔兔子的事,就是我的事,你放心吧,一定办好。”


    “喂,不是她俩……是一组,一组五个人,拜托。”


    “那,第五个人是谁?”孙问。


    “第五个……我也没想好。”我一边走一边和他说,“乔小姐的意思是,得找一个机灵的,反应快的,支援型的选手。”


    “换句话说,她想找个打杂的。”


    “对喽。”我点头道,“乔小姐认为,吉布森主办的比赛,一定会有非常复杂的场外竞争机制,比赛并不仅仅是场内的事情,所以,得做全面准备……”我和孙添喜一边聊,一边走到宿舍门口,刚要推门进屋,里面就窜出来一个矫捷的身影。


    “吉布森的什么事?大哥,诸位大哥,跟吉布森有关的事情,一定要带上我。”霍鹰跳了出来,“我的商业计划书已经写好了,我给吉布森集团的风险投资部门发了邮件。下一步,我就一定要想办法见到马克·吉布森。听说过几天鬼楼改建的时候,开工典礼马克·吉布森还会来,这是个好机会。你们是不是要一起去?”


    “不,不……啊,这不正好嘛!小霍太合适了。”我和孙添喜异口同声的感叹,“人定不如天定啊!”


    我将参加吉布森杯“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的情况跟霍鹰解释了一下。一开始没看出他感兴趣来。当我讲到,“如果入围前三名,很有可能得到马克·吉布森的亲自授奖”的时候,这家伙来劲了,坚决要求加入。


    于是,我在睡觉前给大萌发了短信,汇报了情况。


    大萌回了短信,还用括号和字符拼凑出一个可爱的桃心。紧接着,我、霍鹰和孙添喜都收到乔安娜的短信,内容是:代号“末日轰炸”作战小组正式成立,明天中午饭后召开第一次作战会议。


    我们三个人躺在床上,想到乔安娜大兔子般一脸中二的表情,都不由自主的笑出猪叫。


    熄灯前,我翻看着小光推荐我的三本书。


    《遥远之旅》和《终极之旅》是罗伯特·门罗在《出体之旅》之后的作品,以传统的报告文学体记载了他奇幻的旅程。而卡洛斯·卡斯塔尼达这个名字,我是第一次听说。翻看着了他的书,觉得内容写得和门罗也差不多。


    熄灯了。我闭着眼,躺在床上,浑身放松。


    今天有些累了。说了很多话,想了很多事。


    我很少去想事情的,甚至于说,我的头脑经常是空空一片。


    以前我也没觉得我的头脑是空空一片。


    可是我最近开始想事情了,所以在脑子里装了一些东西后,才刚刚发现,原来我的脑子本来是空空一片的。


    我也不太明白,到底是装一些东西比较好,还是保持空空一片比较。


    随他去吧。


    我似乎慢慢学会放松地躺下了。我试着什么都不想。但当我试着什么都不想的时候,我实际上在想“我要什么都不想”这件事。


    其实我以前真的“什么都不想”的时候,不会想“什么都不想”这件事的,那样才是真的“什么都不想”。


    这话说得好绕呀。


    这一点丝毫不奇怪。我们人类从来都是束缚在“语言”这个枷锁中的。我们用某一种语言思考,在某一个时代背景下思考,站在某一个立场上思考……我们一切自以为的“主观”,其实都是受客观所左右的。


    比如,现在的你正在用“中文”在阅读这些文字,你所使用的语法是当代中文语法,你所理解的含义是21世纪初期科技水平、工业水平和社会水平的中文背景文化下的语言含义。这一切都是“有边界”、“有条件”和“有局限”的。


    一个15世纪的欧洲人,一个公元前250年的印度人或者一个30世纪的未来人,会有完全不同的语言架构、逻辑体系、基本认知和语境共鸣,这都是与“21世纪初期中文语境”完全不同的。


    所以一个人的在一个现实背景下的认知,是十分受限的。


    当然,如果能够介入另一个现实背景,获得两套认知体系,相互参照,那么,这个人的智慧必将大幅提升。如果是三个、四个、更多的认知体系呢?


    这些都是超出我思维能力的想法。我被这些想法裹挟着,缓缓滑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