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郭盖

作品:《穿越元末,我与重八争天下

    郭天叙用自己的穿越者的上帝视角和高情商,完美的解决了李善长和刘伯温的矛盾。


    将近年终之时,又有两人来投,正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两人竟然还有师徒的情谊,这一下子四大名著中的两位作者站在自己的眼前。


    郭天叙恨不得甩自己两巴掌。


    “施先生,您的水浒可开始落笔?”


    “罗先生,您的三国呢?”


    施耐庵和罗贯中两眼眨巴眨巴的看着郭天叙,暗想这郭元帅莫非脑子有问题?


    这两人此时都还没开始构思呢,一心想拥护张士诚建功立业。


    只是见张士诚拿下苏州后,不思进取,其属下更是骄容放纵,知道事不能成,又有表弟卞元亨书信劝他们来投。


    信中多言郭天叙乃不世出的枭雄,有天日之表,龙凤之姿。


    两人在张士诚处也是多闻郭天叙的事迹,兼之有卞元亨这层关系,就趁着年末张部将士耽于逸乐,偷偷跑出了苏州。


    “元帅,我等不明白您是什么意思?”


    施耐庵施礼道。


    郭天叙扯了扯嘴角,这自己就很难办了,四大名著可不能在自己手上绝迹两本。


    那对于华夏文化真是莫大的损失。


    不过现在也急不得,估计两人也是在天下安定后才开始落笔的,以后多加引导就行。


    只是自己怎么也得占个名,水浒里反正不能把自己写成反派,其实他还是希望晁盖带领一百零八将,闯出点功业。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最后的投降宋廷,是现代读者和观众的意难平啊。


    小说就该大胆点,哪怕最后按照水浒后传一样,去海外建国也比落得个死光光强啊。


    就让施耐庵把自己写成托塔天王晁盖好了,把宋江给并成一人。


    那叫郭盖?


    咦,好难听,算了算了,现在不想这些。


    “郭某胡言乱语了,只是见到两位大才,有些激动!”kuAiδugg


    当下一手一个,将两人带进府内。


    “耐庵兄,多年不见,刘某万分想念啊!”


    刘伯温施施然出来对着施耐庵行礼。


    郭天叙又愣了,这两货居然认识?自己怎么从来没听说。


    “伯温兄,原来你也在郭元帅处,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施耐庵也是又惊又喜,这里还能再遇一个故人。


    罗贯中也立马向刘伯温施礼:“刘先生好!”


    这次轮到郭天叙眨巴眼睛了:“两位可否给我一个解释?”


    刘伯温哈哈一笑:“元帅还不知呢?我和耐庵兄是同榜进士,他长我几岁,确是同年上榜,后来闻耐庵兄得授钱塘知事,只是不知怎的就弃官归隐,还在张士诚处了!”


    郭天叙不由感叹世界还是蛮小的,这两位在历史上也算鼎鼎大名,可自己怎么也没联想到两人居然是旧识。


    施耐庵叹了一口气道:“钱塘的达鲁花赤,骄横专断,弄的民怨四起,耐庵空有治民之心,奈何处处受制,做了不到一年,耐庵就辞官了!”


    刘伯温也感同身受,元廷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只有推倒重建这一条路了。


    郭天叙暗想这样更好了,得了两个大才,治理地方更是如鱼得水,关键施耐庵也是真正有抱负的人。


    不然也不会投张士诚,见其不是人主后,又跑回乡野著书。


    “好了,好了,三位进去说,让府内安排酒席,今天我和几位先生好好聊聊!”


    三人同时做出请的手势,让郭天叙先行。


    郭天叙也不做作,在前引着几人,就让府内设宴。


    又请来卞元亨、吴诚恩、李善长等文武将官相陪,也算一时尽欢。


    施耐庵看郭天叙为人简朴,手下文武也是有样学样,暗叹自己这次应该是投对人了。


    不过郭天叙刚才说的水浒是啥意思,听起来颇有点江湖意境。


    新年到,常州城内都是一片和谐,热闹,郭天叙算开心的度过了一个新年。


    等出了正月,吴琼已经恢复了巅峰状态,郭天叙命李善长带领着刘伯温等文臣武将镇守常州。


    郭天叙自带三万兵马,刘山武为先锋,吴琼和自己为中军,庞钧为后,进军长兴。


    此次务必拿下。


    出征时,将士们的气势如虹,无他,郭天叙和吴琼同时出征,这意味着什么?


    不败!


    这是郭天叙和吴琼历经战阵以来,给郭部将士们带来的极大信心。


    当两人出征的时候,那就意味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庞钧此时才感觉到,郭家军之所以为郭家军,是郭天叙和吴琼给这支军队注入了灵魂。


    自己领兵作战,将士们也是奋勇争先,但还是缺少了这种王者之师,睥睨天下的风姿。


    因为他们是郭家军。


    郭天叙也是刻意打造这支忠于自己的军队,当自己成为一支军队的灵魂时,他不用担心有异心的将领,将来会对自己有威胁。


    郭家军的长枪,永远不会指着这支军队的灵魂。


    那就用不着像朱元璋一样,担心压制不住骄兵悍将,从而大肆屠戮。


    能做到这样的开国皇帝不多,李世民算一个,因为李二自己也是极其出色的马上皇帝,他根本不用担心自己麾下的军队会造自己的反。


    就算太子李承乾造反,不也分分钟就压下去了。


    所以他手下的功臣,大多都是善终的,即便牛如李靖,功高震主都知道及时退位,因为坐在皇位上那个人,不比自己差多少。


    大军行进了五天,刘山武差人来报,前锋已经兵临长兴城下。


    守将依旧是史文炳,带领着两万张部将士死守。


    同时苏州的张士诚得到郭天叙进攻长兴的消息后,命张士德和吕珍率马步军五万进攻常州。


    两边又开始了拉扯。


    郭天叙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拿下长兴,然后挥师打退张士德的来犯之军。


    当下急命中军前行,第二天一早就来到长兴城下,摆开了架势。


    对面史文炳也率领着守军出城迎战,上次他打退了庞钧的进攻,信心暴涨。


    什么郭部,不外如是。


    “郭天叙,你为何屡屡率军侵我长兴?”


    史文炳拍马来到阵前。


    吴琼许久未上阵,深深的呼吸了下,感受着空气中充斥着金戈铁马的味道。


    这才是她熟悉的战场,斩将杀敌才是她的宿命。


    看着史文炳在阵前耀武扬威,拍马而出,就要替夫搭话。


    “你就是史文炳?”


    史文炳一看吴琼的打扮,就知道她就是威震江南的卫将军,吴琼。


    “是我?上次你等三万大军劳师来征,不过是落得个兵败而归,今日又有何面目与某对阵!”


    吴琼冷冷一笑,长枪指着史文炳朗声开口。


    “这天下,是我夫君的天下,尔等以后都是我夫君的臣民!”


    “若是识得时务,早日来投,免不了以后封侯拜将,若是执迷不悟,就是郭家军的马下亡魂,好生思量!”


    史文炳嗤笑了一声:“好大的口气,听闻卫将军你无敌于江南,史某想领教你的高招!”


    吴琼不屑道:“你最好多找几个战将一起上,本将出马,从不杀一人而返!”


    “狂妄,我曾庆来会会你!”


    一声怒喝从守军阵中响起,然后一匹黑色的骏马飞驰向吴琼。


    吴琼却似闲庭信步,把长枪拄在一边,整了整披风,好似完全看不到那曾庆攻来。


    曾庆更加恼怒,大吼一声就要活劈了吴琼。


    吴琼拿起长枪,单手应敌,那一把大刀如何袭来,她都是轻松化解,也不急着杀了曾庆,就是好好的耍着玩。


    曾庆足足攻了十余刀,都被吴琼单手就轻松化解,甚至吴琼的眼尾都没好好瞧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