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没有啤酒和龙虾的夏天不完整

作品:《穿越元末,我与重八争天下

    郭天叙挥退了谢天宝,一人在帅府踱步。


    不是怕了朱元璋,只是原本b级难度的副本,怎么一下子就成了s级,让人烦躁。


    没有马秀英等家眷牵制,朱元璋是真的龙入大海了。


    他可不管老朱生不生的出朱标、朱樉、朱棣他们,朱允文这辈更别说了。


    朱标:大伯,你们两兄弟打天下,也别让我生不出啊。


    吴琼见郭天叙心烦,宽慰道:“好啦,大力,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也无可奈何,不若你直接起兵去攻伐滁州!”


    郭天叙没好气道:“滁州,山城也,易守难攻,为了朱元璋不值当!”


    接着叹了一口气,看向帅府外的天空温声道:“我这一生逆天而行,如履薄冰,你说我能走到对岸么?”


    他自从来到这个元末乱世,看上去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实则也是谨小慎微。


    不仅仅是朱元璋,这是个乱世,没有朱元璋,也有王元璋,李元璋。


    心中纵有豪情万丈,也知道统一天下不是真的打游戏。


    正如他和众将所说:譬如那不息之长河,虽有东去大海之志,奈何流程缓慢,征程卓坚!


    然江河水终会入大海,而人生之志又多有抱憾,让人唏嘘。


    部将们都说郭天叙不贪财、不好色,所得财货从来都是想着分给兄弟们,留下的也是让人去采购粮草,充实军资。


    倒也不是郭天叙多么高风亮节。


    实在是他清楚,他来到这里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一统天下,面南称朕。


    要么就是继续成为历史上的笑柄,要财货又有何用?


    至于不贪色么,主要少帅口味独特,众将表示可以理解。


    吴琼凑近他,主动握起了他的手,语气也变的温和。


    “虽然我不信命理之说,也不懂预言,但我觉得我已经预见了你的未来,你会是纵横天下最大的王!”


    “正如你对将士们所说的,你会带领着定远军的铁蹄,马踏中原、碎裂星辰!”


    “你会打造一个真正的汉家王朝,让汉家子弟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不再为外贼所辱!”


    郭天叙定定的看着吴琼:“哇,你这么会说话,怎么不出一本书啊?”


    “胡闹!”


    吴琼娇嗔着抽回了手:“我知道你只是心烦,觉得平白多了些阻碍,但你忘记你和李先生所说的?”


    “你可为沛公,而朱元璋当为淮阴侯!”


    “他若有异心,你剑指滁州,我便做那先锋,取了他的脑袋!”


    郭天叙吃吃一笑:“我并非惧他,天下之大,藏龙卧虎多矣,只是感叹下,人非神也,不能件件事都在掌握!”


    “也是怨我自己,思虑还是不够周全!”


    “算了,呼唤李先生和众将升帐议事!”


    吴琼一拱手:“是,少帅!”


    看着吴琼远去传令郭天叙摇了摇头,回到主位坐好,收拾了心情。


    这才是开始罢了,这天下早晚是郭家的天下,再也不会为朱元璋做嫁衣。


    属于自己的时代,开始了!


    李善长名为儒生,实则多钻研法家之术,又擅长经营地方政务,筹措军资。


    比之孔明可能没那么全才,但也是元末的第一文臣。


    能排开国六国公之首,就是最好的证明。


    郭天叙让他这些时日,重新制定了军规条例,又将府库之权全部交了给他。


    让他感激莫名,这种信任可不是朱元璋上来就给的。


    不过有件事他很疑惑。


    “少帅,之前管后勤军务那人是谁,虽说没有懈怠,但做的一塌糊涂,字迹潦草,应当责罚!”


    郭天叙挑了挑眉:“那人就有的说了,正是你的老上司,现在在滁州当扛把子呢!要不你帮我去打他一顿?”


    李善长闻言愕然,哪个傻叉居然启用朱元璋这样的半文盲?


    郭天叙:别看我,老爷子选的。


    朱元璋是比较敬业,但文化水平还没到家啊,也不知郭子兴咋想的。


    可能实在朱元璋功劳大,不想给兵权,又不能给个太低的职位,就把后勤搞的稀里糊涂。


    好在李善长这些天宵衣旰食,全部理了个清楚,郭部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军规既立,各部也全部融入了各军,再无你我之分。


    新来的将士也越来越服气,郭天叙说的没错,跟他混,就是训练苦点,其余待遇都是最好的。


    粮饷都是按时发放,更关键的是现在文工团在老孙头和黄段的带领下日益壮大。


    现在都有两百人了,不仅可以奏乐,说书,还有淮地的地方戏、杂剧。


    训练一整天,晚上还有消遣,以前可都是要花钱的,现在全免费。


    就差一个澡堂子可以泡着听戏了。


    精神得到了充实,一天的训练就不那么感觉疲乏了。


    郭天叙把孙、黄二人升为百户,更方便他们调配管理。


    至于裁撤下来的五千多老弱,郭天叙依旧给予他们粮饷,只是不在军伍。


    而是开始屯田,这些年月,濠州城也是失散了许多人口,田地开始荒芜。


    用来屯田是最合适不过了,他再派锦衣卫精干之人,携带金银各地采买种子。


    一整套下来,濠州城已然焕然一新,朝气蓬勃。


    派出去探听各个城池的锦衣卫也纷纷回来了,带回来各个地方的情报。


    郭天叙把众将聚在一起,商量该从哪里进行征伐。


    锦衣卫一个个汇报着各地调查来的情况,以便给少帅和众将参谋。


    突然郭天叙听到一个地名,立马来了精神。


    桌案一拍,把汇报的锦衣卫都吓了一跳。


    “不选了,直接打盱眙!”


    众将一愣,为什么听到盱眙少帅这么激动?


    盱眙不过一个小县,人口也不算多,物产也不丰富。


    不过守军极少,倒是很容易就拿下了。


    难道少帅有老相好就在盱眙,哪个美男子啊?


    是吴琼这般俊俏,还是朱元璋那般豪迈?


    李善长觉得还是泗州比较好,路途更容易些。


    “少帅,泗州与盱眙毗邻,不若先取了泗州,以之为中转,再南下盱眙,岂非更佳?”


    谁知道郭天叙头摇到跟拨浪鼓一样:“不行,不行,再不打盱眙,夏天都要过了!”


    众人更是面面相觑,盱眙和季节又有什么关系?


    “咳,你们别这么看着我啊?都说没有啤酒和龙虾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等攻下盱眙,我请大家开龙虾宴,你们喜欢蒜泥的还是十三香的?”


    说着眨巴着眼睛看着众将。


    众将眼睛都快掉下来了,什么啤酒,什么龙虾,还有蒜泥、十三香又是什么鬼?


    郭天叙来了元末一年,感觉这时代都没几个合胃口的菜,他在前世本就是苏皖一带的人。


    听到盱眙,还不口水横流啊。


    也不管众将的意见,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力排众议,让庞钧和孙思尧,率兵一万五千,直攻盱眙。


    让少帅大人失望的是,这个年代也不培植龙虾啊……


    朱元璋那边,带着马秀英回了滁州后,听取了妻子的意见。


    对待郭子兴和郭天叙更加恭敬,事事禀报,但有决议,无不奉从。


    郭天叙知道这是朱元璋表现出来的,为的就是打消自己的顾虑。


    也好,至少现在大家相安无事,郭天叙也需要朱元璋的助力。


    庞钧与孙思尧一月之内,连克盱眙和泗州,得兵五千人,粮草四千担。


    郭部实力再次增强。


    时光如梭,转眼就是半年。


    一天朱元璋一封书信给到了郭子兴手里,是六合守将的求援。


    朱元璋不敢自专,请郭子兴定夺。


    郭天叙开始没想鸟他,但一看信,有些不淡定了。


    进攻的元将是朵儿只,元相脱脱之子。


    郭天叙看见吴琼眼里几乎已经发出火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