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挖了个坑

作品:《大明皇太孙朱允熥朱元璋

    显然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掉入了坑中,于是那五个士绅富豪们全部都激动了,看向了朱允熥。


    他们没想到,还不等他们想办法和朱允熥一起捞油水,居然就被朱允熥给邀请起来一起了。


    于是纷纷开口,让朱允熥说说有什么办法。


    朱允熥笑了笑说:


    “咱们可以发起一个募捐呀,让城里的有钱人,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把他们的粮食和钱财全部集中起来之后,其中的一半,咱们分了,另一半,再去拿来救济灾民。”


    此话一出,五个是士绅豪们均是眼睛一亮。


    那胖富豪激动地站起来说:


    “皇孙殿下大才,大才呀,此等方法堪称绝妙,绝妙呀。又没有动用朝廷的粮食,也没有贪污朝廷的钱财。咱们只是将募捐的部分,给当做辛苦费分掉,这不过分呀?”


    大家纷纷点头:


    “不过分,不过分,亿点都不过分!”


    然而朱允熥却皱眉说:


    “想法虽然是好,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啊,大家凭什么赚钱呀?凭什么捐粮呀?”


    此话一出,五个士绅富豪们全部都愣住。


    仔细想想确实啊,他们作为士绅富豪,他们是作为湖口县最有钱最有粮的人,他们都没有捐,凭什么要求别的有钱人和有粮食的人,甚至包括普通百姓们就捐粮捐钱呢?


    这不是说不过去吗?


    问题到这里,陷入一个僵局。


    大家都沉默了起来,似乎很难想到什么解决之法。


    朱允熥见大家都如此的忧愁,知道他们再一次上钩了。


    于是朱允熥忽然眼睛一亮,说:


    “我又有办法了!”


    那五个士绅富豪立马激动的看向了朱允熥,朱允熥说:


    “得有个人带头!”


    大家一听,觉得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那张老大人说:


    “可带头之人,也不能随便找个人带头,必须得有名望,有声望。”


    那胖富商说:


    “还得有一定的信誉。”


    世家中年人站起来说:


    “还得有一定的地位才行啊。”


    另外两个富商说:


    “他们还得多出钱,多出粮,这样才能带动其他人。”


    朱允熥笑了!


    看到没?这些小肥羊还是很清楚他们自己的定位的。


    最主要的是,这群小肥羊把自己一个个养得肥滚滚的。


    却坐在朱允熥面前,把自己暴露了。


    关键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就是待宰的肥羊。


    朱允熥假装愁眉苦脸的,说:


    “你们说的很有道理,可这湖口县,哪里去找这样的人来带头呀?”


    那五个士绅富豪们面面相觑,接着纷纷站起来说:


    “我们就是呀?”


    朱允熥一愣:


    “是吗?你……你们就是吗,唉,对呀,你们就是呀。”


    他表现的惊喜的模样,旋即对那五个激动的士绅富豪们说:


    “可是……那会不会太委屈你们呀?”


    五个士绅富豪们纷纷摇头:


    “不委屈,不委屈,一点也不委屈!”


    在他们看来,这种能赚钱的好事怎么会委屈呢?


    朱允熥见他们这么说,一副放下心的模样:


    “那么咱们就这样,你们五位士绅富豪带头捐款捐粮,这样一来,这县城之中的其他有钱人和普通百姓们也不得不捐钱捐粮,


    到时候,在坐各位的钱,如数奉还。筹到的粮食,和钱款,咱们五五分账。其中的五成咱们分了,剩下的五成拿去赈济灾民。”


    五个士绅富豪们激动的直拍桌子:


    “殿下英明呀!”


    “皇孙真乃神人也!”


    “我等以皇孙殿下,马首是瞻。”


    “那五成之中,无论皇孙殿下给我们分多少,我们都乐意之至呀。”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无本万利的赚钱法子。<a href="http://www.33qxs.m" target="_blank">www.33qxs.m</a>


    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带头捐的粮食和钱,最后都会返回回来。


    只是带头给大家装装样子而已。


    但是却能够分其他人捐的钱,这当然是毫无成本的事情。


    眼看他们一个个激动万分,朱允熥也很激动。


    因为他用这样的方式,让这群士绅富豪们心甘情愿的去捐款,最后给他们了一个空头名声。


    就算这钱不还,他们也毫无办法。


    总不能把这件事情闹大,说他们只是做做样子的吧?


    那他们士绅富豪的脸,还要不要呢?


    所以说,这一局,朱允熥把他们吃定了。


    而他们对此也毫无办法。


    毕竟,朱允熥是皇孙,他们又能把一个堂堂的皇孙怎么样呢?


    虽然说在这个社会乡绅士族对这个社会的影响很大。


    但他们区区一个县的乡绅士族,也无法去带动更多的乡绅士族闹大。


    毕竟这件事情,他们做的本身就上不了台面,甚至没办法公开说出原因。


    这牙齿打碎了,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吞,绝不能吐出来。


    计划尘埃落定,朱允熥便和这些士绅富豪们准备吃饭。


    这才刚拿起酒杯,那胖富豪便说:


    “殿下怎么还能让你吃这些东西呢?与我到府上去,我府上各种酒菜应有尽有,包您满意。”


    朱永通站起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哎呀呀呀呀,那怎么好意思呀,让你出粮,让你出钱,我还要吃你的?我于心不忍呀!”


    众人纷纷哈哈大笑起来,认为朱允熥是在开玩笑,却不知朱允熥这番话,那说的真是无比的真诚,摸着良心说的呀。


    最后他坚持不过,还是被胖富豪请着众人一起到了胖富豪的府上。


    然而这李县令却推脱说公务繁忙不愿意去。


    朱允熥知道,他是误会了自己,但也没有过多解释。


    这种事情解释出来,万一泄露风声,这计划可就失败了呀。


    眼看着朱允熥他们离开之后,李县令哼了一声,猛地一挥袖子怒道:


    “可恨,可恨啊,什么皇孙,什么殿下?小人,奸佞小人!”


    李大人痛彻心扉,转身便去找了朱允文,将这些事情给朱允文一五一十的说了。


    这事儿本来在朱允炆的眼里没啥奇怪的,毕竟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是这事情是朱允熥做的,那就是把柄啊,朱允炆立马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对朱允熥进行了一番背后的训斥。


    对李县令说:“李县令你看清楚了吧,我这个三弟啊,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在灾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他却还在一心想着吃人血馒头?其可恨程度可见一斑了!”


    李县令叹气说:“下官若早知他是这种人,绝不会为他去请这些士绅富豪过来祸害百姓。


    如今,看他们吃人血馒头,下官也是罪孽深重。还请二殿下一定要想办法,真正的救济灾民呀。


    至于这三皇孙,下官定然要写奏折到皇帝陛下那里,好好的参他一本。”


    朱允文顿时笑了说道:“好,好,朱允熥啊,朱允熥,你可真是作死啊。”


    当天晚上,朱允熥带着赵青竹,确实是好好的吃了一顿。


    他的心情很好,因为在他看来,这段时间内湖口县灾民的问题算是得到了一个好的解决方式。


    至于他为何会如此,是因为他到了这胖富豪家中之后,发现这胖富豪家中养的下人,包括自己的家人足足上百人。


    这豪华的府上,养的家人和下人有上百口之多的情况下,却还能依旧吃好喝好,丝毫不担心旱灾的影响。


    由此可见,要么他相当有钱,要么她相当有粮,要么他两样都有很多。


    那么这只肥硕的肥羊,一旦被宰了,或许能够让湖口县如今不少灾民们吃上一口好饭。


    而在吃饭的时候,朱允熥也对胖富豪进行了旁敲侧击问道:


    “你这府上可是养了不少人呀,这么多人的吃穿用度,花费恐怕很大吧?如今这灾情蔓延,你这府上这般挥霍无度的花销,吃喝恐怕也坚持不了几天吧。”


    胖富豪听到这话顿时哈哈大笑说道:


    “不瞒皇孙,我这府上的粮食,光说米面食物等等。就足够府上的百姓吃上大半年之久。


    就算没了粮食,我也可以拿钱到更远的地方去进行粮食的购买,吃喝这一块是完全不愁的。


    祖宗几代积累下来的财富,岂是区区一个旱灾能够击垮的呀?可以说是丝毫没有影响的。”


    听到这话,朱允熥由衷的笑了,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呀……”


    确实是好,够上百人吃大半年。


    大半年也就是将近两百天,够一百人吃两白天,那么全部捐出来的话,能解决不少灾民的吃食问题。


    最关键的是,其他四个士绅富豪听到胖富豪的话,没有一点点惊讶。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们和这胖富豪相比,粮食和钱财的储备只多不少。


    恐怕就眼前这几个肥羊,便能够让上十万的灾民们吃好些天的粮食。


    朱允熥的心情非常好,灾情的问题暂时来看方法是找到了,


    于是便也就心安理得的吃了起来,时不时还给赵青竹夹了夹菜。


    作为一个后世人,朱允熥觉得给女生夹菜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尤其对方还是自己的未婚妻,更应当关心一二。


    虽然还并没有结婚,但是赵青竹对他有好感是这段时间可以看得出来的。


    而朱允熥对这个性格直率,武功高强,时而又挺可爱的女孩也有些动心。


    所以在他看来,给这个未婚妻夹菜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只是,赵青竹却不断的开始脑补起来。


    又觉得朱允熥是暖男,又觉得朱允熥体贴,又觉得朱允熥是难得的好男人。


    作为一个古代女子,面对这样一个对她好的男人,纵然还没有结婚,也不妨碍她生出更多的心思。


    一个较为主动,容易拉下脸面的后世人。


    面对一个相对传统,比较腼腆的古代女子。


    他们之间,擦出火花,是必然的事情。


    因为他们都互相具备让对方感动的一面。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双向奔赴,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