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赋税:一县超一国

作品:《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三万!


    丞相府内。


    听到这个数字。


    丞相王绾震惊了。


    因为,上一年整个大秦帝国的新增人口也不过二十万!


    这一个小小的鹅城,这怎么可能有足足三万的新增人口?!


    要想今年,因为赵国大地震和黄河水灾。


    整个大秦的新增人口锐减。


    一整个大秦帝国。


    这除了鹅城之外的所有郡县。


    新增人口也不过两万出头。


    而鹅城一个小小边陲小县。


    这一年所新增的人口比一个大秦帝国还要多。


    这时候。


    谨记嬴政的吩咐。


    丞相王绾那是连忙压住了心里的震惊。


    开口道,“三万!?”


    “鹅城的新增人口为什么这么多?”


    丞相府内。


    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


    赵凯缓缓道,“回丞相大人,鹅城的新增人口之所以这么多,一方面原因是鹅城近些年没有发生天灾人祸,再加上鹅城百姓们努力奋进,所以人口就自然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鹅城百姓在下官的带领下,按照我大秦帝国的国策,废井田,开阡陌,大举开荒,多了很多的耕田,粮食充足,土地肥沃。”


    “吸引了一部分其他郡县的人口。”


    “而下官将这一些新开辟出来的土地交给他们,成为他们私人所有之土地,并承诺他们,说是只要他们去自主开辟的土地,就永远属于他们,于是他们便有了动力,努力干,努力生,所以人就越来越多了。”


    听到这个说法。


    王绾点了点头。


    虽然还是很震惊。


    但这也算是勉强可以接受。


    因为鹅城所处的位置是靠近江汉平原的。


    江汉平原土地肥沃。


    之前就是楚国的粮仓所在。


    而因为今年的黄河水患,以及黄河水患之前的中原大旱灾,导致江汉平原露出了许多的湖泊土地,这按照赵凯所说的,他带着鹅城百姓废井田,开阡陌,导致肥沃的土地充足。


    吸引他县人口。


    这理由倒是说得过去。


    另一边。


    丞相府内的牙房。


    见到赵凯将他的谎言找补回来了。


    蒙恬蒙毅也是松了一口气。


    生怕赵凯今日冒出任何不实的话。


    不然以嬴政的性子。


    当场欺骗秦国大王。


    就算这赵凯有滔天治理之才。


    今日这赵凯也吃不了兜着走。


    “但是没有骗寡人!”


    “只不过是这个说法挺新鲜!”


    “但也是个事实。”


    嬴政感叹道。


    因为赵凯这个说法是真的。


    鹅城的新增人口之所以这么多。


    便就在于二点。


    一个便在于他们有土地。


    一个便在于他们有工作。


    而这一切,便也都是建立在废井田、开阡陌、大搞建设上的。


    所以这一点赵凯没有骗人。


    嬴政还是欣慰的。


    而对赵凯开荒的这个办法。


    嬴政也觉得颇为精妙。


    对着一旁的李斯讲,”李斯,你认为赵凯将所新开辟的土地,交给百姓私人所有这个办法如何?“


    之前。


    大秦虽然有废井田开阡陌的办法。


    但是,废井田开阡陌,这一般都是王公贵族干的。


    且就算是普通百姓去开了阡陌。


    这些土地也完全来不到百姓脑袋上。


    因为,废井田,开阡陌。


    只要土地属于个人。


    无论这个土地开没开荒?


    这个土地都永远属于原本的持有者。


    而这些土地的原本持有者,便大多是秦国的官吏,或者宗室。


    就是那些未开荒的土地。


    一般也都是他们的封地。


    而百姓们去开荒,这最终所得到的也只是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而如今赵凯利用这种办法。


    还真取得了效果。


    不由得此刻。


    当认真思考了一番后。


    李斯也是开口道,”回大王,臣以为此法可行。“


    ”如此一来,新开荒的土地成为了百姓私有,百姓就会去努力耕种,而不会导致此前一般,就算土地开荒,最终这些土地也会成为世家门阀给予百姓的租地,百姓们去种地,仍需要给封闭的主人缴纳粮食。“


    ”只是......“


    说着说着。


    李斯欲言又止。


    这让嬴政神色一沉,”你说吧,不用担心什么!“


    只见李斯开口道,”只是这必然会得罪原本的封地之主!“


    ”如果这个政策真正推行,势必会遭到原有势力阶层的阻挠,怕是不好在整个大秦全面推广开来。“


    听完李斯的话。


    嬴政沉默了。


    ”那如果寡人偏要推行呢?!“嬴政怒气道。


    此刻李斯则神色一沉道,”那么,大王就需要一位强有力又有才且不怕事的臣子,让他去推行此事,如此方才可行。“


    李斯的话意有所指。


    嬴政一听就明白了。


    并在再度沉默后。


    将目光又放回到了丞相府里的赵凯身上。


    ......


    与此同时。


    丞相府内。


    这边。


    还是第一次听到赵凯的治理之策。


    王绾听闻了。


    这细细品味下。


    也觉得赵凯这个办法颇为精妙。


    或许可以在整个大秦帝国推广开来。


    而且如果整个大秦帝国都推行赵凯这个办法的话。


    那要不了多久。


    大秦帝国就会更加昌盛。


    更加富裕。


    就这一点。


    便让王绾很是欣赏赵凯。


    “那好。”


    “鹅城一年的总收是多少?”


    ”前几年,大王有诏书,说是体恤你们,所以免去你们鹅城五年的赋税,所以这些年,我也没太多过问你们。“


    ”今年是第一年,本相倒想看看,你们鹅城在这五年中究竟有何发展?“


    王绾此言一出。


    瞬间引起了耳房里众臣的期待。


    作为曾经到过鹅城的蒙恬蒙毅李斯。


    他们对鹅城的繁华。


    那是深有见地。


    但鹅城具体一年赋税多少?


    他们也不知。


    此刻亦期待不已。


    期待赵凯的回答。


    ”回丞相大人!“


    ”今年鹅城一年的总收是八万钱!“


    然而这边。


    当赵凯的此言一出。


    所有人都愣住了。


    因为这个数字,太少了吧。


    这赵凯明显是在骗人。


    不由得,在意识到赵凯终于开始了欺骗后的蒙恬蒙毅李斯几人,心里也都为之一紧,并为赵凯捏了一把汗。


    因为赵凯这显然是在隐瞒鹅城的所有。


    这是欺君之罪。


    要砍脑袋的。


    而这边。


    赵凯的这个说法,让王绾也都议论。


    因为按照赵凯所言鹅城的种种。


    鹅城的总收这么少。


    这显然不对。


    ”本相再提醒你一句,你若有任何欺骗的话,按大秦律处置,而若你在这事情上欺骗,其罪当诛。“


    其罪当诛。


    听到这个说法。


    赵凯也是背后一冷。


    不过这次前来。


    赵凯可没打算骗人。


    刚刚的报价。


    那不过是信息差罢了。


    只见这时,赵凯连忙解释道,”不不不,丞相大人误会了,下官刚刚的数字只是侠义面上的总收,也就是其他同僚县官们口中的总收,而鹅城的总数不是如此!”


    说着说着。


    赵凯连忙拿出来了一个账单。


    随后开口道:“今年鹅城在广义上的总收是一百万金!”


    “而加上前几年,大王宽容鹅城,免去的赋税,这些一共加起来,此次下官,要向丞相大人缴纳的鹅城赋税是三百万金!”


    赵凯此言一出。


    所有人都傻了。


    因为。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恐怖了。


    三百万金!


    蒙恬蒙毅李斯都怀疑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


    这怎么可能是三百万金!


    要想,今年大秦帝国整年的税收才两百多万!


    而赵凯一拿就是三百万!


    也就是说。


    其实鹅城一个县城。


    这比整个大秦帝国都要富裕呀。


    一县!


    超越一国!


    这也太太太太恐怖了吧!


    【满十万字了,求收藏,求必读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