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让扶苏拜师赵凯?

作品:《大秦:传授屠龙术,嬴政求我当帝师

    这次,赵凯是彻底慌了。


    因为鹅城的一切。


    任何一条到嬴政的耳朵里。


    以嬴政这千古一帝的性格。


    都足以让嬴政把赵凯给五马分尸了!


    “不会吧,不会吧!”


    “赵老爷,您,您不会真把鹅城的事儿说给了大王听吧?”


    赵凯一脸害怕地问。


    不讲此刻,嬴政则是一笑,“哈哈哈!”


    “我与县长协议在先,作为商人,契约精神最重,这又怎会随意违背契约?”


    “况且,赵县长也没做错什么,我也没必要给大王告状呢。”


    听到嬴政这话。


    赵凯心底一松。


    不想嬴政此刻却继续追问,“只是在下始终不知,为何赵县长如此惧怕我王?”


    “若论天下县令的话,怕是赵县长绝对能夺得魁首之位。”


    “天下有哪位县长能有赵县长如此之政绩?”


    “且赵县长此次才是真正治理黄河水灾的功臣,此前赵县长与我签订协议,说是让我不要透露这些小圆球的来源,在下也照做了,只是如此滔天之功,赵县长为何不接?在下实在不解!?”


    听嬴政这话。


    赵凯无奈地解释道,“唉,不说这事儿了。”


    “说起来就心痛啊,其实起初鹅城最开始是楚国的领地。”


    “后来被划归秦国,那时的鹅城一穷二白,那真的是,连一袋完整的小米都找不出来。”


    “恰巧大王也体恤我们,免了我们峨城五年赋税,让我带着鹅城好好发展,恢复民生!”


    “可鹅城这么多张嘴,光靠种地怎么维持?所以就只好搞商业,用商业盘活经济。而秦国一向重农抑商,虽然鹅城因为发展经济慢慢发展起来了,但鹅城的种种发展措施,其实是与我秦国的国策不符的。”


    “所以我就哪儿敢让大王知道呀。”


    听了赵凯一席话。


    嬴政有些郁闷。


    感情,这赵凯和鹅城欺瞒于自己。


    还是他嬴政错了。


    是秦国的国策错了。


    “可大王也不是什么昏君,昏庸之辈,你若是将鹅城情况如实禀报,大王也不会责罚你的呀。”嬴政补充道。


    赵凯则是唏嘘一笑,“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鹅城之所以能有如今,都是因为鼓励商业、鼓励活力,这如果让大王知晓了鹅城的真实情况,是绝对会把我从鹅城给调走,或者说给我治罪的。”


    “鹅城若换了任何一个县官,那鹅城的繁华恐怕就持续不了了。”


    听着赵凯的话。


    嬴政是越听越不对劲儿。


    在赵凯的眼里。


    反正他嬴政就是昏君一样。


    只知道大秦律法,只知道个人脾气。


    不知道真才实学。


    还鹅城离了他赵凯就转不了了。


    这怎么可能?


    可是当此刻一想。


    想到鹅城起家时的四驾马车。


    以及如今的招商会,还有如今鹅城的繁华,以及鹅城首创的医院学校高考取官制度,还有赵凯本身的种种神异与妖孽。


    此刻让嬴政也都一愣。


    因为嬴政发现。


    赵凯说的好像是对的。


    好似真如他赵凯所言。


    秦国换任何一个人来担当鹅城县令。


    鹅城的发展不会像现在这么迅猛。


    且因为赵凯在鹅城所推广的高考取官制度。


    只要这个制度完善了,且一直在。


    那么鹅城就会源源不断地向前发展。


    直至成为秦国的商业中心,天下的商业中心,华夏大地最繁华的地方。


    “赵县长说笑了吧!”


    “我与大王早年间亲如兄弟,大王不是这样的人。”


    “天下人,唯才是用!”


    “若大王知道了赵县长您的大才,大王这必当以孝公对待商鞅、惠文王对待张仪一般,将赵县长视为大才,辅助秦国争霸。”


    嬴政的这些话。


    刚来大秦时。


    赵凯是想过的。


    不过,以一介布衣,辅佐一国之君。


    华夏历史几千年。


    有多少个人得了善终?


    就以嬴政所举的商鞅张仪为例。


    最后商鞅的结果是被五马分尸。


    张仪的结果是远离秦国,回到魏国,郁郁而终。


    所以,辅佐明君。


    赵凯是没兴趣的。


    还不如待在一个小县城。


    吃着火锅唱着歌儿,抱着妹子吹着牛呢。


    “赵老爷都不必说了!”


    “本县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县长,只是一个合格的商人罢了。”


    “天下帝王之事,不能管,也不能谈,入咸阳做官,去跟那些老头子尔虞我诈有什么意思?幸福永远是靠拼出来的,不是靠剥削。”


    “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才是为官之道。”


    说着说着。


    当望向此刻的海天盛宴台前。


    见今日的鹅城招商会已经进行了大半。


    大量的土地都被各路商人拍卖所得。


    赵凯之所以跟嬴政说这么多。


    其实也便就是想借嬴政的政治人脉,来维护鹅城的发展。


    且赵凯笃信一点。


    没有完全赤诚的朋友。


    只有利益交换的兄弟。


    所以,当见到今日的招商会已经进行了大半,整个赵凯也是神秘的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地图和两张协议。


    将其交给了嬴政。


    这让嬴政一懵。


    因为嬴政发现。


    其中一张协议,竟然正是今日招商会的主题——鹅城万万达广场的股权。


    股权整整有一半。


    而另一张协议,这是一张万万达广场的品牌授权书,协议中讲,赵凯愿意和嬴政合作,共同开发鹅城之外的万万达广场项目。


    且这个项目,赵凯和嬴政二八分成。


    赵凯二,嬴政八!


    “赵县长,你这是?”面对这巨大让利的两张协议,嬴政疑惑地问。


    两张协议,一张地图。


    两张协议,都是赵凯对嬴政的单方面巨大让利。


    地图上,则是标明了三个地点:秦国咸阳,秦国成都,秦国上党。


    协议上是让利,地图上的标点,嬴政大概也清楚用意,因为这三处地方都是秦国商业聚集之地。


    是可以勉强开办万万达广场。


    用来积聚地方商业的。


    只是这个分成,以及赵凯的如此诚意。


    让嬴政很是不解。


    但见此刻,赵凯缓缓解释道,“赵老爷资金雄厚,身份显赫,这才能够在鹅城之外,推广医院、学校、万万达广场项目,除了赵老爷外,其他人都不行,所以本县愿与赵老爷一起合作赚钱。”


    “不知赵老爷意下如何?”


    原本准备这两张协议的时候。


    赵凯只以为嬴政是一个有比较大政治人脉的商人。


    所以赵凯选择了二八分成。


    给嬴政让利。


    从而获取一定的政治资源。


    对鹅城的商业版图发展,保驾护航。


    可如今见这位成都赵老爷竟说他是吕不韦的义子,和当今大王关系莫测,二八分成,赵凯都觉得多了。


    “签,可以。”


    “不过在下有一个条件,希望赵县长能答应。”


    赵凯问:“什么条件?”


    紧盯着赵凯,嬴政冷冷道,“在下有一子,名为赵苏,望赵县长能收我子为徒,教授赵县长口中所一直念叨着的治国核心——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