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公平、公正、公开

作品:《英伦文豪

    特斯拉算是把学术圈看明白了。


    陆时轻咳一声,


    “其实,也不至于嘛~”


    特斯拉笑道:“陆教授,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去年的《全球大学排名》就玩过权重游戏,剑桥和牛津凭什么排在巴黎大学前面?美国的大学凭什么那么多上榜?其中猫腻,懂的都懂!”


    说得很透。


    陆时也就不再反驳了,


    “……”


    沉默便随之降临。


    特斯拉看陆时不说话,这才意识到自己说得有点儿多,


    他赶紧解释:“陆教授,我没有说你是学阀的意思。”


    陆时轻笑,


    “没事,你这么说也无所谓。”


    特斯拉一脸懵:“啊?”


    陆时摊手,


    “因为我现在已经是了。”


    车厢内再次沉默,


    片刻后,


    “噗!哈哈哈……”


    特斯拉笑喷,低声道:“要是人人都如此坦诚,事情反倒好办了。”


    他叹口气,


    “其实,我刚才说的都是实话。就比如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对比,科研能力不可同日而语,前者的论文引用再多,又有什么意义?还真是连做分母都不配。”


    陆时“嗯”了一声,


    “你的意思是?”


    特斯拉回答:“我刚才其实已经说过了,由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来制定权重。”


    陆时张嘴,刚要反驳,


    特斯拉赶紧补充:“我说的‘权威’,指的不是学术。学术成果这东西,根本没法比较。就比如伦琴先生和开尔文爵士,能比吗?‘权威’,指的是地位。”


    旁边的古德曼微微点头,


    “我也赞同。”


    陆时:???


    “赞同什么?”


    古德曼说:“去年的诺奖晚宴,所有获奖者都请你上台致辞,这就是地位。更何况,你是多所大学的董事,又有学术研究机构的背景……”


    这都已经不能算拍马屁了,


    因为说的是实话。


    陆时陷入沉思。


    这时,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


    “先生们,到了。”


    三人跳下车。


    上次来时,哈佛正准备进行扩建,校园西侧空置了一大片土地。


    一年时间过去,扩建已然动工,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


    工人们身着工作服,忙碌的身影在工地上穿梭,有节奏的敲击声和机器轰鸣穿插其中。


    特斯拉抹了抹汗,追上陆时,


    “陆教授,我再说一句。”


    陆时说:“请讲。”


    特斯拉低声道:“AAAS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肯定继续派遣说客。而你若想推动影响因子的落实,也必然需要AAAS的帮助。所以,不妨考虑该如何合作。”


    这是一个十分中肯的建议。


    陆时点头,


    “我懂。”


    特斯拉笑笑,不再多说。


    三人朝哈佛校园走去。


    没想到,刚到门口,便发现那里站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白人。


    在炎热的夏日下,汗水从他的额头滑下,顺着脸颊滴落在地,留下一片片水痕。


    他左右张望,明显在等人。


    很快,他注意到了陆时,


    “陆教授?”


    他小跑着上前,


    “你是陆教授吧?我是耶鲁的亚瑟·哈德利。”


    这个名字,陆时没什么印象。


    旁边的古德曼压低声音,


    “校长。耶鲁校长。”


    陆时有点儿懵。


    普林斯顿、哈佛、耶鲁、哥大准备成立常春藤,


    所以,自己赴美的消息被哥大知晓,就意味着其它三校也知道了。


    但耶鲁明明在威斯康星的纽黑文,


    哈德利老哥为什么会在哈佛门口堵人?


    十分之离谱。


    陆时疑惑地与对方握手,


    “哈德利校长,你这……”


    哈德利不等他说完便露出如沐春风的笑容,


    “陆教授,正事不急着说。伱从伦敦到纽约,再到剑桥市,这一路舟车劳顿,应该很累了吧?我已经为你在波士顿订了最好的酒店,我们先坐火车回去。”


    说完,便拉住了陆时。


    陆时更懵了,


    “可我已经给哈佛拍过电报了,今天就会到访,讨论影响因子落实的事。”


    哈德利说:“哈佛过分了!陆教授这样的天才人物,怎么能让你亲来?应该是他们登门拜访才是!”


    天气如此炎热,


    陆时却被对方的马屁拍得打了个寒颤,


    “嘶……”


    他倒吸一口凉气。


    忽然地,不远处传来苍老的声音:“亚瑟,真是稀客啊~”


    循声望去,


    只见哈佛校长查尔斯·威廉·艾略特缓缓走来,


    在他身后还跟着几名教授,


    以及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他在哈佛校报《深红报》搭档的摄影师同学。


    咔嚓——


    伴随着拍摄的声音,摄影师按下快门。


    小罗斯福很满意,


    “你倒是会找抓拍的时机。”


    “那当然,”


    摄影师得意道:“照片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引线》,或者《火药味》,都挺不错的。毕竟,咱们和耶鲁也打了有几十年了嘛~”


    艾略特上前,


    “陆教授,好久不见。”


    他绅士地与陆时握了握手,随后斜睨着看向哈德利,


    “亚瑟,听说你在波士顿给自己订好了酒店。现在赶去火车站,应该还来得及哦~”


    现场的火药味十足。


    陆时也明白了,


    这两位老哥,怕是想争夺自己这個“美人”。


    上次的《全球大学排名》,作为哈佛夙敌的耶鲁排名更靠后,这回肯定想在影响因子的事情上扳回一城。


    两校虽然都是文科立校,但不同专业仍有长短,


    而期刊跟着专业走,


    它们出版的期刊必然也有各自的倾向。


    陆时顿觉一个头两个大,


    没想到这事儿比想象的还要麻烦。


    他轻咳一声,


    “那个,我们先进去。”


    然而,


    哈德利:盯——


    艾略特:盯——


    还在用视线交火。


    陆时不得不提高音量,说道:“各位,我们先进校园吧。”


    这话终于让两位校长回神。


    艾利特说道:“请。”


    随后,让开大门。


    一众人浩浩荡荡地往校内走去。


    因为扩建的工地就在旁边,哈佛校园被吹来的沙土弄得灰蒙蒙、脏兮兮的,


    《深红报》的摄影师甚至要用袖子护住镜头。


    不过,这也有好处,


    至少在路上,艾略特和哈德利张不开嘴,没法吵架。


    就这么一路无话地进入主楼,来到会议室。


    刚进门,艾略特便打趣道:“亚瑟,你这算是孤身闯龙穴了。”


    哈德利耸肩,


    “看来,你也知道哈佛是邪恶巨龙啊。”


    两人又开始了。


    陆时这一路上脑子飞速运转,已经想好了对策,说道:“两位校长,我先跟你们介绍一下影响因子的具体算法。”


    说完,他便对特斯拉招手,


    后者意会,将那张写了公式的纸取出来,放在会议桌中间。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当然能看懂。


    哈德利沉吟,


    “这个评判体系是比较客观的。只是,以现在学术圈的体量,根本撑不起论文数。”


    他也发现了这个华点。


    艾略特笑,


    “你也说了,是‘现在的学术圈’。将来,只要形成良性循环,优秀的期刊自然能脱颖而出。我们现在只是需要一个临时的评判标准,就比如权重。”


    哈德利冷笑,没接茬。


    他心里明镜似的,


    所谓权重,说到底是人为制造的标准,其中猫腻必不会少,


    只要搞得好,让某一期刊占据优势,其后便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螺旋。


    艾略特和哈德利对视,


    “……”


    “……”


    都是老油条了,谁也骗不了谁。


    现场气氛冷了几分。


    特斯拉倒是轻松,


    因为这些学校无论怎么争,全美最顶级的期刊一定是《科学》,


    AAAS的终极标靶是《自然》、是大英。


    陆时说:“艾略特校长说的没错,我们需要公平、公正、公开地制定权重。所以,我的想法是,就像评诺贝尔奖那样,成立委员会,从全球请来各领域的专家进行合议。”


    此言一出,现场之人无不挺直了身体。


    在评《全球高校排名》的时候,他们已经猜到会制造无比巨大的影响力,


    但那毕竟是猜,没有真正体会过。


    直到经过一年发酵,各校进行了两次招生,才意识到这个排名到底有多重要。


    而现在,又有类似的事在眼前,


    必须要抓紧!


    哈德利沉吟道:“委员会的席位要如何产生?”


    艾略特也跟着点头,


    “是的,这一点很重要。”


    陆时没搭腔,


    他很清楚,在两位老哥面前,还是尽量不发表观点,省得被认为是有失偏颇。


    而且,也根本用不着他来表态,


    反正他们两人会自己商(吵)量(架)的。


    只见哈德利对艾略特撇撇嘴,说道:“老查尔斯,你们哈佛占据一个席位就够了吧?”


    艾略特挑眉,


    “这话怎么讲?”


    哈德利说:“我们要搞常春藤,哈佛想在联盟的执行办公室占据更多席位,我们另外三校认了;AAAS的执行办公室也如此,哈佛席位最多。怎么着?到哪儿都想多吃多占啊?那可是陋习!”


    艾略特低声道:“哈佛有那个实力!”


    此言一出,众教授也纷纷赞同,


    “没错!哈佛有那个实力!”


    “校长说得好!”


    “我们的席位是靠学术研究挣来的!”


    ……


    现场气氛热烈。


    咔嚓咔嚓——


    《深红报》的摄影师频频按下快门。


    艾略特得意,


    心想,


    不愧是自家的主场!


    哈佛雄起!


    他更有信心了,阴戳戳地说:“亚瑟,贵校不是一直很保守、反对改革吗?选修制和学分制的推行甚至比MIT(麻省理工)都晚。怎么现在开始要做违背祖宗的决定了?”


    哈德利听了不由得脸黑。


    耶鲁确实很保守,


    19世纪初,美国举国上下认为,大学课程的设置应着重实用学科,美国东部许多高校纷纷设立实用学科。


    耶鲁不动如山,还开起了“倒车”,发表著名的《耶鲁报告》。


    报告极力肯定以古典学科为主的人文教育的重要价值而排斥科学的实用教育,声称“没有什么东西比好的理论更为实际,没有什么东西比人文教育更为有用”。


    而《全球大学排名》和期刊的影响因子,都是极具先锋性的改革。


    哈德利眯起双眼,


    “查尔斯,你也太小看耶鲁人了!在确定道路正确的前提下,我们从来不惧改革!”


    他深吸一口气,


    “重铸耶鲁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这话说得非常有气势,


    会议室内的哈佛教授都为之一静。


    现场,就像诸葛亮舌战群儒。


    艾略特说道:“亚瑟,我怕你只是说得好听。”


    哈德利冷哼一声,


    “说?我们明明已经在实践了。就比如接纳清廷留学生,耶鲁培养出了一个伟大的工程师——臧天佑,你们……”


    陆时清清嗓子,


    “应该是詹。詹天佑。”


    哈德利立即转向了陆时,惊喜道:“你认识他?他可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他的工程学老师罗索夫人亦对他赞不绝口,说他设计的铁路惠及了无数人口。”


    陆时好奇,


    “原来,詹先生的老师是女士。”


    哈德利哈哈大笑,


    “确实是女士。我们耶鲁是全美最早聘用女子讲师的学校。”


    艾略特:!!!


    心里暗骂,


    哈德利明显是在套近乎!


    提起詹天佑,必然是有意为之,


    叫错其姓氏的行为,甚至都有可能是故意的装傻卖萌!


    艾略特脑筋急转,思考哈佛有哪些清廷留学生,同时对一众教授连打眼色,


    结果,那些教授都很为难,


    实在是想不到。


    哈佛一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陆时看在了眼中,对哈德利暗自佩服,


    同时,心中也暗舒一口气,


    终于可以借坡下驴了。


    他说道:“看来,耶鲁确实不像外界传的那样保守。有进取心的学校,我是相信它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既如此,委员会必有贵校的一个名额。”


    哈德利张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


    结果,陆时又转向了艾略特,


    “哈佛也有一个,如何?”


    在学术研究上,当下的哈佛肯定是全美最强,


    但搞社交,这一阵已然败得一塌糊涂。


    艾略特只能接受,


    “当然。”


    校长都如此发话了,其他哈佛的教授也只能同意,


    “一个席位,挺好的。”


    “陆教授公平、公正、公开,席位分配合理。”


    “给其它学校的期刊也留条活路嘛~”


    ……


    算是捏着鼻子认了。


    哈德利嘴角勾起,


    都说:


    “


    普林斯顿董事掌权、


    哈佛校长当家、


    耶鲁教授做主。


    ”


    耶鲁向来教授治校,导致他这个校长比较弱势,推行什么东西都要耍点儿手腕。


    现在看来,也并非都是坏处,


    至少,这一次把强势的哈佛成功地拉到了同一起跑线。


    哈德利又想起了那句豪言:


    重铸耶鲁荣光,


    我辈义不容辞!


    他对艾略特挑衅地耸了耸肩,


    “老查尔斯,我现在回火车站,能赶上最后一班火车吗?”


    艾略特气得握紧拳头,


    他没搭理对方,转向陆时,说道:“陆教授,我已经为你安排好了宿舍,是一幢独栋的别墅,接下来几天,你都在那里居住。”


    陆时道谢:“多谢艾略特校长。”


    艾略特又道:“还有,之后有一个《深红报》的采访,你能否……”


    这种事,陆时当然会配合,


    “没问题。”


    艾略特的心情好了不少,又与陆时聊了几句,随后道别,离开会议室。


    一出门,他就看向周边的教授们,


    “怎么回事?”


    教授们低着头,


    “……”


    “……”


    “……”


    没人说话。


    艾略特下令:“你们都行动起来,统计各专业的清廷毕业生,搞一面荣誉墙!有照片的贴照片,没照片的就贴科研成果!现在!立即!马上!”


    教授们轰然应是,准备离开。


    结果,艾略特又挥手,


    “回来!都回来!”


    教授们又回来了。


    艾略特沉吟,


    因为《颠倒》,全美各高校对华人并不排斥,


    但毕竟有《排华法案》在,搞得太明目张胆也不好。


    更何况,这么赤果果地对陆时献殷勤,说不定会起到反效果。


    艾略特说:“别只找清廷的毕业生。各国的都统计一下吧,全部上荣誉墙。我们要公平、公正、公开。”


    他感觉自己的格局高了不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