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你犯法了你,知道吗?

作品:《英伦文豪

    现场闹哄哄的。


    潘克赫斯特的话相当于打了那些誊抄《洛丽塔》原稿的人的脸,


    什么叫“毁掉所有女性”?


    这帽子扣得太大了。


    斯蒂芬森听得脸都黑了,


    “快!带她出去!动作快!”


    从他的语气中可以听出来,他十分恼火。


    毕竟是侍奉两代王室的冷溪卫队长,还从来没被人这么搞过,今天帮陆时看场子,算是破了例。


    没想到,陆时阻止了,


    “等一等。”


    斯蒂芬森有点儿懵,凑到近前,说:“陆爵士,现在最主要的是赶她走啊!”


    其实,陆时也不想和那种极端人士多费口舌,


    这种人是永远说不通的。


    更何况以现在的历史大背景,“矫枉必须过正”不见得是错,


    潘克赫斯特的极端也是使命使然。


    陆时压低声音,


    “爵士,你应该清楚《洛丽塔》的性质,肯定会面临各种声音。所以,我不如今天一并解决。”


    说着,对潘克赫斯特的方向点点头。


    斯蒂芬森听懂了,


    但他还是疑惑,


    “陆爵士,你手握《镜报》,又有知名度极高的访谈版,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没必要跟这个疯婆娘打口水仗啊!而且,刚才咱也见识了,她是有些诡辩才能的。”


    陆时笑了笑,


    “除了一些公共事件,我可没接受过《镜报》的访谈。”


    “啊这……”


    斯蒂芬森明白了,


    世人皆知陆时是《镜报》的老大,所以有必要避嫌。


    陆时继续道:“再说,辩论我输过吗?更何况,《洛丽塔》到底是什么书,我这个作家还说了不算?”


    斯蒂芬森没有回答,


    他尴尬地轻轻捋着胡须,


    之前,爱德华七世和派克兄弟研究《魔戒》桌游该怎么制定规则,


    国王陛下经常说的一句话:“陆时就是个写的,懂个锤子的《魔戒》桌游。”


    嗯,


    十分真实。


    陆时:???


    “我说错了吗?”


    斯蒂芬森连连摇头,


    “没有!没说错!没问题!”


    陆时:“……”


    总感觉对方心里装着什么事儿。


    他摇摇头,将疑惑驱出脑海,随后看向潘克赫斯特的方向,


    “好了,把她放了吧。”


    安保人员看向斯蒂芬森,


    后者附和道:“放了。”


    于是,潘克赫斯特便恢复了自由。


    她将头发捋顺,


    “陆爵士,你不会又想用什么阴谋诡计来玩弄我吧?”


    神特喵玩弄……


    陆时差点儿当场吐出来。


    他说道:“潘大姐……额……潘克赫斯特女士,我很好奇,伱凭什么说《洛丽塔》会毁掉所有女性?”


    潘克赫斯特冷哼一声,


    “书是你写的,你自己怎么会不知道?”


    陆时皱眉,


    “有话直说。”


    潘克赫斯特低头沉吟,


    面对诡计多端的Lu,她必须好好斟酌语言,因为之前在《简·爱》漫画版上吃败仗的事还历历在目。


    过了一阵,她说:“那本书,将亨伯特塑造成受害者形象,难道不是在鼓励男人们做变态吗?”


    陆时叹了口气,


    “不要做一个心脏(zāng)的人,否则,看什么都脏。”


    这话对潘克赫斯特造成了多倍暴击伤害,


    她又开始了,


    “!@*#¥%……”


    陆时摇头,说道:“你要搞清楚,我并没有把亨伯特塑造成受害者。”


    潘克赫斯特激烈道:“可你的遣词造句就是这样!整部,无不体现是洛丽塔勾引了亨伯特,亨伯特只是被动接受!”


    “啧……”


    陆时微微咋舌,


    本以为对方会有什么高论,


    没想到,只是摇唇鼓舌,问题过于初级。


    他好奇道:“潘克赫斯特女士,你认真读了吗?”


    潘克赫斯特点头,


    “那肯定的!”


    陆时问:“那你能告诉我,这本书是什么吗?或者说,这本书是亨伯特在什么情况下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的?”


    潘克赫斯特思考一阵,随后面色就变了,


    看那模样,是不准备自己说了。


    陆时遂替她道:“想一想序言最后一段话,‘陪审团的女士们、先生们,第一件证物正是……且看这段纠缠不清的痛苦心史吧’。明白了吗?这是一段辩解。”


    现场的人低声讨论着,


    毕竟现在仍是纸媒时代,没有互联网的辅助,读者和作者的交流无法实时进行,


    所以,能现场听作者的心路历程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陆时摊手,


    “潘克赫斯特女士,你的表现让我很得意。因为,我的文字……或者说,亨伯特的文字确实欺骗到了你。要知道,这本可是他花费了56天写就,将要用于庭审面向陪审团的自辩书。”


    有人忍不住问:“所以,陆爵士,你的意思是,亨伯特在把犯罪过程编织成爱情故事?”


    陆时说:“是这样。文字再如何煽情、诗意,也无法掩饰亨伯特违反人伦,触犯刑法的行为。说来,我甚至在里面加入了一点儿对骑士精神的讽刺。”


    众人会心一笑,


    在亨伯特杀死自己的情敌奎尔蒂时,他确实将自身塑造成了一个上了年纪、为爱不顾一切的男性形象。


    这不就是骑士里的主角吗?


    但是,洛丽塔并不需要这种骑士,所以一切都成了强迫、犯罪。


    潘克赫斯特说道:“陆爵士,你说得太好听了!想想最后的部分吧,亨伯特的那些忏悔,你写出来,难道不是要为他辩解?”


    陆时哈哈大笑,


    “这就牵扯到写作技巧了。首先第一点,塑造人物,要学会利用反差……”


    众人懵懂。


    人群中夏目漱石的导师史密斯最先反应过来,


    “快记!夏目,快记笔记!陆爵士正在传授技巧!”


    听到这句话,人们才恍然大悟。


    那些本来在摘抄《洛丽塔》原文的,也不管了,直接将本子倒过来,从后往前写,记笔记。


    陆时问道:“如何利用反差呢?”


    他环视一圈,


    “不考虑最后一部分的忏悔,你们觉得亨伯特对洛丽塔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想到的词是:“引诱、多疑、控制……”


    “Bingo!”


    陆时点头,


    “但是,当亨伯特开始忏悔、开始反思自己的罪恶,人性的弧光便出现了。这就能营造极强的反差感,让人不自觉地去原谅他,认为他对洛丽塔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这一前提,从而一定程度上消解他毁了洛丽塔一生的事实。”


    这话确实有说服力。


    从《洛丽塔》诞生之初,无数人读过它,


    原则不坚者,读到最后的忏悔都容易忍不住站在亨伯特的角度想问题。


    所以,博纳科夫才说自己“调侃了《忏悔录》”。


    众人闷头记笔记。


    陆时看向潘克赫斯特,


    “女士,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潘克赫斯特:“……”


    无言以对。


    陆时笑,


    “你不问的话,那我来替你问好了。你肯定疑惑,为什么明明厌恶亨伯特的行为,却仍要让洛丽塔难产而死。一次新生、一个好的结局,不是更好吗?”


    潘克赫斯特根本没想那么多,


    她下意识地点头,


    之后,又反应过来,担心这是陆时的陷阱,遂连连摇头。


    陆时看得想笑,


    “女士,你不必如此谨小慎微。反正你已经在博物馆是过街老鼠了,对吧?”


    潘克赫斯特脸色阴沉,


    心里很不爽,


    但又不得不承认,陆时的优势太大了,掌握绝对主动,


    现在不过是猫逗老鼠的游戏罢了。


    她沉声道:“陆爵士,这种话就不要讲了吧?无非情绪的宣泄,有任何实质内容吗?”


    陆时耸耸肩,


    “也不知道是谁先宣泄情绪的?”


    一句话怼得对方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其他人又开始起哄,


    喝彩声、笑声、嘘声四起。


    陆时摆摆手,


    “我们说回刚才的问题。各位,有读过尼采的吗?”


    参观原稿展厅的人中,文艺青年不在少数,但对于尼采大多是走马观花,


    没办法,哲学和美学研究起来都很枯燥。


    这时,夏目漱石的导师史密斯开口了:“陆教授,没想到你是非理性美学的拥趸啊。想想也是,《狩猎》、《朝闻道》这些,某种程度上也算悲剧。”


    对于他的话,懂的人自然懂。


    但现场大部分人不明白,


    有人问:“老绅士,能不能解释一下?”


    史密斯清清嗓子,


    “尼采的非理性美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点——悲剧,是快感的源泉。”


    此言一出,现场大部分人心里是不认可的,


    但又没人反驳,


    谁叫这是人家尼采说的呢~


    史密斯轻笑,


    “我知道大家不理解。一般来说,悲剧的主角是英雄,或者让人动恻隐之心的人,悲剧的故事便是他们受难的过程。”


    有人说:“我不太明白。”


    史密斯沉吟片刻,


    “人在现实中,会被各种联结所牵绊,无法跳脱。而看悲剧的时候,则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人物命运的起承转合,仿佛成了上帝,从而获得某种愉悦。”


    这话很难理解,


    但史密斯已经尽力了,


    如果面对的是自家学生,他可能已经扯到叔本华的唯意志论美学上了。


    众人还是懵。


    陆时摊手,


    “史密斯教授,你这说的,我都听不懂。”


    史密斯一愣,随即大笑,


    “你谦虚。”


    他心知陆时不是真的听不懂,只是为了让其他人不至于下不来台。


    陆时说:“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嗯……”


    他看向潘克赫斯特,


    “女士,当你看到洛丽塔对亨伯特主动的时候,你怎么想?”


    还能怎么想?


    当然是……


    “快!跑!”


    潘克赫斯特回答:“我想把她打晕了,装进麻袋里跑,逃离亨伯特的身边。”


    陆时点头,


    “明白了吗?这就是你站在上帝视角上看书才会产生的想法。你别忘了,洛丽塔是个小女孩,她没有意识到自己正被亨伯特控制,即使后来意识到两人的关系不健康,她仍然因为无法自立而被迫依附亨伯特,直到忍无可忍才决定摆脱。你站在上帝视角,觉得自己比洛丽塔更聪明、能更好地处理那种局面,你便获得了优越感和快感。”


    其实,现代有很多电视剧便是类似的情况,


    甚至连春晚也如此,


    观众们越吐槽,越爱看,其本质便是那些古老的美学理论,


    而且因为跟人的意志有关,所以也属于心理学范畴。


    潘克赫斯特皱眉,


    “可《洛丽塔》不是第三人称,而是第一人称。”


    陆时问:“第一人称是谁?”


    潘克赫斯特回答道:“是亨伯特。”


    陆时摊手,


    “你看,不是悲剧的主角啊。”


    潘克赫斯特:“……”


    总感觉自己被对方的智商给完爆了。


    陆时环视一圈,


    “我解释得足够通俗易懂吧?”


    众人小学生似的点头,


    沙沙沙——


    屋里又响起记笔记的声音。


    陆时伸个懒腰,继续道:“再说第三点,那就是文学语言。”


    史密斯说:“陆教授,这点其实不用多说。凡是读过《洛丽塔》的,没有人不被其文辞之华丽所震撼。就比如开头,有难以言表的强度,让人着迷。”


    陆时摇摇头,


    “我要说的不只是华丽不华丽。其实,开头便已经对亨伯特进行了直观的塑造。”


    所有人陷入沉思,


    随后,议论声从各处响起,


    “确实,读过那一段便能发现亨伯特的精神处于极端状态。”


    “他把‘lolita’每一个音素拆出来,絮叨、重复、押韵,确实是极端,一般人都能看出是亨伯特本人的情感发泄。”


    “如此说来,开头是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结合。”


    ……


    文辞越是华丽,反而越证明亨伯特的虚伪。


    陆时摊手,


    “关于这本书的写作技法,我就不再多说了。”


    现场的“学生们”频频点头,


    就像做阅读理解,不用听老师说标准答案,而是听作者直接传授。


    陆时转向潘克赫斯特,


    “女士,其实我一直不明白的是,你怎么跟那些批评家一样,只关注《洛丽塔》的道德寓意、合理性、谴责或解释……”


    潘克赫斯特冷哼,


    “这叫什么话?读者各有各的视角,很正常。”


    陆时“额……”了一声,


    “可你说自己是为了女性,站在女性一边。那你不应该关注的是书中对洛丽塔无助窘境的描述吗?”


    一击暴杀!


    “咕……”


    潘克赫斯特想辩解,可根本没办法,


    她说不出一句话。


    陆时又说道:“洛丽塔不得不依附于变态的亨伯特,非常可怜;洛丽塔长大后,在婚姻中勇敢、担当,非常坚强;洛丽塔历经如此多的磨难,仍想过有自由的生活……”


    潘克赫斯特抬手说道:“够了!”


    陆时当然不会听,


    他继续道:“其实,你心中是鄙视洛丽塔的吧?否则你不可能说出……”


    话还没说完,


    “够了!你不要再说了!”


    潘克赫斯特又喊。


    陆时无所谓地撇撇嘴,见好就收,


    差不多得了。


    这时,斯蒂芬森靠过来,低声吐槽:“这婆娘,口口声声说什么‘女性’、‘女性’,却只讲群体,不讲个体。哪个群体不是由活生生的人组成的呢?”


    陆时:???


    “爵士,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深刻了?”


    斯蒂芬森轻咳,


    “我学历也不错的嘛~只是现在的理论翻新太快,跟不上你们年轻人咯~”


    陆时听得直想笑,


    “别别别!你还年轻得很。”


    这句奉承让斯蒂芬森十分开心,嘿嘿直笑。


    他们正聊着,


    忽然,有人说:“陆爵士……额……陆教授,关于写书的技巧,你能不能再多讲一讲?我更感兴趣科幻的创作,之前你只在报纸上讨论了侦探,所以……”


    话音未落,又有人说:“那算什么?还是学术著作重要!比如《枪炮、病菌与钢铁》,陆教授是怎么搜集到那么多资料的?”


    一拥而上,


    问什么问题的都有。


    在人群外面的夏目漱石轻笑,


    “陆就是这样,在哪里都能变成老师。”


    史密斯看着闹腾的人群,低声道:“夏目,你的论文不是一直进度不好吗?”


    一说这事,夏目漱石就头大,


    “唉……”


    郁闷地叹气。


    史密斯笑了笑,


    “文学理论、比较文学、文学史这三个领域可以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研究单个作品、某位作者、某个流派;或者把多个作品、作者、流派结合起来比较异同,容易写出东西。”


    这话史密斯天天说,但又谈何容易?


    夏目漱石感慨道:“文学研究有自己一套语言。”


    史密斯“嗯”了一声,


    “你没发现自己身边就有很好的研究对象吗?”


    夏目漱石:!!!


    一语惊醒梦中人。


    他的目光落在了陆时身上,瞬间懂了。


    史密斯拍拍他的肩,


    “唯一的问题是,距离初审的时间没几天了,你来得及吗?”


    夏目漱石说:“写Lu的话,我有把握。”


    史密斯摆摆手,


    “不只是内容。夏目,你别忘了,论文是很看重格式的,而英语不是你的第一语言,你能行吗?”


    “这……”


    夏目漱石又迟疑了。


    史密斯嘴角勾起一个微妙的弧度,随后对陆时的方向挤挤眼,


    “你的室友不是用英语如同母语吗?”


    有《洛丽塔》为证,这么说没有任何问题。


    夏目漱石苦笑,


    “可我写的内容就是Lu啊。让他帮忙校稿的话,岂不成了‘他写他自己’,自吹自擂……这不合规矩啊!”


    史密斯说:“你要写的是大作家Lu,关你的室友陆时什么事?”


    艹!


    还可以这样!?


    夏目漱石听得一脸懵。


    而人群中的陆时还不知道自己要成为夏目漱石毕业论文的主角。


    他正回答众人关于文学创作的提问,眼角的余光注意到,潘克赫斯特正准备离开博物馆。


    他清清嗓子,


    “咳咳……各位稍安勿躁。”


    尊师重道的“学生们”立即安静了下来,静静等待。


    陆时轻声叫道:“潘克赫斯特女士。”


    潘克赫斯特的身体僵住,


    她黯然地回头,


    “陆爵士,你已经彻底击败了我,还要继续耀武扬威吗?”


    陆时:???


    “大姐,你在说什么?什么‘耀武扬威’?”


    潘克赫斯特也懵了,


    “那你什么意思?”


    陆时摊手,


    “额……你刚才不是用的假票入场吗?你犯法了你,知道吗?”


    一瞬间,现场陷入绝对的安静,


    “……”


    “……”


    “……”


    大家似乎都在努力憋笑。


    史蒂芬森命人将潘克赫斯特拿住,也说了句:“你犯法了你,知道吗?”


    说完就将人带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