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须当雅量

作品:《英伦文豪

    弗洛伊德离开了。


    詹姆斯耸耸肩,


    “你看,是这样的吧?在他之前,我一直觉得日耳曼人严谨刻板,但他……”


    陆时打断:“他是犹太裔。”


    詹姆斯:“……”


    沉默了一阵,他说:“原来如此,那就说得通了。”


    陆时嘴唇抖了抖,没接茬。


    詹姆斯又道:“说起来,犹太裔的事,你是怎么看出……啊,对了,姓氏。‘弗洛伊德’这个姓在欧洲确实非常少见,再加上他的口音也与众不同。”


    就像一个人叫买买提,一个人叫王小美,不难猜族裔。


    陆时看向《梦的解析》,


    德语,对他来说阅读无障碍。


    一旁的夏目漱石凑过来,好奇地问:“这书总归是正版了吧?”


    陆时摊手,


    “他都送我签名书了,还能是盗版吗?”


    一边说,一边翻开。


    这本书引入“本我”的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适用于解析梦,进而引申到心理学,解读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


    《梦的解析》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


    可以这么说,陆时手里拿着的,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他的手指顺着书脊轻抚,


    自己穿越前接触的《梦的解析》都是修订版,读一读德语初版,说不定会有新收获。


    他说道:“我们走吧。去房间。”


    詹姆斯说:“我给你们安排了教职工宿舍。”


    说完便开始带路。


    两人的居住地在学院角落,僻静幽谧,仿佛与世隔绝,


    建筑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的美妙,外立面保留砖石结构,显得古朴而庄重,周围是郁郁葱葱的草坪和精心修剪的花园,让人感到宁静且放松。


    詹姆斯道别后,两人进入房间。


    夏目漱石颇为感慨,


    “剑桥教授的待遇可真好。在这里,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写作、思考,也可以和朋友们一起讨论、思想碰撞。‘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吧?”


    陆时笑,


    “一般教授的待遇不见得会有这么好。詹姆斯先生八成是想挖我到剑桥。”


    这话听着就很凡尔赛,


    夏目漱石无语。


    陆时坐进扶手椅里,开始阅读《梦的解析》。


    夏目漱石“额……”了一声,


    “那个……德语……”


    陆时反应过来,


    “没关系,我可以翻译。”


    穿越后就没再干老本行了,正好拿这本书练手,找找感觉。


    他找到了打字机,


    噼里啪啦——


    字迹在白纸上出现。


    因为是雷明顿的老款,每打完一行,陆时还要手动重置拖板和横格器,


    但即便如此,速度仍然很快。


    夏目漱石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


    他不是没见过陆时工作,狂暴打字模式下的陆时,一天写出上万字都是没问题的。


    可那是写,一个直接输出的过程。


    翻译却不同,需要先输入,再转换,最后输出。


    而有的人,转换甚至要媒介。


    比如夏目漱石自己,


    他刚到伦敦时,说英语需要一个“英语→日语→英语”的过程,这导致他说出来的话经常符合日语语序,而不符合英语语序,因此遭到了很多的白眼。


    再说回陆时,


    他翻译的速度这么快,只能说明一点,


    那就是他对英语、德语都能像母语一般熟练,能够完成“德语→英语”的直接转换。


    这尼玛,还是人吗?


    “嘶……”


    夏目漱石倒吸了一口凉气。


    陆时回过头,


    “怎么了?”


    夏目漱石赶紧摇摇头,说道:“没什么,没什么。伱不接着翻译了?”


    陆时摊手,


    “机器过热,先等一等。而且有点儿卡纸。”


    说着,拉动旁边的操纵杆,开始调整纸张放入的位置,严格对齐。


    夏目漱石更无语了,


    真是不能轻易拿自己跟陆时比,容易打击自信,


    人比人,气死人。


    他说:“那我先读读看?”


    陆时点点头,


    “读吧,第一章也差不多了。”


    夏目漱石便拿起了第一章的译稿阅读,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往无意识的捷径,是欲望的满足。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意义的,可以通过分析梦的内容来揭示梦者的内心世界。啧……这么一看,确实比那本盗版书正经。”


    正说着,外面传来敲门声,


    “陆教授。”


    陆时过去开门,


    只见门外除了詹姆斯,还站着一个青年白人,


    他长得颇为高大,皮肤带着一丝健康的小麦色,略带晒斑,说明喜欢打猎之类的户外活动,


    这模样,一看就是美国人。


    陆时问道:“盖尔先生?”


    果然,对方应道:“我是哈洛·盖尔。陆教授,你好。”


    两人立即握手。


    詹姆斯说道:“盖尔教授刚到剑桥就想要登门拜访,我便把他带来了。既如此,你们聊吧。我还要准备明天的交流会。”


    说完便离开了房间。


    陆时引盖尔进屋,给对方倒了杯水,


    盖尔眼尖,立即注意到了桌子上正在翻译的《梦的解析》,笑道:“陆教授,这种书有什么好看的?还说什么尿道、直肠虚弱,就会梦见如厕解手,这不是瞎扯淡吗?”


    陆时:“……”


    不知道说什么好。


    盖尔不解,


    “怎么?我说的不对?”


    一旁的夏目漱石说:“盖尔先生,你可能买到了盗版。《梦的解析》目前只有德语版。”


    他指指桌上的《Die Traumdeutung》,


    翻开扉页,上面还有弗洛伊德龙飞凤舞的签名。


    盖尔:???


    “啊?”


    他一脸懵。


    陆时摆摆手,岔开话题道:“盖尔先生,你为什么来英国交流。”


    盖尔嘴角勾起一个弧度,


    “坦白讲,我就是为了见一见你。去年年底,我实施了一项邮件问卷调查,并根据结果发表了消费者广告心理的研究报告。当时,我很自得,认为自己开创了民调之先河,没想到……哼哼……”


    他瞄了陆时一眼,


    “有人比我早。”


    不知为什么,有种“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感觉。


    陆时尴尬,喝一口水掩饰。


    一旁的夏目漱石凑了过来,低声道:“陆,我怎么感觉蹭子也有不同?”


    确实,


    弗洛伊德显得很狗腿,


    而盖尔非常自信,像是“我蹭你是你的荣幸”。


    所以说,蹭也分软蹭和硬蹭。


    陆时问道:“那民调的结果如何?”


    盖尔面露难色,


    良久,


    “唉……”


    他叹了口气。


    陆时大概能猜到了,


    “现在,大学内广告研究的目的是梳理广告行业的规范性形象、提高行业地位。这会导致‘学’与‘术’不能很好地结合,所以,研究终究会被实务掩盖。”


    盖尔蓦地瞪大了眼睛,对陆时十分佩服。


    他说:“陆教授,你让我想到了社会心理学家、西北大学的校长——瓦尔特·狄尔·斯科特,他系统地提出了心理学该如何应用于广告宣传的诸多要点。”


    斯科特是《广告论》的作者,


    正是他于1903年在西北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广告学系。


    盖尔叹气,


    “现在的广告,还集中在‘说什么’这一议题,只有《镜报》划时代地提出软广告的概念,思考‘怎么说’。从结果看,软广告无疑是成功的。先人一步,自然能赚得盆满钵满。”


    陆时“嘿嘿”一笑,


    “所以,你在演讲中一次次引用《我是猫》中的软广告?”


    “这……”


    盖尔语塞,


    随后,他连连摆手,


    “没有~没有~我从来不引用具体的例子。”


    这小子,脸皮果然够厚,


    不愧是美国人。


    陆时对此却看得开,


    连诺委会都要放下身段蹭流量,遑论盖尔这样名不见经传的人物。


    而且,有句话说得好,“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自己当年可没少薅福尔摩斯的羊毛,都快把柯南·道尔给薅秃瓢了,现在被人反薅也正常。


    陆时笑道:“盖尔先生,没关系的。”


    看他真的大度,盖尔松了口气。


    要知道,陆时的身份在美国是相当高的,


    总统的密友、


    哥大校董、


    常春藤联盟顾问、


    美国人民的老朋友、


    ……


    有这些身份,在学术界,想封杀谁全家就能封杀谁全家。


    盖尔彻底拜服,


    “谢谢,陆教授。”


    语气中满是郑重。


    陆时问道:“明天你就要和弗洛伊德先生面对面交流,有什么策略吗?”


    盖尔看了眼桌上的《梦的解析》,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第二天。


    陆时起床的时候,天气有一点儿阴,


    天空呈现深蓝色到灰色的渐变,让人有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


    空气有些潮湿,


    幸好长期生活在伦敦,陆时已然习惯,衣服黏着在皮肤上也不会觉得不适。


    他和夏目漱石用过早餐,前往礼堂。


    出乎意料地,人竟然意外得多。


    到门口的时候,有议论声从四面八方袭来,


    ……


    “你听说了吗?今天陆教授会来!”


    “我当然听说了。要不,你以为我为什么会起个大早,连实验都不做就过来听两个都不知道是谁的人交流学术观点?”


    “唉……好久没见到陆教授了。我想他。”


    “我也想他。”


    ……


    陆时听得满身大汉,


    要是可能,剑桥的学生说不定会给他立个碑,上面写:


    陆教授永垂不朽。


    夏目漱石轻笑,


    “看来,弗洛伊德先生和盖尔先生还真是蹭对了人。”


    确实,在当下的英国,除了爱德华七世、吾辈、菲利斯、少数网红议员(例如丘吉尔),估计就没人比陆时流量大了。


    陆时走进礼堂,


    一瞬间,空气安静了一下,接着变得异常焦灼。


    有人大喊:“陆教授,我用两个月省下来的钱买了《罗杰疑案》,你能给我签个名吗?”


    在这一声的带动下,礼堂内变得哄闹起来。


    幸好有卡文迪许维持秩序,


    “安静!”


    校长的威严还是有用的,


    学生们冷静了下来。


    只是,他们看陆时的眼神依然热烈。


    陆时如芒在背,赶紧在第一排卡文迪许的旁边坐下,生怕又闹出什么幺蛾子。


    不多时,弗洛伊德和盖尔入场,


    两人在礼堂讲台上东西两侧各有一个位置,


    这个针锋相对的布置,让陆时想到了后世美国总统在竞选时进行电视辩论的场景,戏剧性和流量同时拉满。


    卡文迪许起身,清清嗓子,


    “咳咳咳……”


    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他提高音量,说道:“因为经济的繁荣,商品市场日益丰富,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带来消费需求高涨。广告,无疑已经成为了随处可见的存在。而广告的内容应该怎么写呢?”


    抛出问题,他停顿了几秒,


    “这就需要心理研究了。心理研究,并不是单纯的治疗精神疾病,它有应用的一面。我想,凡是看过《我是猫》的,都对其中的猫罐头印象深刻吧?”


    全场善意地笑,


    众人的眼睛落到了陆时身上。


    卡文迪许继续道:“那么,心理到底有没有学术的一面?今天,我们请来两位,哈洛·盖尔教授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医师,他们要聊的,就是广告和心理,到底能不能成为广告学和心理学。”


    他转向讲台,


    “两位,学术交流,须当雅量。”


    台上两人点头,


    “是。”


    卡文迪许便说道:“好,那么你们可以开始了。不如先从广告心理学开始?”


    盖尔立即接过了话头,


    “广告心理学,就是研究广告对于潜在消费者的作用和普遍意义上购买决策的动机。这是典型的应用心理学,与玄之又玄的梦境相去甚远。”


    群情哗然,


    没想到,盖尔刚一开口就把攻击性拉满。


    弗洛伊德从容道:“应用?不知盖尔先生可否举例?”


    盖尔立即回答:“当然!其实刚才校长先生已经讲过了。”


    他面向台下的学生们,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各位可曾读过《镜报》?”


    下面开始议论,


    “果然,他要把陆教授搬出来。”


    “这不是很正常吗?换我也会这么做。我毕业论文还写了呢,‘感谢陆教授的指点’这类话。”


    “哈,也是。”


    ……


    对学术碰瓷,剑桥的学生们一点儿也不陌生。


    盖尔说:“在《我是猫》的漫画中,里面遍布着猫罐头的软广告,至于其销量,我相信大家都是清楚的。这正是心理学应用的明证。”


    弗洛伊德摸了摸胡须,


    “你说《镜报》啊……说起来,陆教授那里还有一本我的签名书呢~正是《梦的解析》。”


    陆时:???


    “嘶……”


    他觉得牙疼。


    没想到,盖尔也跟着说话了:“陆教授亦是我的挚友,我们关于民意调查有着几乎相同的观点。”


    陆时:???


    这特喵的……


    他觉得牙更疼了。


    弗洛伊德冷哼,


    “盖尔先生,你好好研究自己的广告得了。心理学,你是外行。”


    盖尔说:“我可去你的吧!我写《广告心理学》的时候,你的书出版了吗?厕纸文学,也配登大雅之堂?”


    打蛇打七寸,


    骂人要揭短。


    弗洛伊德不由得脸色大变,


    “你……你特么……!@*#¥%……”


    后面一段乱码。


    陆时懂德语,听得一清二楚,是标准的“德式问候”。


    盖尔虽然听不懂,但也能猜个大概,立即回击:“你自己的书在奥地利都卖不出100本,好意思在我面前叫嚣?连英文版都没有的货色,不值一提!”


    弗洛伊德涨红了脸,


    “600本!《梦的解析》卖了600本!”


    他绕过了讲台,


    “你休想诋毁我!”


    盖尔竟然也绕了出来,说道:“怎么着,想跟我动武?”


    陆时:“……”


    说好的“须当雅量”呢?


    这俩老哥怎么突出一个线下真实?


    他看向卡文迪许,


    “校长先生,你不管管吗?”


    没想到,卡文迪许一脸兴奋,说道:“好啊!打打打!为了自己心中的真理,与对手大打出手,这不正是学者们捍卫思想的表现吗?有这一打,我们剑桥必然……嘿嘿……嘿嘿嘿……”


    笑声逐渐变得诡异。


    陆时看在眼里,心中想明白了一个事实,


    剑桥大学原来也是蹭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