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文学奖

作品:《英伦文豪

    《最后一个人》……


    原来,科幻还能这样写!?


    众人无不感到震撼。


    尤其凡尔纳,从1862年开始进行创作,曾经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构思,但如此精巧、简短的,却是从未有过。


    他忍不住压低声音喃喃自语道:“‘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实在是让人浮想联翩啊。”


    罗兰点头,


    “确实如此。”


    凡尔纳按捺不住好奇,又问陆时:“陆教授,你还没回答刚才的问题。”


    陆时不由得一愣,


    因为扯得太远,把刚才的话题险些忘了。


    他轻笑道:“刚才说到《八十天环游地球》的题材问题。当然,它当然是科幻类作品。至少,在这部出版之前,应该还没人有过类似的狂想吧?”


    庞加莱笑呵呵地摸着胡须,


    “嗯,好像如此。”


    陆时说:“我听说,受到的鼓舞,许多旅行家尝试打破环球旅行的纪录,竞相出发。一部能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


    罗兰补充道:“陆教授有所不知。连载期间,巴黎市民格外关注福格先生下一个旅行地点,甚至有多家轮船公司打电报给凡尔纳先生,要求他让主角团乘坐本公司的轮船,并愿意为此支付一笔巨额款项。”


    花花轿子人人抬,


    一通吹嘘,让凡尔纳有些不好意思。


    他尴尬地咳嗽一声,说道:“还是说回科学幻想的话题吧。”


    说着,坐正身体,


    “陆教授,我之前从未想过这一题材竟然能有那么多的细分,既然如此,可不可以……”


    话还没说完,便听旁边忽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你就是陆时?”


    陆时立即偏头看去。


    只见眼前是一个打扮颇为华贵的老者,看着颇为绅士,


    有意思的是,他袖口、领口处的钮扣都是小型的十字架形状,明显是定制的。


    庞加莱眉头皱起,


    “这位先生,请回到你的座位。”


    老者瞄了一眼舞台,


    正值幕间,现场的观众们全都该干嘛干嘛。


    他冷笑一声,


    “我就是想来看一看,是哪位大能准备把诺贝尔奖搅黄了。没想到……”


    老者言尽于此,


    但他打量陆时的目光很不友善。


    陆时“啧”了一声,回道:“看来是瑞典文学院的院士。我得纠正伱两点,一、我没有想把什么东西给弄黄了;二、以我的影响力,最多涉及到文学奖。”


    老者脸上阴晴不定,


    理论上,陆时一个家、诗人、剧作家,确实只能影响文学奖,


    但之前的事搞得实在是太大了,很多人认为诺贝尔奖的权威性不足,主动退出了评选。


    就比如居里夫妇,


    之前,陆时曾预言居里夫人会获奖,


    夫妻俩竟然投桃报李,直接声明不接受诺贝尔奖,


    这耳光打得可响了。


    所以对于现在的瑞典文学院来说,他们不光要承受欧洲文学界的质疑,还有其它奖项评选单位的质疑,压力不可谓不大。


    陆时伸个懒腰,


    “行了,你请回吧。哪来儿的上哪儿去。”


    看他的态度,几个法国人都很震惊,


    心里不由得直犯嘀咕:


    没见过比巴黎佬还嚣张的,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萧伯纳却是见怪不怪,笑着说:“别担心,陆一直这样。”


    陆时笑道:“嗯,我一直这样。”


    萧伯纳明知故问地打趣:“哪样?”


    陆时做了一个拍手的动作,说:“还能是哪样?我啊,报仇不隔夜,打脸从来都是当场打回去的。”


    现场一片安静,


    “……”


    “……”


    “……”


    蓦地,凡尔纳大笑,说道:“好好好!陆教授,当真有我们文人的风骨!”


    瑞典文学院的院士老者脸比酱猪肘还要黑,


    他怒极道:“你……你……”


    陆时轻咳一声,


    “老先生,看来你还准备和我们聊天。既然如此,为何不自报家门?”


    老者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


    随后,他说:“我是克拉斯·西奥多·奥德纳。”


    陆时挠头,


    “谁?”


    奥德纳差点儿吐血,


    他的脸刚才还是酱猪肘的颜色,现在已经变成了紫色猪肝。


    罗兰真怕陆时把这老头给气死了,赶紧低声介绍:“这位是瑞典文学院第九席。他负责组建了现在瑞典的绝大多数档案机构,撰写的教科书在瑞典很有影响力。”


    介绍完了,


    奥德纳的脸色却更差了。


    看那样子,他似乎要把自己给活生生地憋死。


    凡尔纳轻咳了一声,


    “第十一席,不是第九席。”


    罗兰:“啊这……”


    老老实实地闭嘴,不说话了。


    奥德纳对陆时斥责道:“陆先生,你从到诗歌、再到戏剧,甚至还有跨学科专著,算是全才作家,怎可怂恿他人拒绝荣誉?此等小人行径,不是绅士所为。”


    没想到老家伙没完没了了。


    都不用陆时来反驳,一旁的凡尔纳直接就开腔了,说道:“奥德纳先生这话是怎么说的?”


    萧伯纳冷笑附和:“我也听着怪刺耳的。就好像我们这些退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人没有自我思维,陆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


    两人直接将攻击性拉满。


    奥德纳却全无惧色,


    “两位先生,你们退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原因,真当瑞典文学院不清楚?”


    庞加莱在旁边听得忍不住笑了,


    他上下打量对方,


    “奥德纳先生,你想说什么?”


    文人相轻,


    此时,双方既然已经开怼了,奥德纳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严肃地说道:“原因非常简单,无非沽名钓誉。”


    庞加莱的双眸微微眯起,说道:“沽名钓誉?萧先生我不好说,但儒勒被称为法兰西学术院的‘第四十一席’,你说他会沽名钓誉,是不是没过脑子啊?”


    陆时不由得心中感慨,


    这个奥德纳,大概真是发烧烧糊涂了,


    在巴黎,人家法国人的地盘这么明目张胆地挑衅,不是自找苦吃吗?


    陆时忍不住笑,


    “我没记错的话,瑞典文学院是1786年3月20日为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兰西学院而创建。从血统和继承的角度讲,瑞典文学院是不是应该叫法兰西学院一声‘爸爸’?”


    奥德纳差点儿一口气没喘上来。


    萧伯纳对陆时眨眨眼,


    “小伙子,你也太损了。”


    陆时装没看见,错开了视线。


    过了好一阵,奥德纳才平复了呼吸,一脸难堪的表情。


    他说:“我说诸位‘沽名钓誉’是有原因的。”


    凡尔纳抱起双臂,


    “听君高论。”


    奥德纳嘴角勾起一个弧度,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受瞩目的文学奖项,所有的文学家都趋之若鹜。诸位肯定是知道自己的作品无法获奖,便想以退出作为噱头,借此炒作自己。”


    这话其实不见得全错,


    至少,当时萧伯纳退出评选,便是有这个原因在其中的。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萧伯纳说道:“还以为你能说出什么呢~奥德纳先生,既然你持有这样的观点,那我想问问你,你觉得什么人能稳压我和凡尔纳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奥德纳下意识地就想说“列夫·托尔斯泰”,


    但话到了嘴边,还是给咽回去了。


    他没那么傻。


    他说:“特奥多尔·蒙森先生,他的代表作《罗马史》、《罗马编年史》不仅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


    话音未落,萧伯纳说道:“退出了。蒙森先生退出了。”


    奥德纳满头黑线,


     ̄□ ̄||


    “还有……还有……”


    好像都退出了。


    一旁的凡尔纳说道:“我可以给你们指一条明路。要不,你们提名亨利克·易卜生先生吧?作为北欧作家,他应该不会驳你们瑞典文学院的面子。”


    易卜生写了大量剧作,《培尔·金特》、《全民公敌》等不断被世界各地的剧团翻演。


    比较神奇的是,按照历史发展,瑞典文学院在1903年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同时代的另一位挪威剧作家——


    比昂斯滕·比昂松。


    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总感觉这里面有偏见的可能。


    罗兰皱眉,


    “我没记错的话,易卜生先生没提名吧?”


    奥德纳脸色愈加难看。


    萧伯纳叼起了烟斗,也没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鄙夷道:“你说我们沽名钓誉?也不看看你们诺委会都干了什么?提名几百个候选人!就这,还好意思说别人?”


    庞加莱补刀,


    “我看,搅黄了也没什么不好的嘛~”


    奥德纳猛然捂住了胸口,


    “你……你们……”


    他似乎明白了在人家地盘上不能太嚣张的道理,改用了平和的声音,诚恳劝道:“诸位先生,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奖项,如果真的……唉,这是世界文学史的损失。”


    老头也知道服软了。


    凡尔纳摊手,


    “奥德纳先生,这诺贝尔文学奖还没有评选,凭什么说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奖项?因为它奖金多吗?”


    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诺奖的奖金确实高得离谱。


    但奥德纳肯定不能这样说。


    他轻咳一声,


    “诸位应该都知道诺贝尔先生的影响力吧?”


    凡尔纳摇摇头,回复对方:“诺贝尔先生的主要荣誉在化学领域。至于文学方面……哼哼……我没什么好评价的。”


    萧伯纳跟着说:“而且,你既然说了我们沽名钓誉,那我们自然不可能再重新参加评选。哪有自己退出,然后又自己再腆着一张老脸凑回去的道理?”


    奥德纳一脸生无可恋。


    他的目光移向陆时,


    陆时尴尬,


    当时,他退出诺奖的评选纯粹是因为害怕麻烦,所以搬了托翁出来当挡箭牌,


    万万没想到,事情会朝莫名其妙的方向发展。


    要是真的把诺奖给搅黄了,那就有趣了。


    奥德纳低声道:“诸位先生,诺贝尔文学奖真的很重要啊!”


    凡尔纳叹气,


    “唉,你怎么还是……”


    说到这儿,他转向身边的庞加莱,展颜一笑道:“要不,我们法兰西学术院也搞一个文学奖出来?”


    奥德纳:???


    他们瑞典文学院折腾那么多事,就是为了蹭流量的,


    谁能想到现在竟然搞了一个竞争对手出来?


    而且,因为陆时出招,整个欧陆文学界的作家基本都退出了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如果这时候被法兰西学术院趁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奥德纳紧张地看向庞加莱。


    没想到,庞加莱竟然答应了,说道:“有十几位院士也是这么想的。”


    凡尔纳点头,


    “那正好,咱们也攒一个文学奖出来吧。”


    两人都是严肃的表情。


    与此同时,巴黎歌剧院内响起了欢快的音乐,预示着戏剧的下一幕即将开始。


    奥德纳没有心思再看了,快步离开,


    他要尽快把这个消息通知瑞典文学院。


    目送他的背影,凡尔纳和庞加莱不由得相视而笑。


    陆时好奇,


    “两位,你们真准备弄一个文学奖出来吗?”


    庞加莱没有接茬,


    凡尔纳点点头,


    “庞加莱先生或许只是配合我演戏,但我的内心想法,确实想弄一个文学奖出来。”


    陆时倒也没有多么惊讶。


    在法国有一个著名的文学奖——


    龚古尔文学奖。


    它设立于1903年,每年颁发一次,面向当年在法国出版的所有法语,是世界上都久负盛名的文学大奖。


    现在是1901年,距离不远。


    而且因为穿越客陆时的介入,导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拉胯,法兰西学术院产生了野心,将龚古尔文学奖升级成全球性奖项也不是不可能。


    陆时说:“是龚古尔文学奖吗?”


    凡尔纳好奇,


    “咦?陆教授还知道龚古尔兄弟吗?。”


    陆时笑着解释:“神交已久。哥哥埃德蒙·龚古尔先生立下遗嘱,要用遗产作为基金,成立龚古尔学院,并指定福楼拜先生、左拉先生、都德先生等十名友好作家为第一届院士。”


    但因为埃德蒙·龚古尔活得挺久,一直到1896年,导致院士名单必须修改,


    所以,龚古尔学院于1902年才得以成立。


    陆时暗叹,


    历史又要提前了。


    没想到,凡尔纳摇摇头,说:“不,我想办的是儒勒·凡尔纳奖。”


    陆时一脸懵,


    “什……什么?!”


    这个奖他听都没听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