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叙述性诡计

作品:《英伦文豪

    毫无疑问,


    《罗杰疑案》卖爆了。


    就连陆时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这本书在原来的世界线,刚出版的时候也受到了海量质疑,直到酝酿一段时间,销量才开始陡升,成为莎婆一炮打响的成名作。


    目前的情况属实意外。


    ……


    第二天,


    皇家出版局的贾丝明·伍德登门。


    夏目漱石端上一杯红茶。


    伍德摘下帽子、手套,满脸兴奋地跟陆时汇报成绩:


    “陆教授,你的《罗杰疑案》首版6000册已经全部卖出,各书店的老板全都哭爹喊娘地要求加印,我们的印刷机已经开动了,准备再供应一万册。”


    《罗杰疑案》的单价是六镑二先令,


    首版六千册、加印一万册……


    “嘶……”


    夏目漱石倒吸一口凉气。


    吾辈好奇地看他,用脑袋拱拱他的手掌。


    夏目漱石露出震惊的表情,


    “吾辈,你……”


    他露出老父亲般的欣慰表情,眼看着就要抹眼泪了。


    陆时忍不住偷笑,心说夏目漱石可真是好摆平,被吾辈拱拱手就感动成这样。


    伍德好奇地看着吾辈,


    “这是你们养的吗?”


    陆时点头,


    “嗯,为了帮助夏目写作。”


    一听到写作,伍德立即就来了兴致,


    因为陆时的神奇,他现在对来自东亚的学者充满好奇,于是问道:“夏目先生写的是什么类型的作品?我能有幸拜读吗?”


    夏目漱石挠头,


    “我创作的速度可比不上陆,还没写完呢~”


    伍德向前探出身子,


    “没事,看看开头就好。”


    夏目漱石有些为难地看向陆时。


    伍德先生是经过女王的介绍,才开始和陆时深度合作的,


    换句话说,这是陆时的私人关系,推荐《我是猫》,是要消耗陆时的人情的。


    夏目漱石不希望因为自己让陆时和伍德先生离心。


    何况,伍德先生是皇家出版局的编辑,而皇家出版局审核内容严格,尤其是通俗,一般是不予出版的,


    《罗杰疑案》和《无人生还》算是特例中的特例。


    夏目漱石问:“合适吗?”


    他非常看重和陆时的兄弟情,不想多事。


    陆时说:“放心吧,我对你的作品很看好。《我是猫》是本好书。”


    在穿越前,《我是猫》是超级名作。


    夏目漱石感激地点头,将自己的稿子整理好,递给了伍德。


    伍德扫了一眼,


    “日本的故事吗?”


    夏目漱石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回答:“我本来想以英国伦敦为背景进行创作,但是……唉,我没有陆在伦敦那么如鱼得水,所以还是决定扎根本国文化。”


    这个选择很难说对错,


    说它对,是因为夏目漱石的创作确实变得得心应手,


    正如他所说,如果以伦敦为背景,六天恐怕憋不出五个词来;


    说它错,则是站在销量的角度考虑。


    伍德说道:“以日本为背景,恐怕不会受到绅士、夫人们的喜爱啊。”


    日本太远了、也太小了,


    对绝大多数的英国人来说,那是一个从来没听过的地方,是一个即使在报纸上有新闻,也只会一笔带过的地方。


    夏目漱石无奈点头,


    “抱歉。”


    伍德连连摆手,


    “不,不不不不,这有什么好抱歉的?是我们英国人傲慢。”


    陆时哈哈大笑着说:“伍德先生,你真是一个奇特的英国人,竟然自知傲慢,实在不容易。”


    此言一出,屋内三人都笑了。


    陆时说:“其实,现在的英国人傲慢也没什么问题。这里可是大英帝国,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中心,英国人傲慢有什么问题?”


    伍德继续笑,


    “陆教授,心口不一哦~你在《是!首相》里可不是这么写的。”


    三人再次大笑。


    陆时能明显感觉到,随着自己的作品在伦敦站稳脚跟,这些白人对自己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


    刚开始,道尔是瞧不起他、斯科特和库珀则是不信任他。


    而现在呢?


    人们好像都在对陆时释放善意,


    就连陆时的室友夏目漱石,都能因此受到关照,在伦敦没有任何名气,第一部英文作品就能被伍德这样的编辑赏评。


    未曾清贫难成人,


    一朝成名天下知。


    无外如是。


    陆时说:“伍德先生,你先看一看?”


    伍德点点头,开始阅读《我是猫》前面的章节。


    他先是眉头皱起,


    “这个……”


    夏目漱石的心提了起来,问道:“伍德先生,有什么问题吗?”


    伍德说道:“夏目先生是不是没有英文写作的经验?我怎么感觉你的文章中有一些……额……有一些很……很低级的错误,就比如时态,这里怎么能用现在时呢?”


    夏目漱石脸红。


    他确实不擅长英文写作,这就导致他要先在脑海中构思出日文原文,再“翻译”过来,


    这种情况,当然会出现语法错误。


    “轰动你私密马赛!”


    夏目漱石道歉。


    伍德:????


    他不懂日本人的专属礼仪。


    陆时轻笑道:“伍德先生,夏目这是在给你道歉呢~”


    伍德“哦”了一声,心说日本人真有意思,怎么道歉的时候这么理直气壮,


    平时说话轻声细气的,道起歉来却如此大声。


    他摆摆手,


    “没事,重要的不在文字,而在故事。”


    伍德继续往后读。


    他本以为《我是猫》有那么多语法问题,内容上不会多好看,


    没想到的是,刨去那些低级错误,这竟然是一本好书,


    除了一些特殊的日本文化理解不了,读下来竟然非常顺畅。


    最重要的一点,这本书还很幽默,


    伍德读下来,感觉自己就像在欣赏日本的浮世绘,或者一组描写日本市井的诙谐漫画,非常有意思。


    读完了第一章后,他忍不住评价:“好书!”


    听他这么说,夏目漱石双眸都亮了,


    “伍德先生您……”


    伍德点头,


    “书名《我是猫》,却没想到真的以猫为第一人称。”


    说着,他将目光投向吾辈,展颜一笑,


    “你们养猫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这本中,简直把猫的动作、情态写得活灵活现。还有那些心理活动,我读下来,就好像小猫心中真是那么想的似的。”


    吾辈:“喵?”


    它感觉这帮人类在讨论自己,但是听不懂。


    陆时伸手,摸摸吾辈的大脑袋,


    吾辈立即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伍德将书稿放下,


    “不过,这本书还是有很明显的弱点的。首先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两条,其一,文字中有很多低级错误;其二,描写的是日本。”


    第一点是非常好改的,


    各大出版社都有厉害的编辑,让他们润润稿就可以,


    实在不行,还可以请陆时出马,


    作为职业翻译,陆时的目标就是信、达、雅,所以非常善于处理这类问题。


    但是第二点……


    夏目漱石无奈道:“抱歉,伍德先生,我虽然想将背景挪到伦敦,可是我的笔力不够,对伦敦的上流生活也不甚了解,如果硬要写,只会变成东施效颦的东西。”


    伍德点点头,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本好书。我想,你还是应该出版的,卖个两千册没有任何问题,这部分版税能让你过得很滋润。而且,之后你还可以用日语重编,反卖日本。”


    这个主意出得就非常精髓,


    就像现代,很多“古玩”、“文玩”拿到国外,在国外的私人博物馆搞个鉴定,然后返销国内一样。


    20世纪初的日本人崇洋媚外,很吃这一套。


    陆时偷偷给伍德竖大拇指。


    伍德继续道:“不得不承认,你们亚洲人的创新性确实厉害。《我是猫》以猫为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创作,应该是当世首创吧?”


    这个问题,夏目漱石这个作者也回答不了,


    他不由得挠挠头,


    “这……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首创。”


    伍德说:“应该是。作为编辑,我的阅读量还是很大的,不记得有类似作品。”


    结果,他话音刚落,就被陆时打断:“不,这不是夏目的首创。”


    伍德一脸震惊,


    “还有类似的作品吗?”


    陆时摇头,


    “并非类似。但你要说以猫为第一人称视角,确实是有的,霍夫曼的《公猫摩尔之人生观》便是这种写法。”


    (夏目漱石到底有没有剽窃霍夫曼的作品算是个悬案。)


    伍德一脸惊讶,


    “是德国作家霍夫曼吗?”


    霍夫曼属于德国文学史上问题最复杂、争议最多的作家之列。


    围绕着这位作家的思想倾向、艺术手法和历史地位等问题而展开的国际性的大论战,旷日持久。


    所以,听说过霍夫曼不算什么,


    毕竟这位是与歌德、席勒、海涅并称的大文学家。


    真正令伍德感到惊讶的,其实是陆时的阅读量,


    他问道:“陆教授难道懂德语?”


    陆时轻咳,


    “没,我只是……额……略懂略懂。”


    神特喵的“略懂略懂”,


    伍德有种感觉,陆时不是略懂,而是真的懂。


    于是,一个疑问在他心中萦绕而起,


    他忍不住问道:“既然以猫为第一人称视角的作品有《公猫摩尔之人生观》,那么,像《罗杰疑案》那样的……唔……那种奇特的写法,是不是也有前作?”


    陆时好奇,


    “为什么问这个?”


    伍德回答:“因为要发书评对《罗杰疑案》进行宣传。宣传语是‘开某某类型之先河’,或者‘继某作品之后,又一某某类型力作’,前者远比后者有噱头。”


    陆时明白了,


    皇家出版局这是要动用力量,继续力推《罗杰疑案》。


    伍德显然是懂行的,知道什么作品能越推越火。


    陆时说:“那种写法,叫叙述性诡计。”


    伍德双眸一辆,


    “好!好一个‘叙述性诡计’!如此命名,当真把《罗杰疑案》的特点归纳到位了。”


    说着,他又压低声音,


    “陆教授,你实话告诉我,之前是否有类似的作品?”


    这是担心陆时借鉴。


    事实上,《罗杰疑案》确实是叙述性诡计的开山之作,


    但这本书的名气实在太大了,


    陆时穿越前,有很多大学同学在这本书上“中过招”,


    有的看到一半,手残翻到了最后一章;


    有的看了几十页,在网页上搜索莎婆的人物简介,结果都被剧透了核心诡计,当场气晕;


    有的在手机上看盗版,结果发现开头就被人做了笔记;


    ……


    想起过往种种,陆时就忍不住笑。


    他说:“在《罗杰疑案》之前,确实没有出现过叙述性诡计。但类似的写法也不是没有,就比如《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完全的信息不对称,书里破解真相的关键信息华生这边完全没有,福尔摩斯不说出来,读者就不知道。”


    “噗!”x2


    夏目漱石和伍德当场笑喷。


    他们都觉得陆时拿道尔举例子是寻私仇。


    陆时无奈,


    “两位,我很认真的。”


    语气十分严肃。


    伍德微微诧异,也换上了严肃的表情,问道:“你的意思是,你受到了道尔医生的启发?”


    陆时当然没受到任何启发,


    他只是照抄了莎婆的原作而已。


    他说:“不,我只是……唉……我也讲不清楚啊。”


    伍德轻笑,


    “很多人说过,‘作品写完了,就跟作者没关系了’,如此看来,陆教授也有这样的感受,难怪讲不清。”


    这么说,显然是理解错了陆时的意思。


    陆时觉得还是不辩解了,


    省得多说多错。


    伍德沉思,


    “那,陆教授,你有没有兴趣给自己的《罗杰疑案》写书评啊?”


    陆时还没来得及回答,一旁的夏目漱石就问:“作者自己给自己写书评,难道不会在无意间剧透吗?”


    这确实是个问题。


    伍德却反问:“可除了陆教授,有人能讲清楚叙述性诡计是什么吗?”


    一句话把夏目漱石给问住了。


    伍德看向陆时,


    “陆教授,虽然我刚才说‘作品写完了,就跟作者没关系了’,但那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叙述性诡计的解释权在你,你总归要自己把它讲清楚,对吧?”


    写一个书评倒是没问题,


    但是,


    “提前剧透,会影响销量的吧?”


    陆时不解,


    既然发书评是为了拉销量,那干嘛要做与之相悖的事。


    伍德哈哈大笑,


    “陆教授啊陆教授,你又是‘叙述性诡计’、又是‘信息不对称’,搞得那么专业,有几个读者会认真研读你的书评呢?所以说,尽管去发吧,没问题的。”


    言外之意,读陆时的书评,大家会知道《罗杰疑案》很牛,


    但是具体有多牛,还是得看了原文才知道。


    20世纪初毕竟不是信息爆炸的现代,即使把叙述性诡计讲透彻,读者们也不见得能理解。


    陆时点点头,


    “好,那我就写写看,完稿后送给斯科特先生。”


    伍德微笑,


    “我相信《罗杰疑案》会创造历史。”


    更准确地说,《罗杰疑案》正在创造历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