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点评汉武帝!

作品:《大汉:家世显赫,汉武帝直呼羡慕

    此时的刘彻才刚刚二十,及冠之年,面容上看起来很有亲和力。


    “呵呵,众位不用多礼,请入座。”


    刘彻抬手虚按,语气和蔼。


    这可是他掌权之后,第一次招揽人才,需得留个好印象。


    他打眼扫视一圈。


    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只看众人精神外貌,就知都是腹有韬略之辈。


    “诸位,还请做个自我介绍吧。”


    龙塌上的刘彻笑道。


    殿内,众人不慌不忙开始介绍自己籍贯、精于何种学识、有何治国方略云云。


    台下。


    霍明也适时的收回打量刘彻的目光。


    不愧是一代雄主,端坐之时,自带一股英豪之气!


    ‘不错、不错。’


    霍明自顾自的在心中点评一句。


    这时。


    殿内前排的几人也介绍完,将要轮到霍明,他赶忙收敛心神,专心听着。


    前几位都是一副老学究做派。


    姓甚名谁,霍明都没听过,估计在历史长河中也是籍籍无名。


    直到。


    一道响亮的嗓门响起:


    “草民主父偃,齐国临淄人,曾学纵横之术,又学《易》、《春秋》,精通百家之言!”


    说着,主父偃还递上一道竹简。


    “草民有治国之策八条!”


    “请陛下阅览!”


    嘿!


    刘彻如何礼贤下士暂且不提,同在一排的霍明倒是心中一跳。


    主父偃。


    献上‘推恩令’的那位!


    大名鼎鼎啊!


    霍明不由得转头瞧了他一眼,中年人模样,气质不似旁人那般沉稳。


    倒有些张扬!


    这也难怪,毕竟主父偃的‘狂’,那可是出了名的!


    ‘吾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这话就是主父偃说的。


    通俗来讲就是,要是不能显赫的活,那他宁愿惨烈的去死!


    由此可见一斑,主父偃狂的没边!


    霍明心中咂舌一阵,这位主不仅狂,还睚眦必报,还是离他远点好。


    霍明默默转回视线。


    熟料。


    下一道声音响起,又引起霍明侧目。


    只听到:


    “臣董仲舒,广川郡人士,专《公羊春秋》,已有《举贤良对策》呈上。”


    “请陛下阅览。”


    嚯!


    这位更出名。


    霍明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董仲舒。


    腰杆挺得笔直,嗯,是个硬茬子!


    就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提出独尊儒术,对于此事,霍明可是有点想法的!


    董仲舒在汉景帝时期,就时任博士,所以称臣。


    人在朝中好办事,治国方略早就递上去了。


    刘彻此时拿在手上看的竹简,便是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


    瞧他的表情,显然很满意。


    借此时机。


    董仲舒也开始宣扬他的主张,以求更多支持者。


    他站起身,施礼道:


    “陛下,天象变化可预示灾祸,这是自古有之,臣以为,人的行为也可感应上天。”


    “此所谓,天人感应!”


    董仲舒边说,刘彻边点头。


    一副君臣相宜的模样。


    大殿内,众人见陛下和董仲舒配合默契,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唯有霍明!


    他这时眉头轻皱。


    董仲舒现在的发言,有点危险啊!


    果然。


    又听他朗声说道:


    “臣还以为,如今天下,百家学说过于繁杂,不利国朝教化万民。”


    “当,将非孔子之术者,绝其道、勿使并进!”


    嗯~


    这次,殿内不仅刘彻在点头了。


    大部分人都点头认同。


    其中有诸如主父偃者,纯粹是见陛下偏心儒家,又和董仲舒早有默契。


    他们见风使舵罢了!


    其他众人。


    倒不是因为怕马屁,而是他们本就是儒家子弟!


    董仲舒建议禁绝其他学派,独留孔子之术,也就是独留儒家!


    如今有兴盛儒家的机会。


    他们岂会不鼎力支持?


    如今天下,谁人不知道陛下喜爱儒学。


    在刘彻还未掌权时,也就是三年前,便招募了两位儒家门人,以求掌权变革。


    结果。


    两位儒家门人被窦太后毒杀!


    刘彻的掌权之路也胎死腹中。


    但是!


    窦太后已在去年病逝,如今天下,还有谁能阻止陛下兴盛儒家?


    今日这场问对。


    明眼人已经看出,陛下这是在给儒家造势呢!


    “嗯,董爱卿说的有理。”


    龙塌上的刘彻含笑点头,向众人问道:


    “诸位认为如何?”


    一群儒家子弟还没说话,投机高手主父偃就先开口了。


    “董大人所言有理!”


    “百家之言确实驳杂,应当禁绝!”


    主父偃这话,说的是义正言辞。


    完全忽视他刚才的自我介绍,吹捧过自己精通百家之言。


    主父偃的表态,是绝对违心的。


    原因无他。


    主父偃和儒家子弟有仇!


    准确来说,是主父偃嫉恨儒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