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莫家长子
作品:《驱尸匠心》 “指教言重了,我就是一个学生平时未见世面还是得靠沈姐帮忙左右。”他摸摸下巴,向我问道“为什么只能吃外面做的,没有做饭的人吗?”
我向他解释,常老板平日不会做饭,在我之前请的员工是个大汉也不会做饭,于是把厨房找人拆了搞成杂货间,后来那个员工人不老实偷吃账本上面的部分小钱被老板给踹走了。
之后遇到我,我做饭肯定是会的可是厨房早就被拆了,也只能继续吃外面的饭菜了。
他恍然大悟,接下来整个下午我都在和他讲关于管理铺子的事。
包括进账出账铺子里的货来源和历史,上到店铺里面的事下到来这遇到的奇葩顾客,还有来闹事儿不知好歹的人。
几天相处下来,我发现即使这莫沉李在怎么拥有不凡的气质,终究也就是个孩子。
对从未接触的事物拥有一样的好奇,同时也是一个勤奋吸收知识的人,总结性格豁达开朗,跟他聊天自己也不知不觉话多了起来。
就这样下午一直闲聊,关于我自己的事情我只讲了家里来自农村,还有出来几年的一些事情,半点赶尸的边都不摸到。
没办法,这种颇为超自然的现象,告诉了人家只觉得你是个神棍。
这几天,我俩经常在店里聊天,中间来过几个买卖的客人,我主要带着莫沉李卖东西,他呢,主要带着我收物件。
不得不说,博学的人就是学得快。
好带。
因为他年纪太小,许多进来买卖的人户都是这农民贩子,不是很信的住。他无可奈何拿出了自己的考古系北师学生证。
我嘴皮子功夫很强,拿出了看家本领展示我们短期新任店长和店铺的能力优势。那些人来买卖的东西价格不高实在有高些也都被忽悠住了。
为此,莫沉李时常夸我能力优秀,一定要多向我学习。
搞得我这种一听别人夸就高兴的人,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过今天倒是发生了一件趣事。
本来大中午吃完饭生意冷清,正打算重新烧壶水泡茶,店里走进来一个工人模样的三十多岁男人,皮肤黝黑,有些驼背。
我放下烧水壶友善询问:“这位老板,您想买卖什么?”
那位工人挠挠后脖颈,憨笑着说先在店里看看,我点头致意他随意,然后不远不近跟着他在店里东逛逛西看看,以防他损坏了店里的古董。
这种半天光看不做事出声的人,我见得多了,便也不觉得有什么可鄙夷的。
又过了一会儿,可能他自己也觉得不太好,转头看我表情平淡的一直跟着,也没催促。
总算出声做事,他小声问道:“小姑娘,你们这收东西老物件不?前些年在我们村一户破宅子捡的。”
我轻轻挑了挑眉,笑着告诉他我们这收的,随后便拉他到一边的鉴物台坐下。
莫沉李听到动静,走了过来向工人致好示意自己身份,并让其拿出古物让他鉴定一番。
那工人罕见没问什么就从胸前挎包里拿出了一个蓝色塑料袋,将其打开。里面装着一件还带有褐色泥土的泛青铜铃,一股子铜臭味混杂土猩味。
莫沉李带上手套仔细端详,没有用放大镜。过程中,我拿起电水壶去后面烧水。
只是端详片刻,他便对一旁皱着眉头,表情好奇的铜铃主人说道。
“您这是青铜铃编钟啊,南北朝的老物件了。”
“那那这个古董能卖多少钱呐老板?”
莫沉李摸了摸下巴,笑着回答道。
“大概10年到21年左右吧。”
那个中年工人听的满头雾水,而我端水过来时也听到了。
暗自心道:好家伙,牢底坐穿钟呐。
用一次性纸杯装了着茶水,我端到工人面前,笑着对他解释道:“这位老板,青铜器国家严令禁止私自买卖,咱们这收不了,这是犯法的事儿。”
工人听便瞪大眼睛,一时间说不出话。看了看我和善的样子,又看了看同样和善注视他的莫沉李。
“真的假的?这么严重!?”
“相当真了,我建议您早点上交给当地西南博物馆。这是一块相当烫手的山芋。”
那位中年工人现在很纠结也有点不服气的模样,可能是注意到店铺老板看上去不大的年纪。于是不悦地说道:“看您年纪不大,可不能故意吓我哈!”
又是因为年纪…
莫沉李有些无奈的摇头笑了笑。
我觉着这时候得到我出场的时候了。
“老大哥,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咱们做生意好几年又不会故意捉弄客人。其实吧,前些天我就看见您在咱们店门口晃荡了,还有个和您差不多的老大哥当时拿了块玉在咱们这买了3000钱,出门和您说说笑笑的想必应该是您朋友吧?”
中年工人一脸意外,点了点头。
我接着道,“老大哥那块玉我们也是诚心收下,钱给足了。是块好东西,没有在国家犯法勾当中站脚。现在就放在刚刚您瞧见的展览柜里,我们做的都是正经买卖不会坑骗顾客。现在我们老板诚心诚意提醒您这东西要判刑的,意味着您半只脚都踏进涉案人里了。若是今日不信我们,明日跑到别处,那些不怀好意的奸商买下。您可就是剩下的脚也进里头去了。”
我故意苦口婆心把事情道述的严重一些,没办法,这些不懂行家的工人农民轻声细语讲解效果太差了,就得把事情说的他们紧张才知道后果。
那老大哥听到我如此道来,体会到了其中厉害。
思索片刻便起身道谢,说过两天工地请假半天就去把钟上交到博物馆,我和莫沉李与他客套了两句。
他小心翼翼收拾起那盏“牢底坐穿钟”,一旁的莫沉李趁机悄悄对我竖大拇指。
我笑着用手指挠挠脸颊。
出门之前,莫沉李又善意对中年大哥说如果之后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在店里找咱们,老大哥憨笑着表达感谢离开。
除了这一件有趣的事儿之外,店里进进出出很平常,十天下来我和这位姓莫的小新老板相处融洽。业务方面他也越发熟练,甚至有些时候让我不要帮忙自己一个人对付来往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