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二计取一

作品:《三国开局就被骗

    卫良一时间豁然开朗,“白波贼需要养活六万人,就必须再去占领其他县,以其他县的粮食养活现在的人。而他们手下招募的人,大多数是从河东郡的各个县来的,必然会引发家仇。若是持续失去民心,可能会导致溃散。”


    关羽也明白过来,“这样一来,也就意味,这六个县,基本上无需我等去攻取,待到粮食枯竭之时,他们别无他法,只能去攻县城,抢夺粮食,慢慢的跟着他们的人,民心尽失。”


    所有人都明白了荀攸的意思。


    卫良觉得,虽然形势是这么分析,但是也有种可能,那就是大家都不愿意饿死啊,破罐子破摔,干脆就直接起义,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的。


    而且他也相信,有张角在里面作梗,蛊惑人心的方式,只多不少。


    于是问道:“公达,可不论如何,也定会有一大部分的人,追随他们,毕竟家已经没粮食了,回去只能饿死!”


    荀攸回答道:“是的,所以我们需要推动一把。将他们一击击溃。”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公达可是想,直取白波谷?”


    他们占领的六个县,县里的城墙矮小,不利于防守。


    白波谷作为他们的老巢,定然是他们退守的根据地。


    只要白波谷不灭,白波贼的名头就一直在。


    自己就不算是剿匪成功。


    荀攸笑道:“正是。只要剿灭白波谷,就能给他们致命一击,也就能给那些想反抗的人临门一脚。”


    卫良看看地图,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这白波谷可能不好取啊!依山临水,想剿灭太难了。”


    关羽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只是他没有想出破敌的办法,于是道:“最难的不是将其打下,而是打下后,如何将其绞杀。因为白波谷四面环山,且周围山势虽高,但不算陡峭,只要他们想隐匿于山林,我等就那他们没有办法。”


    看见荀攸依旧面带笑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卫良便问道:“军师的意思,该如何破覆灭他们?”


    “方法有二。”荀攸说道。


    关羽和徐晃眼前一亮,他们两个是深思了很久,


    都没有想到有效的办法。


    不是说他们不行,而是对于计谋这一块,确实不如专门出谋划策的荀攸。


    “其一,兵贵神速,在他们没有反应过来前,将他们路全都堵住。”


    关羽看着地图上的地形,不解道:“我们的人马,不够万余,要想堵住六万之众,岂不要一敌六七?若是他们突围,我等不是功亏一篑?”


    荀攸摇摇头。


    “军师的意思是?”


    “围剿,并非一定要人。”


    “火攻。”坐在一旁的卫良,开口道,“四面环山,秋季落叶易燃,火攻。”


    关羽和徐晃二人恍然大悟。


    卫良接着道:“火攻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不过需要极为隐蔽放置火油,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所需放置的火油数量极大。”


    荀攸看着卫良,满脸喜色,“卫将军,果然才智过人。”


    卫良的思绪不仅跟上了他的步伐,还考虑的很是细致。


    “各位将军,实际上,我们的要求本来就不是把路给封死,而是驱赶。”


    “驱赶?”


    这下卫良也搞不懂荀攸是什么意思了。


    荀攸指着地图说道:“白波谷前后两个出口的道路延长,两边的山脉地势延绵,我们只需派一千人,在道路两边的山头,占领高处,从山上抛掷火油,就能营造出两面埋伏的景象。留下两条出口,各位将军觉得他们会如何行事?”


    关羽沉思了一下,“在不清楚山上具体如何的情况下,定然是让大军朝着两条出口撤离。”


    荀攸点点头,“就是如此,而白波谷的这两条路,一条朝北便是平阳,一条路朝南便是临汾。我们只需要在平阳设立两千人驻守即可。”


    鲁旦不解问道:“那临汾呢?”


    关羽道:“临汾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这一计策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漏洞,不论是从对方的逃跑方向,还是守城人手,都有许多需要考究的地方。


    战场瞬息万变,若是白波贼最后不按他们规定的路线逃跑,最后的局势,可能就不太能够控制了。


    卫良沉思了一会儿,便问道:“那其二


    呢?”


    “其二,便是等,等他们在无粮可食吃之时,我等以卫将军的血龙之名,救济各县百姓,然后招募有义之士前来投诚。”


    “如此,便可不废一兵一卒,可摧毁白波贼,毕竟若是能吃上饭,谁又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做反贼呢?”


    关羽、徐晃、以及鲁旦都是河东人士,自然不希望这些老乡送死。


    顿时大喜,若是能够不动干戈平息这些反贼。


    虽然他们没有办法在战场上获得战功,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


    但是卫良的一定会被记上大功一件,卫良的地位上升了,他们的地位早晚也会上升。


    关羽欣喜道:“此计甚妙,这些人本就是因为主公血龙之子名义而去的,如今拨乱反正,定将让白波贼分崩离析。”


    只是三人的喜色,并没有带动卫良的情绪。


    卫良的神色还是那般忧愁。


    荀攸虽然依旧是微笑,也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喜色。


    两人脸色的不同,让他们意识到,事情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主公,军师,莫不是这一计策有什么不妥?”


    荀攸也不藏着掖着,开口道:“两个主要问题。”


    “其一,救济各县的钱财和粮食,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其二,招募的士兵,数量超过了朝廷的限制。”


    荀攸刚说出这两个问题,关羽和徐晃脸色就沉了下来。


    确实,救济的虽然只有六个县,但也有一百多万人口,这得要多少钱去救济?


    再说第二个问题。


    卫良所带兵马的限制是一万。


    朝廷对武将的兵马是有规定限制的,说了领兵一万,就只能带一万。


    若是超出十余人倒还好说,要是多出个上百人。


    扣一个造反的罪名,都不为过。


    特别是朝廷中腐儒士大夫,多得是。


    这些人最喜欢的就是抓住别人的错误,然后使劲的踩,从而提高自己的声望。


    卫良还在思索,其实第二个计策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许久后,卫良开口道:“两计并施。”


    荀攸面色一惊,没想到卫良居然会这样选择,一时间惊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