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重商之策通过!

作品:《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

    又来了,又来了……


    该死的老魏家,每次都用百姓压人。


    “天底下哪来那么多贤才?”有头铁的官员厉声质问。


    唰。


    魏叔玉转过身……


    “你会种田吗?”


    “你会跑商吗?”


    “你会做衣服吗?”


    “你会捕猎打鱼吗?”


    “……”


    随着魏叔玉连环炮似的追问,官员的脸色急转直下。


    “农户会种田即为贤才。”


    “商贾跑商增加经济收入即为贤才。”


    “猎户钻研出猎术,又为何不能是贤才?”


    “你看看尉迟恭、程咬金……他们是你想象中的贤才吗?”


    “但他们会带兵打仗,就是贤才!”


    “贤才不止咬文嚼字,只要在某一方面才智出众,便是贤才!”


    只是霎那间,官员脸色煞白的退下。


    魏叔玉此番言论太过犀利,他要再敢反驳,就是跟天下人作对。


    瞅瞅尉迟恭、程咬金两货,都在偷偷捏拳头了……


    “如你所说,大唐有无数贤才,可没有朝廷,就没有他们的存在!”


    又一名官员出列质问。


    “放屁!”


    魏叔玉破口大骂,彻底放开了自我:“麻烦你告诉我……”


    “你的官服哪里来的?”


    “你的宅子哪里来的?”


    “你家里的娇妻美妾又是拿什么娶的?”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百姓起早贪黑挣钱,缴纳的税收!”


    “我想说的是……”


    “没有他们,才不会有诸位!”


    哗。


    你可真敢说啊……


    这些明明是朝廷陛下赐予的,又把功劳加在了百姓身上……


    官员有心想要解释自己的钱财收入,却被一同的官员拉了回去。


    站在百姓的对立面,你有几条命可以死?


    没瞅见陛下看你的眼神已经变了吗?


    “本官认为你理解错意思了,王侍郎的意思是,没有朝廷,天下就不会涌现那么多贤才……”


    又一位官员出列质问。


    对此,魏叔玉只是嗤笑一声,再次开启了怒喷模式……


    “那我也再重申一遍……”


    “不是有朝廷才有贤才,而是因为有贤才,才组建成了朝廷!”


    “谁生来就是圣人?”


    “都是一步步从底层慢慢爬上来的!”


    “我知道诸位大臣的祖辈基本都是大人物。”


    “可在他们成为大人物之前,与百姓又有何异?”


    魏叔玉斗志愈发昂扬。


    仿佛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语速越来越快,陈词也愈发激昂。


    “那也是吾等先辈的功劳。”


    又一位官员出列,双手对着虚空一抱拳:“没有吾等先辈摸石过河,天下又哪里来如此多的贤才?”


    “说的好!”


    魏叔玉难得赞同一句:“但我想再问一句,尔等先辈过河的目的是什么?”


    “只是为了在朝堂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吗?”


    “先辈们过河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各项制度。”


    “先辈们过河的目的,是为百姓生活的更好。”


    “先辈们过河的目的,是为了福泽子孙、天下太平……”


    唰。


    众官员齐齐变色。


    不能辩了。


    魏叔玉这张嘴,过于歹毒!


    再辩下去,连自己的老祖宗都要被抹黑了。


    “够了。”


    李世民终于出声:“无关重商之策的话就别说了。”


    “朕再问一遍……”


    “诸卿对于重商之策可还有异议?”


    异议?


    自然是有。


    可喷不过啊……


    群臣开始窃窃私语。


    他们对于重商是极为反感的……


    其一,商人地位提高,读书人的地位就会受到冲击。


    其二,重商之后,不利于他们剥削了。


    其三,跟皇族的担忧一样,百姓若是开智后,也影响他们控制百姓。


    可魏叔玉背后有魏征、李世民撑着。


    喷又喷不过,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个现实。


    政策通过,那么就只能从别处下手了……


    “陛下,臣赞同重商之策,但此事毕竟前所未有,臣以为理应慎重处之。”崔义玄出列躬身。


    “崔爱卿此言何意?”


    李世民笑了笑,重商之策通过就好。


    “臣以为,此策若是贸然昭告天下,万一出现问题,后果难以预料。”


    ”不如先找一个县城做试点,若是成效不错的话,再全民推广不迟。”33qxs.m


    崔义玄一席话说的也极为有理。


    如果一次性推广至全国,连李世民都没有多大把握。


    “准!”


    李世民同意后又问道:“不知诸卿以为何地做试点合适?”


    “鄠县吧……”


    崔义玄看了魏叔玉一眼道:“鄠县遭灾,一直都是魏叔玉在主导。”


    “魏叔玉作为重商之策的发起人,以鄠县作为试点,臣以为最合适不过。”


    李世民点点头:“诸位可有异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


    随着群臣附和同意,重商之策终于通过。


    魏叔玉也长呼了一口气。


    看似只需要动动嘴,但他的衣襟却已被汗水打湿。


    不仅是因为天气炎热,更因为每一次的辩驳都需要全神贯注。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中午。


    然而朝政并未处理完。


    群臣在皇宫简单的用餐后,又开始针对两项政策展开讨论……


    曲辕犁的诞生,一系列开垦方面的问题要详谈。


    重商之策,关于税收方面的问题要详细讨论。


    等到朝会结束,已经临近傍晚。


    “叔玉……”


    下朝后,当魏叔玉刚想离开的时候,魏征从某处走了出来。


    “爹,你怎么来了?”魏叔玉诧异的问道。


    “我只是病了,又不是聋了。”魏征笑骂一句。


    呃……


    魏叔玉傻眼。


    感情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老魏全程都在一旁盯着。


    想想也是。


    儿子第一次在朝堂上献策,魏征怎么可能放心的下。


    魏叔玉的性格跟他一样。


    喷急眼了,什么话都敢往外蹦。


    万一触怒了陛下,他肯定得出来救场。


    不过魏叔玉今天的表现,已经超出了他的预计。


    “今天的表现不错。”


    魏征想摸摸儿子的头,但见对方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又改成了拍肩膀。


    儿子长大了……


    摸脑袋不合适了。


    “那有什么奖励?”


    “你要什么奖励?”


    “放假一个月?”


    “滚……”


    魏征气急。


    才上朝一天,就想着摆烂,美的你!


    老头子我还想早点享清福呢……


    “没意思。”


    魏叔玉撇撇嘴。


    “要不为父让陛下把高阳公主嫁给你?”


    “爹,别以为我不敢给自己找个姨娘……”


    夕阳下,一老一少边斗嘴,边赶路,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破口大骂,显得格外放松。


    某处,史官抓耳挠腮的整理着今天的记录。


    小魏不干人事啊……


    你说一句话,我可能一个字都没写完。


    还特么的越喷越快!


    能不能照顾一下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