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1 章 殖民地,孔颖达又出列了

作品:《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

    臣子们点点头,这才叫举例嘛。


    等等……


    群臣朝着崔义玄、王珪等士族看去。


    只见这群大佬个个面色铁青。


    卧槽!


    这议案不会又通过了吧?


    “众爱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嚷声发问,嘴角却带着一抹弧度。


    群臣们低着头,不敢吱声。


    一边是陛下,一边是士族,脑壳坏了才第一个站队。


    “陛下,臣还有一个疑问。”


    荥阳郑氏,郑元寿出列对着李世民躬身。


    “说。”


    李世民漫不经心的回应。


    老魏连最难的历史都辩过去了,还搞不定你么?


    “臣想问的是……”


    “自古商人逐利,商人误国,若是他们卖国求荣,大唐又该如何?”


    郑元寿的话音落下后。


    李世民眉头不由一皱,接着看向大小魏。


    “这问题我刚刚不是回答过了吗?”


    魏叔玉无语的回道:“臣子要反叛,怪谁?怪陛下么?”


    “……”


    李世民气急。


    朕就不该替你撑腰。


    “魏叔玉,请注意你的态度!”


    郑元寿严肃的呵斥道:“我是在跟你讲认真的!”


    “行吧。”


    魏叔玉叹了口气:“那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说!”


    “我想问的是,大唐每年有多少官员犯罪?”


    嗯?


    此话一出,群臣皆怔。


    他们瞬间明白了魏叔玉的意思。


    郑元寿的脸色也是沉了下来。


    “人犯错,跟是否是商人无关!”


    魏叔玉面色凝重的回应道:“都说商人误国、商人误国……”


    “官员误国的又有多少?”


    “诸位,我想问一句……”


    “商人都成为最低贱、最没有用的子民了,他们的晋升之路都被堵死了……”


    “何谈以报国!”


    “好像除了逐利,他们也没事可干了吧?”


    “总不可能让他们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全捐给朝廷,这样才叫报国吧?”


    群臣沉默。


    商人被鄙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挣的钱都纳入了自己口袋。


    影响了民间经济的发展。


    偏偏吧……


    朝廷又不能强抢他们的钱。


    “商人是一把双刃剑没有错!”


    “或许他们会对国家产生一些冲击、影响!”


    “但只要朝廷把握住度,轻易就能扼住其喉咙。”


    “而商人对国家的好处自不用多说。”


    “在丝绸之路上,他们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至少在税收方面,他们为大唐提供海量的资金。”


    群臣嘴角一抽。


    利弊都阐述了,他们也没办法反驳了。


    至少以目前来看,商人的好处大于坏处的。


    “郑爱卿可还有话说?”


    待魏叔玉说完,李世民看向郑元寿。


    “臣……没话说了。”


    郑元寿一躬身,退回了位置。


    李世民的笑容更甚,再次扫了一眼群臣……


    “可还有反对意见?”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群臣开始窃窃私语。


    阻止是必须阻止的。


    向商人之子开放科举,长久以往,对他们的冲击太大了。


    “陛下,臣有不同意见。”


    赵郡李氏,李孟尝出列。


    “爱卿但说无妨。”


    对其,李世民的语气好了不少。


    因为李孟尝跟他一起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臣想问……”


    “大唐现在是不缺粮,但是将来呢?”


    “粮食再多,也有吃完的一天。”


    “若是商人盛行,百姓都去帮工了,大唐的粮食会越来越少……”


    “到时候大唐又该怎么办?”


    嗯?


    犀利呀。


    谁能想到,这么犀利的问题,仅竟然出自一个武莽之口。


    不由的,众人又齐刷刷的看向魏叔玉。


    “这个更简单了……”


    魏叔玉笑了笑:“商人行商又不单单只是挣钱,也可以采购粮食。”


    “而且……”


    “大唐盘龙于丝绸之路,总会有那么几个不听话的小国。”


    “那就打!”


    “打的他们臣服,打的他们乖乖给我大唐种粮食!”


    “将他们变成大唐的殖民地!”


    话落。


    魏叔玉对着李世民躬身道:“陛下,开疆拓土,不一定要占领其地面,也不一定要让其臣服……”


    “还有一条路!”


    “让他们成为大唐的殖民地,专门给大唐种粮食!”


    殖民地?


    此言一出,李世民眼中爆发出精光。


    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天大道。


    群臣都被这言论震的不轻……


    一个个皱眉沉思,好似在思索其中的利害关系。


    “陛下不可……”


    就在这时,孔颖达出列站了出来:“大唐乃礼仪之邦,攻克敌国,就应该将其当成自己的子民。”


    “如此压榨百姓的行为,属实残暴无道!”


    李世民面色一寒。


    腐儒!


    仅一瞬,李世民仿佛明白了当初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


    江山社稷面前,奴役一国算个屁!


    “残暴过了吧?”


    魏叔玉反问道:“双方都刀兵相向了,怎能带有仁慈之心?”


    孔颖达直起身,面色带着凝重……


    “暴君终将覆灭,秦始皇就是先例!”


    孔颖达眼中带着赴死之色:“大唐若是效仿,恐有亡国之危!”


    所有人噤若寒蝉。


    刚来个老魏撞柱。


    看孔颖达这架势,难道又得来个老孔撞柱?


    “孔颖达,你可知自己说什么?”


    李世民沉下脸。


    老魏也就算了,反正咱习惯了。


    你孔颖达,朕可不会手软。


    “陛下息怒。”


    魏叔玉上前道:“臣来劝!”


    李世民回过神,点了点头。


    教训他。


    训的他给朕认错。


    “孔伯伯你偏激了。”


    魏叔玉转过头:“敢问一句,秦始皇暴在何处?”


    “他是杀过一个功臣?”


    “还是杀过一个无辜百姓?


    群臣齐翻白眼。


    杀人诛心啊……


    秦始皇是没干这些。


    但他把儒家的书生杀了个遍。


    哼。


    孔颖达冷哼一声:“苛捐杂税,严刑酷法、强征徭役……”


    “不得民心是为暴!”


    “大唐若实行这奴役制度,比强征徭役还过分!”


    “如何会不灭国?”


    群臣下意识的点点头。


    忽然意识到这好像是在咒大唐,当即一个个低头缩着脖子,惶恐不安。


    陛下看不到我、陛下看不到我……


    “这也不对吧?”


    魏叔玉不在意的反问一句:“秦朝灭亡,只是因为始皇驾崩了……”


    魏叔玉凝重的说道:“若再给他几十年时间,你看大秦能不能再续辉煌数百年!”


    “大秦一统。”


    “车同轨、书同文这些的时间太短了!”


    “导致六国子民内心,都还有拥有强烈的复仇念头!”


    “若再给他十几二十年时间,待六国子民的孩子出生、长大在秦地。”


    “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