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8 章 士族、秋闱

作品:《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

    “叔玉,你之前说有办法解决兵马问题?”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面色凝重的询问。


    他的战略眼光很强。


    只不过以往都将眼光放在大唐境内,并未投向外邦。


    此时听魏叔玉这么一说,的确有一股浓重的危机感。


    但是……


    一息、两息……五息过去,魏叔玉迟迟没有说话。


    李世民的火气又噌噌窜了上来。


    啪。


    李世民又一掌拍在龙案上:“魏叔玉,朕问你话呢!”


    “陛下不是让臣闭嘴吗?”


    魏叔玉撇嘴回道:“杖责三十,吃不消……”


    呃……


    李世民脸部一僵。


    你个王八蛋,敢在朝堂上甩朕脸色了?


    信不信朕把你拖下去砍了?


    不行,不能生气……


    小魏肚子里还有存货。


    朕先忍忍。


    给魏征使了个眼色……


    “叔玉,朝堂重地,岂容你任性!”魏征板着脸呵斥道。


    “哦。”


    魏叔玉这才出列,对着李世民躬身:“陛下,臣错了。”


    嗯?


    这么爽快?


    李世民挑了挑眉,看看老魏,又看看小魏……


    好似发现了一条康庄大道!


    朕掌控老魏,老魏掌控小魏。


    “无妨。”


    李世民的火气顿时降了下去:“先说说吧……”


    魏叔玉看了看笏板,沉吟片刻道……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陛下,高昌国欺负焉耆,臣以为咱们可以利用焉耆对付高昌!”


    “焉耆打不过,咱们就卖兵器、卖物资给他。”


    “等双方消耗的差不多了……”


    “大唐强势介入,以之前的借口,一举灭掉高昌,建立大唐都护府!”


    “届时……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而且都护府的存在,可以监视西域诸国的动向。”


    “大唐,亦可不断的向外开疆拓土……”


    “建立一个真正的万国来朝……”


    李世民并没有被魏叔玉后面的话所诱惑,反而开始分析利弊。


    江南虽有内斗。


    但西域在另一边,两者影响不大。


    就是这兵力,物资等问题……


    “礼部尚书何在?”


    李世民突然发声道。


    “臣在。”


    豆卢宽出列。


    “焉耆、高昌,各有拥有多少人口、兵力?”李世民发问道。


    “这……这……”


    豆卢宽冷汗直冒。


    两个弹丸小国,他哪里关注过。


    “说!”


    李世民厉喝,目光紧紧盯着豆卢宽。


    “陛下恕罪。”


    豆卢宽赶紧认错:“这个需要去礼部查阅一番。”


    “快去!”


    李世民面露不愉。


    礼部负责外交,知晓还好,若是没有记录。


    那大唐对西域诸国可就真是一无所知了。


    “诺。”


    豆卢宽擦了擦冷汗,赶忙离去。


    “众爱卿以为魏叔玉的提议如何?”李世民开口问道。


    群臣自然不会反对。


    魏叔玉将利弊都分析出来了。


    打通丝绸之路,建立都护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陛下,臣以为打进西域是迟早的事,既然早晚要去,不如现在就去吧。”程咬金赞同附议。


    “陛下,臣也认为高昌必须打。


    “高昌遏制了大唐丝绸之路的要道,如若掌控在其余人手里,不利于民间的发展。”


    “陛下,臣赞同,去年西域诸国朝贡的之时,越发猖狂,他们仗着自己外邦的身份,在长安街道趾高气昂。”


    “臣认为有必要给他们一点震慑!”


    朝臣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出列。


    那义愤填膺的模样,属实将魏叔玉看呆了。


    所以你们那么赞同,之前为什么不跟我一起喷呢?


    果然在朝堂上混,脸皮要厚。


    至少在史书上会留下一笔,魏叔玉主导攻打高昌,某某某附和之。


    这就是白捡的声望。


    一旁。


    史官写的笔杆子都快冒烟了。


    最后笔锋一转……


    房乔、程咬金、王珪等群臣附和之。


    搁下笔,史官静静的看着群臣装逼。


    反正我记录完了……


    群臣=你,你=群臣!


    “既如此……”


    李世民目光一扫:“诸位爱卿以为派谁前往焉耆合适?”


    此话一出,太极殿顿时寂静无声。


    一个个缩着脖子不应声了。


    谁爱去谁去。


    去焉耆,路途遥远,听说那里还是沙漠附近。


    八月份的天,那里的温度可比长安高不少。


    “陛下。”


    就在这时,魏征站了出来:“臣举荐褚遂良。”


    “他为人机灵、口才不错。”


    “相信可以胜任此重任!”


    李世民皱眉。


    褚遂良因为李大亮一事,又被免去了官职。


    李世民有气,武将集团有气,陇西李氏有气、房玄龄都生气。


    一个个大佬都不开心了……


    你一个小卡拉米还想在朝堂上混?


    “众爱卿以为如何?”李世民询问了一番。


    “臣等附议。”


    群臣一致的认可。


    攻打高昌是魏叔玉提出来的,魏征举荐人没问题。


    若是其余人站出来举荐,那就是抢功劳。


    “既如此,就由褚遂良出使焉耆。”李世民拍板道。


    “陛下!”


    房玄龄突然站了出来:“如果今后大唐打算重开丝绸之路。”


    “臣提议,大力提倡于丝绸、瓷器等的制造!”


    李世民点点头。


    的确该提高产量了。


    特么的朝贡都发不出了。


    “准!”


    李世民同意:“此事由尚书省负责。”


    又商议了一会儿细节问题,群臣再次活动筋骨。


    心想这下总算可以下朝了吧。


    谁知,魏叔玉又站了出来……


    “陛下!”


    魏叔玉躬身道:“臣还有事奏。”


    群臣在心里气的直骂娘。


    还让不让人休息了,还让不让人吃饭了。


    你有事不能下次朝会再说吗?


    “说。”


    李世民倒是心情不错。


    小魏的提案又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臣刚刚听闻朝堂商议了秋闱一事。”


    魏叔玉深吸一口气,郑重的躬身:“臣作为重商的负责人,想要为商人讨个福利!”


    嗯?


    此话一出。


    不少臣子感觉到了一股寒意。


    士族官员,眼神冷冽的看着魏叔玉。


    秋闱。


    即科举的乡试。


    在今年八月份举行……


    士族一下就看穿了魏叔玉的目的!


    因为在大唐……


    商人低贱,是无法参与科举的!


    哪怕是商人的孩子……


    也一律杜绝!


    魏叔玉若是想要让商人入仕,就是在动他们的蛋糕!


    “秋闱还有几天就开始了,此事以后在议。”


    李世民拒绝了这个提议。


    实际也是在保魏叔玉。


    士族可不像他那么好说话……


    李世民杀人,还需要名正言顺的理由!


    而士族杀人……


    明的、暗的无所不用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