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汤和:太子变化真大,抬手间人头落地滚

作品:《大明:洪武遗弃子,我能修改命数

    野外的天空像被刷上一层淡黄的颜料,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稻田上,泛起一片金黄。这是农忙季节,百姓们忙碌着收割、耕种,为了度过严寒的冬天做准备。


    田野里,百姓们身穿粗布衣裳,满头大汗,手中的农具不停地挥舞着。稻田中,一片繁忙的景象:有的人在收割稻谷,有的人在捆绑稻草,有的人在耕种土地。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有力。


    朱枫和徐妙云漫步在田野间,望着这一片忙碌的景象。


    稻田中,一位老农手持镰刀,小心翼翼地收割着庄稼。他的背部已经被汗水浸湿,可他依然坚持不懈,因为他知道,这片土地是他生活的来源,是他的希望。而在一旁,他的孙子正在帮忙收集稻谷。稚嫩的脸上满是尘土,却带着满足的微笑。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赡养生息之而已。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朘人而厚已。有才敏者或尼于私,善柔者或昧于欲,此皆不廉致之也。”


    徐妙云轻叹一声,“这是陛下召见天下县令时说的话,可真正做到的县令又有几个,这凤阳的父母官都是这个样子,大明其他地方,还不知道是个什么鬼样子。”


    朱枫目光扫过,也是一叹:“中都城一片辉煌气象,这才出了城,这里百姓的房屋,就看不到一片瓦砾了。”


    他想起前世背的古诗,这会有些理解了。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燕王是要你来查勋贵不法案的吧?”徐妙云问。


    “是的!”朱枫眨眨眼,“所以我不是专门来散步的。”


    “我早知道了。”徐妙云瞋目。


    朱枫牵起她的手,走在田埂间。


    ……


    一片良田中,一个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的老者,目光追随者朱枫和徐妙云。


    这老者只有些许白发,但不显老,身材高大,肩膀宽阔,看上去依然力壮。


    “太子微服私访?”他紧紧皱眉,“太子怎么会和徐家大丫头在一块?”


    这老者便是中山侯汤和。


    自从大明建立后,他便急流勇退。


    不过,朱元璋还没有放他真正隐退,不管是北伐蒙元,西征明夏,还是统军备边,他汤和都没落下。


    但是,他汤和都不在去争什么主帅,打打下手什么的。


    如果不出去打仗,他就向皇上请归乡种地,不和京城那帮勋贵搅合在一起。


    汤和是聪明人,也让朱元璋放心。


    但是,这会儿他懵b了。


    太子和徐妙云手拉着手,特么什么情况?


    按说太子已经有正妃了,这徐家的女儿肯定不会去做侧妃啊。


    汤和扔下手中的镰刀,跟了上去。


    朱枫并没有注意到有人远远跟着自己。


    他和徐妙云向着一家农户走去,准备打听一下勋贵霸占田产的事。


    刚进院子,就听到哭喊声。


    朱枫抬眼看去,只见三个官差,拿着斗正在征粮。


    “大斗入,小斗出!”一个年轻汉子怒喝,“你们这是不给我们百姓留活路,逼我们卖田给勋贵。”


    “哼,不交是吧?老子把你抓进大牢去。”官差冷笑。


    “我们辛苦一年,全被你们征收?”年轻汉子目疵欲裂。


    他身后一老一少两个妇人在拉他,哭着劝他不要与官差斗。


    其中一个官差一脚踢开年轻汉子,冷笑:“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来,把他捆了。”


    另外两个官差就要上去捆人。


    ……


    “等一哈!”


    朱枫面带微笑的走了过去。


    他看了看官差手中的大斗,又看了眼年轻汉子手中的小斗。


    原来这些官差征粮用大斗,但是他们上交朝廷的时候,用的却是朝廷定的标准小斗。


    “你特么谁啊?敢喝斥我们?”官差怒喷。


    “好好,那我不喝斥,行了吧?”朱枫笑容满面。


    唰!


    他猛地拔刀,一刀横斩。


    叱!


    那官差的头颅飞到了院墙脚下,洒了一地的血。


    朱枫摊摊手:“老子不喝斥,改动刀,满意了吧?”


    剩下两个官差,吓得面无人色。


    他们颤抖的拔刀。


    “你……你敢杀官差?”


    叱!


    叱!


    朱枫没有一句废话,直接砍了他们。


    年轻汉子,还有他的娘和媳妇,这会都瑟瑟发抖。


    “你们也不用担心,这事我自己去县衙领罪,不会影响你们的。”朱枫朝年轻汉子一笑。


    说着,他捡起地上的大斗和小斗,再就是提起那两颗人头。


    一直在院子外,看着这一切的汤和,傻眼了。


    太子变化也太大了吧?


    卧槽!抬手间,人头就落地滚啊。


    ps:第七更,虽然评价票还是木有300,求鲜花求评价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