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

作品:《[清穿]太子的作精胞弟

    康熙口味清淡,胤礽自小是他带大的,口味大致相同,可胤祾养在慈宁宫,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尝不出什么味道,菜式放的调味就重些。


    看了一圈,胤祾选了自己面前最让人口舌生津的糟鸭,康熙和太子都有自己的侍膳太监,康熙便吩咐梁九功亲自给胤祾侍膳。


    梁九功本就喜欢二阿哥,自是挑了最好吃的部位夹到他碗里。


    胤祾人小,手更小,筷子根本使不了,拿的是汤匙,他握着匙柄费劲地去舀,那块糟鸭却老是没等他送到嘴边,便滑了下去。


    幸好是掉在碗里,第二次尝试,这次没等送到嘴边,勺子才离开碗沿,那糟鸭便又滑落了。


    且这次直接掉在了桌上。


    眼睛滴溜溜地悄悄瞅了一眼,发现皇阿玛正看着太子哥哥,没注意自己,胤祾伸手把它捡回碗里。


    看得梁九功眉头紧皱,可他又不好说话,只能着急地看着,期望皇上能够尽早发现二阿哥这边的情况,及时制止。


    胤祾握紧小拳头,默默为自己加油打气,他再次尝试。


    丝毫没有意外,又掉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胤祾三次尝试都失败后,他生气了。


    他愤怒地丢开了根本不好用的汤匙,直接用手抓着糟鸭往嘴里塞。


    这次的动静是大了些,很快就被胤礽瞧见了。


    急得胤礽顾不上再跟皇阿玛斗气,他放下了手里的筷子,想要走过去,制止胞弟的这一举动。


    视线一直落在胤礽身上的康熙偏过头,将小儿子埋汰的模样尽收眼底。


    年轻的帝王露出嫌弃之色。


    保宁与保成虽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子,但由他亲自抚育的保成绝不会这般,叫他看得眼睛生疼。


    果然,孩子还是得朕亲自教养得更优秀些。


    “保成你想做什么?用膳的时候不许离桌,好好吃你的。”


    胤礽不服,他已经开始习字了,再加上私下也悄悄练习过控制手指的力量,但小二身子弱,又只是个三岁的孩童,如何能与他比。


    这顿饭若是没有其他人相助,定是吃不了几口下肚。


    “皇阿玛,小二身体不如儿臣,脾胃虚弱,若是未能好好进膳,怕是夜里会不适,儿臣身为兄长,理应照顾幼弟,请皇阿玛答允,还是让儿臣喂小二吧。”


    康熙就不,他就等着保成低头认错呢。


    “保成,你自己方才说的,能够自己好好用膳,你弟弟方才也是这般说的,男子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们谁也不许让别个帮你们的忙,今天这顿饭必须由你们自己吃。”


    一顿饭少吃点还就真的饿出毛病来了?康熙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太子哥哥,小二可以寄几次饭~”


    嘴里含着鸭肉的小家伙口齿不甚清晰,但听得出他非常自信。


    见太子与皇上这对父子僵持不下,梁九功出面打圆场。


    “这什锦豆腐羹味美,奴才为二阿哥盛一碗吧。”


    这个可以用汤匙舀着吃,如此太子不必担心二阿哥吃不着,皇上也不必因为这事与太子闹得不高兴。


    “梁公公,我还想吃那个!”


    丝毫没有意识到皇阿玛跟太子哥哥之间紧张的气氛,胤祾一点都不客气,指使梁九功给他布菜。


    那碗什锦豆腐胤祾只吃了一口便不再碰了,他还是坚持用手吃完了这一餐。


    看小儿子的热闹比进这顿膳可让康熙觉得有意思多了,他吃到七分饱便停了,随后拿起宫女端上来的帕子擦了擦嘴,便一直盯着小家伙瞅。


    看着小家伙渐渐将自己吃成了小花猫,康熙得意地挑眉看向太子,意思是:瞧,你是可以保持优雅,你弟弟可不行。


    把注意力一直放在小二身上的胤礽压根没理他。


    “咳咳!小二跟着保成你有样学样,瞧他脏的,朕是不是方才并未说错?还是该让嬷嬷们伺候,你们还小呢,哪里能够照顾得好自己,朕也是为你们好。”


    “皇阿玛教训的是,儿臣受教了。”胤礽憋着气,嘴上却恭敬得很。


    “行了,赶紧让嬷嬷进来,给保宁收拾收拾,给他换身干净的衣衫再回去。”


    折腾儿子看热闹是一回事,叫太皇太后知晓了,定是要被训一通的,如今保宁可是她老人家的心肝宝贝。


    两个嬷嬷进来以后,胤礽对自己的乳母孙氏嘱咐了两句。


    “孙嬷嬷,你去取一身孤的衣衫给保宁换洗,要白色绣老虎的那件。”那图案保宁肯定喜欢,而且那件穿着也舒服。


    “是,奴婢这就去取来。”


    看着太子如此有兄长风范,康熙倒是很欣慰。


    小二被乳母抱下去换衣裳,殿内只剩下胤礽与康熙父子俩,儿子不吭声,还在赌气,康熙只好率先打破了这份沉默。


    “朕记得那件衣裳你经常穿,竟也舍得送给保宁,回头朕让内务府再给你做一件更好的。”


    虽然两个孩子都是发妻所生,但在康熙心里,他还是更在乎保成。


    不单单是因为保成是他选的太子,更因为保成从一出生便由他亲自抚养,他亲眼看着保成从襁褓中小小的婴儿长成如今的小小少年,他陪伴着保成成长,亲眼目睹孩子每一个第一次。


    第一次生病,第一次吐奶,第一次坐,第一次站,第一次跑,第一次喊阿玛,太多太多了,无论与哪个孩子相比,这些独特的回忆都会令他心中的天平倒向了他的保成。


    “多谢皇阿玛对儿臣的关心。”


    说不感动是假的,皇阿玛对他点点滴滴的关怀,重活一世的胤礽都重新体验了一遍,即便他心中有怨,这三年来却一直隐藏在心底,不曾在皇阿玛面前显露。


    “保成,朕对你的用心良苦,你又哪里真的知晓,你若真的感谢朕,那朕问你,你可知错了吗?”


    才温馨了一小会儿,来自皇阿玛的压迫感再度席卷而来。


    “皇阿玛,儿臣已经能够背诵那些文章,也通晓其中之义,若皇阿玛不相信,可随意抽查提问,哪怕要儿臣倒背,儿臣亦可做到。”


    胤礽并不是吹牛,这些他上辈子就能做到,如今学过的东西大多都还记在脑子里不曾忘却。


    “朕并非不相信保成,只是朕要你每篇诵读一百二十遍,是为了让你将它们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哪怕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更久,你都能够随口将其背出。”


    他知道他的保成自幼聪慧过人,只是不希望他过于骄傲,为人要谦逊些,只是他年纪还小,许多事无法与他说清,只能先叫他虚心学习,勿要骄矜。


    “况且读书百遍,每一遍你都会有新的领悟,这对你是大有裨益的,你还年少,正是用功读书的时候。”


    可对于胤礽而言,他压根不是什么孩童,他上一世已经把这些都读过了,且完全不仅仅是一百二十遍,如今又要他去做那样重复而无趣的事,他实在不愿接受。


    于是父子俩又僵住了。


    换好了衣裳的胤祾这时候一路小跑着来到胤礽面前。


    “太子哥哥,小二要回慈宁宫了,太晚乌库玛嬷会担心的。”


    对着胞弟可爱的小脸,胤礽心情好了些。


    “嗯,哥哥送你到门口。”


    “皇阿玛,儿臣去送送小二。”


    “嗯。”康熙不想当着小儿子的面让保成下不来台。


    胤礽牵着幼弟的小手,一路将他送到乾清宫的宫门口,只是那高高的门槛,即便是他,也暂时无法跨过。


    他又不愿意让人抱,只好停下脚步。


    “小二,过两天哥哥就去慈宁宫看你。”


    “太子哥哥说好要陪小二扮家家酒的哦~”胤祾今天没能跟哥哥一起玩这个他心心念念的游戏,心里可一直惦记着呢。


    “好,过两天陪你一起玩。”


    “钱嬷嬷,孤就把二阿哥交给你照顾了,傍晚风凉,你搂着他些,下次出门,记得把斗篷戴上。”


    胤祾的乳母钱氏立马说:“奴婢谨记太子的话,一定好好照顾二阿哥,请太子放心。”


    等钱嬷嬷将胤祾抱着跨出了月华门,胤祾扭过小身子,笑着对他的太子哥哥挥手。


    “太子哥哥要记得来看小二呦~”


    胤礽也对胞弟挥了挥手回应他。


    直等到那小小的身影被拐角彻底遮住,看不见了,胤礽才回去的。


    不欢而散的父子俩各自沐浴洗漱,康熙今晚召了妃嫔侍寝,胤礽有心事,也一直没有睡。


    等他听见熟悉的脚步响起,匆忙闭上了双眼,装作自己已经熟睡。


    虽然是夏天,但皇阿玛依然细致地替他拉了拉被子,掖好被角,然后才躺在外侧。


    胤礽觉得别扭,便悄悄地背过身去。


    听见太子这突兀的翻身,康熙笑了笑。


    “保成还没睡?”


    胤礽不吭声。


    “又不是小时候了,以后不要非等着朕回来,难不成以后保成长大了,也要朕陪着一起睡觉?”


    “儿臣没有等!”胤礽觉得自己的名声都被皇阿玛给败坏了,好像他还是没断奶的小娃娃一样,非要黏着阿玛。


    “好好好,保成说没有就没有,朕又不是外人,儿子爱黏着阿玛有什么好难为情的。”


    气得胤礽翻过身来,瞪着他再度为自己澄清:“儿臣没有黏着皇阿玛!”说完又翻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