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
作品:《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评论区
“贾充是曹魏豫州刺史贾逵的幼子, 贾逵在任期间多有政绩,组织民众大兴水利,疏浚河流, 世称贾侯渠。他去世后, 豫州吏民自发建祠祭祀,深得民心, 但贾充却与父亲完全相反。”
贾逵瞳孔地震, 这个贾充居然是他的儿子, 这……
“某深受陛下厚恩,为曹魏忠臣, 没想到子孙不肖, 断绝祭祀。”他断定贾充这样的小人不会有好下场,还会连累整个家族。
要不,还是不要让他出生了吧。
曹操:“贾梁道(贾逵)德才兼备, 性情刚烈,屡立功勋, 其子却不如彘犬。”
“贾充是司马氏的忠实拥趸, 司马炎登基后, 贾充勾结朝中奸险小人,培植党羽, 结党营私, 排挤朝中忠直之臣, 却深得司马炎的宠信。”
曹操嗤笑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他目光冰冷的看着绑缚在阶下的司马懿, 这话就是说给司马懿听的。
“贾充死后,得到的谥号为“荒”,但被司马炎驳回,司马炎给了他“武”的谥号, 还依着霍光的先例,给他风光大葬。”
霍光无比嫌弃:我的名声啊,脏了……
司马懿快要被荒唐的孙子气死了:“贾充不只是曹魏的悖逆之臣,也是晋朝的罪人!”
这样一个奸险小人,当成一把刀用用就算了,司马炎居然真心实意的宠信他……
【在除掉心腹之患司马攸后,司马炎开启了自己的养老生活,在外大封宗室,在内重用国丈杨骏,开外戚专权之风。】
【杨骏把持朝政,提拔心腹,排斥异己。然而此时的司马炎就连身边的人都无法掌控了,他只能在临死前任命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同为辅政大臣,希望他们能够互相制衡,便于新帝掌握朝政。】
【但他不曾料到,杨骏胆敢私藏遗诏,与皇后杨芷联合伪造遗诏,以杨骏为辅政大臣,独断专行,擅权秉国!】
评论区
“曹丕登基后,彻底断了外戚掌权的机会,以至于权臣上位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司马炎把曹魏当做了自己的错题集。”
曹丕:“朕是吸取两汉的教训。”
他也在反思自己的政策:没有宗室,没有外戚,就只剩下了权臣,反倒不如汉朝三方制衡来的稳定。
“司马炎还为自己的决定沾沾自喜,觉得杨骏绝不会背叛自己。”
“他认为霍光王莽那样手段强硬的权臣才会挟持皇帝,而杨骏平庸无能,根本做不出这样的事。再加上杨骏没有儿子,便是得到权利又能留给谁呢。”
始皇无语:“没有能力就不会生异心吗!”赵高只有一个女儿还想过把将皇帝瘾呢。
刘彻:“聪明人才会权衡利弊,愚蠢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杨骏可不像聪明人。”
聪明人司马懿也看不下去了:“志大才疏,才是庸人的通病。”
越是能力不行的庸才,越是自不量力!
司马炎:若是外戚也不可信,难道只能依靠权臣吗!
【司马衷登基之时已经三十二岁,却依旧无法亲理朝政,时任太子少傅的卫瓘对着龙床感叹“这个位置真是可惜了”。司马衷本人懦弱不堪,他的皇后却精明强干。】
司马炎在心中衡量:儿子虽然智商不足,但儿媳很能干,还有一个好孙子司马遹。司马遹幼而聪敏,有人君之资,定能克继大统,稳定朝纲!
晋朝之后的人都知道贾南风是什么样的货色,但秦汉之人却对此一无所知。
吕雉:“皇帝虽是个傻子,但只要皇后能立起来,晋朝就乱不了。”
邓绥:“事实证明,在皇位更迭中,皇后太后远比皇帝本人更加重要。”
……
【杨骏以外戚之身独揽朝政,让权欲旺盛的贾南风极为不满。贾南风秘密联合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带兵进京讨伐杨骏。贾南风假传圣旨,司马玮带兵发动宫廷政变,围攻杨骏府第,软禁太后杨芷,废太后之位并将其饿死在金庸城,根除杨骏一党,被株连者多达数千人……】
评论区
“杨芷断发叩头,向贾南风请罪,上表称妾,只求保住自己母亲的性命,却没有得到贾南风任何怜惜。”
“杨芷被囚金庸城,贾南风断了她的饮食,将她活活饿死。”
司马炎瞪大了眼睛:“朕的皇后居然被饿死了!”
晋朝之前的时空都惊呆了——居然还有被饿死的皇太后!
可见晋朝推崇的孝道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吕雉皱眉:“直接饿死太后,这可就不占理了。”
刘邦嗤笑:“皇后对这个贾南风还是不要抱太大期望,她诛杀外戚却引入宗室,前门拒狼,后门进虎,怕是得不偿失!”
“杨芷死的不冤,先不说她帮着她爹操纵权势,就说她一力保全贾南风就能看出这不是个聪明人。”
“贾南风不仅长得丑陋,还生性好妒,她曾亲手虐杀怀孕的宫女。司马炎大怒,要将其打入冷宫,是杨芷念着堂姐的嘱托,力保贾南风。”
“杨芷以皇后的身份告诫贾南风,贾南风却认为这件事是杨芷一力撺掇的,深深恨上了杨芷。”
邓绥:“后宫的争斗一向是不见血的,亲手杀人,人心尽失。”
“杨骏本来就是一个无才无德的小人,是谁给了这个小人掌握权柄的机会——是司马炎。”
“贾南风的嚣张跋扈早已有之,又是谁纵容了她——还是司马炎。”
司马炎:……
刘邦满头问号:“司马炎是不是对母仪天下的皇后要求太低了!”
吕雉见这样的女人也能成为皇后,深感她们拉低了皇后的水准:“一群蠢货!”
【杨骏被杀后,朝政由太宰司马亮、太保卫瓘共同执掌,但都城的兵马却在司马玮手中,新一轮权力之争一触即发。贾南风再次联合司马玮诬陷司马亮与卫瓘密谋易储,司马亮被诛杀,卫瓘被满门抄斩。】
司马炎:“叔父可是大晋的肱股之臣,怎会与玮儿争功。”
卫瓘苦笑一声:“这就是天幕曾说过的借刀杀人吗……”没想到自己临老还要遭受这样的屈辱。
评论区
“卫瓘做大将军时,能保卫边关安宁,在朝为官也能直言上谏,他建议废除九品中正制,但司马炎没有听。”
“卫瓘是卫氏书法的奠基者,他的后人卫夫人继承了他的书法,卫夫人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是不是都串起来了。O(≧▽≦)O”
“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卫玠就是卫瓘的孙子,据传他是因为长得太美,被人围观至死的。”
“看杀卫玠!”
……
【对于贾南风来说,杨骏、司马亮、卫瓘无论谁掌权,都是在分她的权柄,司马玮也不例外。在杀了司马亮的第二天,贾南风以司马玮伪造诏书,陷害司马亮、卫瓘的名义,达成四杀!】
评论区
“quadra kill!”
“楼上怎么能发语音。”
“司马玮可是她的同谋啊,还没过河就把桥拆了,以后谁还敢跟她合作。”
“司马玮乐善好施,在民间风评还不错,可惜司马氏的人一沾上权利就变得不像正常人了。”
司马炎瞪大了眼睛:“玮儿也被贾氏杀了!”
他立刻下令,“来人,将贾氏带来,朕要为大晋除此祸害!”
【这便是八王之乱的第一个阶段,在贾南风的一手策划下,完成了对中央权力的洗牌!】
【自此,贾南风终于能够独掌大权,她拉拢名流,把持朝政,勾结党羽,培植亲信,贾氏族人人人位高权重。她还征召当时名士张华为司空,世族裴頠为尚书仆射,裴楷为中书令,王戎为司徒。诏书自中宫发出,司马衷成为傀儡。】
评论区
“贾南风还是做了一些好事的,她提拔的朝臣都是中正体国的贤士名士。”
“张华出身贫寒,是当时少有的寒门子弟,他政绩斐然却颇受排挤,终武帝一朝都没有的得到重用。在贾南风的提拔下,张华得以执掌国政。”
“他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在皇帝昏弱贾后残暴的境况下,维持了天下的安定,这都是张华的功劳。张华担心贾后亲族势力强盛,最终酿成灾祸,便创作了《女史箴》来讽劝,贾南风虽不喜欢这些,却依旧敬重张华的为人。”
“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就是张华编纂的。”
“裴頠出身河东裴氏,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通古博今。他重视现实,对何晏等人推崇的玄学清谈十分鄙夷。”
“裴楷出身河东裴氏,年少时就称名于世。”
“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治理荆州时,他拉拢士人,治理一方,颇有成效。”
“在那个比烂的年代,张华等人已经是出类拔萃了。”
……
【自公元291年到公元299年,贾南风掌权期间,天下还算平稳。但随着太子逐渐长大,贾南风深感危机。她没有儿子,与太子一向不和,将来太子即位,定会清算贾家。】
【当时的太子司马遹自幼聪慧,有司马懿之风,深受司马炎的喜爱。但长大后却不修德业,不喜读书,奢侈残暴,凌虐宫人。对朝臣的劝谏充耳不闻,一心攀附贾氏稳固太子之位,却被贾南风弃如敝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