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喜忧参半

作品:《我堂堂暴君,开局竟被当狗骑?

    看起来是增加了官员人数众多,但后面却有淘汰机制。


    只要是做不出成绩,马上就会被淘汰。


    做出成绩的人就会直接见习转为正式。


    一旦官员专程正式俸禄将会是原本俸禄的一倍以上。


    甚至到年底,考核通过还会有年俸。


    而剩下的一半则是喜忧参半。


    这些人似乎都是在那些比较实干的岗位上,而他们有着天然的优势。


    例如管理河道的都水司所有的官员,在革新之后比重增大,人员扩充俸禄加倍。


    而礼部一些部门从上到下全都给砍了,一个不剩。


    一些专门负责祭天礼仪的官员就直接没了官职。


    此巨大的改动也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周阳是真的想要把这个天给捅漏了。


    可是现在没人敢去阻止他。


    就连李正这个首辅都被撤掉了职务,更不要说眼前的这些官员。


    虽说这些官员最开始都是以保皇为主的。


    在周阳定居北平郡的时候,这些人就直接从都城来到了此处。


    算得上是周阳落魄时候都跟过来的。


    可是这些人最终的目的还是想要活命。


    毕竟在严嵩的手下,这些人是活不下去的,而且京城还闹瘟疫。


    如此一来,这些人才会跑到此处来投靠周阳。


    当然,这些人在起初来到冀州的时候,还是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至少在初期的农田改革的时候进行肥料的推广,功绩是不容置疑的。


    那时候的周阳手下全都是武将,没有几个文官。


    李正也是在那个时候确定了首辅的位置,带来了一批得力的文官。


    才使得北方朝廷能够稳定。


    随着时间的流逝,周阳扩张的速度极快。


    这些官员的脚步已经跟不上了。


    如今的周阳出台革新指导就是想要让这些人重新再有活力起来。


    至少可以清除那些在朝廷里混日子的人。


    看着百官如此的样子,周阳也明白,这些人是很难跨过那一道坎。


    “你们要记住,这是历史的必然性,没人能改变,如今的大周帝国,为何会呈现出如此的颓废之势?也是因为整个帝国体系的畸形,这是必须要改变的。”


    周阳斩钉截铁的话语,让在场的众人都面露死灰。


    他们很清楚,没人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也只能是像陈林一样坚定支持革新之事。


    得到了满意结果之后,周阳十分满意地离开了议事厅。


    而百官也都陆续地离开。


    此时的他们没有在拉帮结伙的议论纷纷,而是一个个地低着头离去。


    周阳直接回到了书房。


    这时,书房里一名小太监正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等着他的到来。


    而这太监正是刘锦。


    原本的刘锦应当是被逐出宫去。


    可是周阳觉得这样的人自己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皇上……”


    刘锦看到周阳来到面前十分激动。


    刚说出两个字就被周阳伸手阻止的。


    “不要说了,朕明白你对钱福的恩情,朕也喜欢你这样的人,就留在朕身边吧!”


    周阳需要有一名太监在身边,打理着一些琐碎事情。


    只不过他不想让这样的人一直都在自己的身边。


    如此一来,再好的人也有被权力欲望腐蚀的时候。


    到那个时候,这样的人在待在自己的身边,将会是最为危险的。


    这也是周阳为何非要让钱福离开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一直没有变动。


    那绝对不是能力出众,而是有其他的问题。


    “谢陛下知遇之恩!”


    刘锦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因祸得福留在周阳的身边。


    这绝对是他做梦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他很清楚,原来自己的义父在周阳身边是什么样的地位。


    那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虽然自己义父,是一个比较谨小慎微之人。


    但是有些事情他还是看在眼里的。


    在他眼中,那绝对是王者的存在。


    “好好做事吧,以后你还会有更好的出路,在朕的身边也只是做一些杂事而已,没有大的出息。”


    周阳平静地看向刘锦,感觉眼前这个小太监还是有一些心思的。


    不过这样的人,他还是能够驾驭的了。


    听到此话的刘锦也是有些诧异。


    他认为只要跟在周阳的身边,只要谨小慎微,没有犯错的话。


    那可能会一辈子留在皇帝的身边。


    可没想到这皇帝先给自己打了一针预防针。


    “陛下,奴才清楚了,奴才一定会努力去做好的。”


    刘锦急忙地说道。


    “很好,你先去看看钱福吧,他的身体也该好得差不多了,好了之后就让他回去,那里适合他,这地方风起云涌,不是养老的好地方。”


    周阳说出此话时,心中也是有些不忍。


    他感觉对钱福有些不公平。


    想到自己所做的事,就不觉得有所愧疚了。


    在刘锦走后,云烟,白玉雪等人也陆续地来到了书房。


    而此刻,李正也在书房。


    此刻的他已换上便装,准备与周阳辞行。


    看着李正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


    周阳明白这个老人为大周也是付出了半生的心血。


    “元辅,你不会怪朕吧?”


    周阳苦笑着看向李正。


    在这一刻,他好像觉得李正做得没错。


    只不过是与自己的观点不同而已。


    听到此话的李正默不作声。


    将怀中的革新指导拿出小心翼翼地翻看起来。


    “陛下,此书真的是您所著吗?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若是按照陛下所述之方法治国,定会长久不衰。”


    李正脸上露出了兴奋之色,没有一丝的怨恨。


    仿佛在这一刻,他理解了周阳。


    “元辅,你这是何意?这本革新也只是一个简单的指导意见,真正的革新是由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纠正修改,才能够问世。”


    周阳细心地解释着。


    而李正听到此话后,也是大为的满意。


    他似乎对于革新也是有着信心的。


    “陛下,希望您能够坚持下去,我们这代人老了,是历史车轮下的石头,只会挡住车轮前进的步伐,应当扫平,您做的没错。”


    李正一副十分坦然的模样。


    在这一刻,他感觉出自己的不足。


    这时的周阳却已经站起身来,走到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