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修建学府的费用
作品:《我堂堂暴君,开局竟被当狗骑?》 “元辅多虑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官职可以裁撤,这些人可以进入新设立的帝国学府,帝国学院里也包括了军事学院,商学院等。”
周阳如此一说,之后在场的百官都是一惊。
他们很清楚军学院是什么地方,那是培养将才的地方。
谁要是把控着军学院,就等同于把控了整个大周帝国的军事体系。
“陛下,您的意思是说将这些多余的官员全部安置在帝国学府,但如此一来,这些人的费用该由谁来出呢?难道还是从户部出这笔费用吗?”
钱光正急忙地问道。
“当然是从户部出,不过两者的区别很大,一个是行政开支,而另外一个则是教育投入,如此一来行政开支缩减就能使户部有盈余。”
周阳的一番话语,让钱光正感觉确实如此。
但再一想,感觉有点不对。
这明显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所有的钱还是从户部出。
“陛下,您的意思,户部还是需要出这笔银子,嗯,如此一来,哪还有盈余啊?”
钱光正满脸郁闷之色地说道。
此话一出,百官也是满脸的狐疑。
在他们看来,就算自己被贬到帝国学府,只要能拿到钱也都无所谓了。
毕竟大周帝国现在二十多个州府。
也只有三个州,在周阳的绝对管辖之内,剩下的全都是严党和藩王控制。
“投入进帝国学府的教育费用,朕的内帑可以出一半,如此一来,户部就可以减轻不少的压力。”
周阳如此一说,钱光正这才明白,皇帝这是要给自己补贴。
一想到这里,他立刻就俯首谢恩。
其他的官员也是如此,对于皇帝这种重视学府教育的旨意都是举双手赞同。
不只是解决了多余官员留任的问题,还解决了国家培养人才的目的。
可就在众位官员都觉得好时,只有李正感觉到不对。
周阳出一半的费用,而户部出一半的费用。
很明显是想要摆脱各大士族,门阀的控制。
毕竟现在的大周帝国官员选拔全都是推荐制。
这些人无一不是从士族门阀出来的人才。
极有可能都像军事学院那样,从学院里一出来就会成为一个低级的武将。
从而摆脱武将世家把持着军队,拥兵自重的事情发生。
李正想到这之后,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只是一直听着周阳如何安排多余的官员进入帝国学府。
等到一切都结束之后,亲自来到周阳的书房求见。
此时的周阳正在与陶金组的一名校尉商讨事宜。
听到是李正求见,就让对方在一旁等候。
“你先不要走,留在这儿待会儿,朕还有事要问你。”
周阳说完之后,就让李正进入了书房。此刻的李正神色有些迷茫。
“陛下,您要建立帝国学府,是不是想要摆脱各大士族门阀的控制?”
李正神色沉重地说道。
“没错,就是如此,相信不只是你看出来了,其他的大臣们也应该看出来了吧?”
周阳毫不避讳地说道。
到此话的李正更是为难了。
他明白,如今的大周帝国官员选拔是有问题的。
这种推荐制是一种阶层固化的体现。
根本不会让底层人有任何上升的机会。
同时也会逐渐地掘取帝国的财富。
这样一来,穷富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大。
阶层固化的确会让帝国出现不稳定乃至混乱分裂的局面。
现在李正明白急于做出改变,必将会适得其反。
让原本风雨飘摇的大周帝国加速分崩离析。
“陛下,此事不应过早做出决定,现在应当稳固,而不是激进。”
李正一脸难色地说道。
“现在这个时候才是要做出改变的时候,户部连五十万两白银都拿不出,是朕掏出来的,这就是底气。”
周阳十分淡定地走上前来,看着李正露出了格外自信的笑容。
听到此话,李正也明白,一切都是要向钱看。
不管是大士族大门阀,现如今都是最为虚弱的时候。
这个时候去挤压这些门阀,士族是最合适不过的。
“陛下,话虽如此,但咱们不能冒险,若真的激起这些官员后面势力的反叛之心,怕是会出事啊!”
李正还是一副十分担忧的模样。
在他的眼中,周阳只要走稳每一步,相信用不了几年的时间就能将北方一统。
到时候积攒实力,十年之后就可以将南方的藩王一并消灭,重新一统大周帝国。
就现在的周阳却表现出十分激进的样子。
似乎一年稳定北方,两年灭掉严党,三年就要将江南的藩王全部收拾了。
“元辅,你还是老了,有些事情想法是有的,但是胆子太小,这样不对,朕要的是勇于拼搏,勇于打破一切的勇气,你必须要改变自己。”
周阳眉头紧皱,看着李正,心中也是有些苦涩。
很清楚对方是在自己危难的时候,站在自己这一方的。
而如今北方已经趋于稳定,不能在这个时候就将对方一脚踢开。
听到此话的李正也明白,自己确实是跟不上周阳的步伐了。
“陛下,您说的对,老臣真的是老了,不过老臣还是想再说一句,希望陛下能够听进去。”
李正一脸茫然之色地说道。
“说吧!有什么事尽管说,你永远是朕的元辅,朕希望你能够一直帮助朕渡过所有的难关,不能在这个时候抛下朕不管啊!”
周阳的一番话,让李正顿时语塞,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好。
他一双老眼瞬间朦胧,老泪流淌下来。
“陛下,你能如此看重老臣,是老臣之福,现在帝国的祸害不再严党,而是在南边的藩王,这些人与各大士族门阀连横已经不可小觑了。”
李正还是满脸的担忧之色。
在他看来,现在不能够太过施压,让这些人都投靠藩王那边。
“不要说这些了,你就看着朕如何将这些士族门阀收拾得妥帖,到时候,元辅你就明白朕的苦心了。”
周阳淡然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听到此话之后,李正也不再多言,他明白自己的劝言是无用的。
现在的周阳只要做出决定,就一定会去做,没人能劝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