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汛情来临
作品:《我堂堂暴君,开局竟被当狗骑?》 “陛下,臣夜观星象,近日会有大雨,不日会有汛情来临,恳请陛下快些离开这里,尽早回到冀州。”
曹志书十分坚定地说道。
听到此话的周阳急忙将对方扶起,又仔细地观察着天空上的雷云。
“你的意思是说,这场大雨会让大河汛情来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河两岸的民众岂不是更加困难。”
周阳脸色凝重地说道。
“陛下,现在您的安全最重要,还是先离开这里吧,西陵郡虽然离大河尚远,但此次汛情毕竟是百年难遇的。”
曹志书急忙地劝说道。
对方如此一说,周阳陷入了沉思。
此刻并不是想要离开,而是想着如若汛情来临,大河上下游连接着十几个州府,牵扯到上千万的子民。
“这灾祸还真是接连不断,人祸伴着天灾,一场又一场,这是给朕的考验吗?看来这是给朕刷功绩呢。”
周阳毫不在意,仿佛天灾就算在眼前,也没有畏惧可言。
就像是天灾降临,在他的眼中那就是在给自己刷功绩。
脸色急迫的曹志书听到周阳如此一说,整个人都傻了。
不管是谁,听到此话都会十分紧张。
最起码也会离开大河的主脉,甚至是支脉,这样一来,不会被洪水所困。
“陛下,是臣没有跟您解释清楚,此次汛情来临,将会是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而且现在还在瘟疫爆发中,怕是灾上加灾会出大乱啊!”
曹志书满脸恐惧之色。
在他眼中这百年难遇的洪水,绝对会冲垮一个帝国。
而现在的周阳,却仿佛看到了希望一样。
原本难以破开的局面,似乎有了这场洪水之后,就能迎刃而解。
“汛情之事确实重要…钱福,你去将在西陵郡的所有大臣们全都给朕召集过来,包括叶满天。”
周阳话音一落,转身离去。
而这时的云烟也洗漱完,走出房门。
听到是汛情来临,脸色也是从微红变得苍白。
等到十几名官员都来到临时议事厅的同时,周阳也漫步地走了进来。
与此同时,在他身后的还有八名锦衣卫抬着硕大的圆形沙盘,来到了议事厅中。
沙盘上是整个并州的全境。
同时也标明了拓跋新城五万大军和魏青峰五万大军对峙的位置。
所有人都一目了然。
尤其是在沙盘上还有从雍州出兵的高俊武十万大军所标明的位置。
众人看到这一幕之后,都有些狐疑。
此次前来很明显是钦天监监正曹志书上报的汛情之事。
所有人来此都是一个目的,要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汛情。
“诸位,看到这沙盘上敌我态势的对阵图了吧?魏青峰带领五万大军进入并州已经一个月了,毫无进展可言。”
周阳神色冷漠,似乎对于魏青峰没有丝毫的推进,感到不满。
而听到此话的众人,都明白现在的战势非常不利。
在他们眼中,这场仗原本就是无法在短期内取胜,只能是互相对峙拉扯。
而一直默不作声的兵部侍郎左岭芝,走上前来。
他仔细看着沙盘上敌我双方的对峙,心中开始不断地思量。
不一会儿,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样,急忙来到周阳的前面,跪拜行礼。
“陛下,臣也是武将出身,臣愿意领一万精兵出兵上谷郡,必能助魏将军得胜而归。”
左岭芝一脸坚决之色地说道。
听到此话的周阳仔细看着对方。
这个一直被遗忘的侍郎,在他这副身体原本的记忆中,还真是一个能武能文的人物。
只不过左岭芝是一个刚正不阿之人。
原本的兵部尚书之位就应该是他的,只是不愿意与严嵩同流合污才受到排挤。
如今,左岭芝才会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出现在周阳的面前。
而且现在的兵部侍郎没有任何的实权,还不如那些下放到各郡县做官的人。
“左侍郎,你太过急躁了,现在并不是朕想要出兵,快些解决拓跋新城的事情,而是要告诉你们现在朕不能退了,不然这并州就再也回不来了。”
周阳神色郑重地看着众人。
说话的意思很明显,不能够因为汛情洪水现在就撤。
真的要撤了,以后就再也无法夺回并州。
“你们要相信朕,这场洪水汛情,就算是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对于咱们是灾难,对于对方也是灾难。”
听到周阳如此一说,众人都明白了,今天为何议事厅会搬来沙盘。
也就是想要告诉大家,现在不能撤的重要性。
可是这时的李正却显得有些担忧。
毕竟百年一遇的洪水那比猛兽还要恐怖,稍有不慎将会让整个帝国颠覆。
“陛下,臣还是觉得先避其锋芒,不行先让魏将军带兵撤回,养精蓄锐,等洪涝过去再出兵也不迟。”
李正十分认真地说道。
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位官员们都为之附和。
只有王岭芝一人觉得应该再增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上谷郡。
“朕明白,你们是怎么想的?这场洪水一来,受灾子民必将有百万之众,若是不及时处理,牵连甚广,可能扩大到千万,而现在还是瘟疫的爆发期。”
周阳十分无奈地说道。
“陛下,如今我大军足有五十万之众,再加上叶将军扩充的百万大军,不出三年粮草齐备,到时再出兵也不迟。”
李正一脸忧心之色地说道。
听到此话的周阳却无奈地摇摇头,否定了李正的提议。
“三年的时间,南边那些不听话的藩王,早就要飞上天了,朕只有一年的时间将北方全部收拢回来,再以雷霆之势出击南方。”
周阳露出决然之色,似乎谁的劝告都不听。
而现在,众位官员来到议事厅,只是听他一个人吩咐事情而已。
“左侍郎说的话没错,应当出兵上谷郡的并不是他,而是朕。朕决定,带领五万随行军直插上谷郡。”
既然做出这样决定之后,周围的官员们纷纷担忧不已。
此时的上古郡正处在大河主脉之上。
若真的出现汛情的话,上古郡受到的灾祸绝对是最大的。
而此刻去往上古郡,那绝对是在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