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规划西陵

作品:《我堂堂暴君,开局竟被当狗骑?

    “木青先生是名好官,值得百官去学习。此次朕在此为木青立碑建祠,主要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为民者当流芳百世。”


    周阳一脸郑重之色说道。


    而木青正是吴之余的字号。


    此话一出,跟随他来此的官员们都是面露崇敬之色。


    在众人眼中,吴之余也算是死得其所。


    毕竟文官能够青史留名,绝对是一生的追求。


    在一旁披麻戴孝的吴启清感动得痛哭流泪不停,对着周阳磕头谢恩。


    “起来吧,你的父亲是百官之楷模,而你也要一样继承他的宏愿,为民死而后生。”


    听到周阳如此一说,吴启清急忙站起身来。


    “谢陛下,草民一定会继承父亲的遗志,为西陵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吴启清一脸郑重之色地说道。


    “去当兵吧!想要完成你父亲的遗愿,先从军队中好好磨炼一下自己,争取进入军学院,出来能够当个好官。”


    周阳意味深长地看着吴启清,也将自己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让在场的官员也都明白,不管是父辈有什么样的功绩,那都是父辈自己的。


    子孙想要继承,就只能是自己去打拼。


    同时,也释放出一个信号。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去当兵,立下军功,进入了军事学院,出来就会是个将才,也会是一名官员。


    如此简单的晋升通道,让所有人都明白。


    想要往上爬,就必须得为这个帝国付出才能得到回报。


    而听到此话的吴启清也明白,自己去当兵的话,仕途也是一路平坦。


    “陛下,国家危难之际,我等大周儿郎应当为国捐躯。”


    吴启清再次跪在地上谢恩。


    同时,周阳将其扶起,带着一同回到了城里。


    周阳来到西陵郡的消息也扩散开来。


    同一时间,很多逃难的民众也相对地聚集而来。


    毕竟一个皇帝再落魄也会有足够的粮食,不会让天子脚下的子民饿死。


    三天的时间,西陵郡就已经陆陆续续地有几万名逃荒的原住民归回。


    而这几万名原住民全都是青壮年。


    虽然看上去十分瘦弱,只要粮食供足几个月就能够恢复过来。


    站在城楼之上的周阳看着百废待兴的西陵郡,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看来这西陵郡是一个贯通南北,承接东西的要道,此地需好好地规划一番,不然真的浪费此地的重要性。”


    周阳一脸郑重之色地说道。


    在一旁的白玉雪和云烟听到此话,也急忙走上前来。


    同时顺着周阳的目光,向远处望去。


    隔断南北的大河支流,正好处在西陵郡东南十五里处。


    靠水运能够源源不断地将大河的上游与下游紧密连接。


    “陛下说得没错,若是能规划好,利用大河的运力,能够将此处变成一个承接南北的重要门户。”


    云烟看出了周阳的想法,西陵郡可以建造成一个贯穿南北的中转站。


    “云烟,还是你懂朕啊!当初为何朕会第一站来到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有水运,只要拥有庞大的水师,冀州二十万大军三天就能到此。”


    周阳十分自信地说道。


    “陛下,东海湾那边的船队已经离开近三个月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到时可以让他们从大河出海口,一直靠近此处。”


    云烟急忙地提醒道。


    听到此话的周阳,满意地点点头。


    知道自己这将近一年的布局,终于要有回报了。


    东海湾的商船队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商队,而是带着政治色彩的商队。


    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给周阳寻找土豆与番薯。


    几个月的时间不可能跨越大洋去大洋彼岸寻找。


    也只是沿着大洲的海岸线,一路向大周其他的附属国进行搜寻。


    由于现在已过七月,来到了八月中旬。


    南海的洋流向东而行,使得船队会在九月顺着洋流回到东海湾。


    而此时的周阳,就是在等待着东海湾商队赶回来的消息。


    如果一直没有说话的白玉雪,却显得有一些心事重重。


    “陛下,师妹,你们有所不知,大河常年的雨水量并不大,夏季会出现偶尔断流的现象,如果真的依靠大河进行水运,怕是会得不偿失。”


    白玉雪为难地说道。


    听到此话的云烟,这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幼稚。


    对于大河之事,她也是有所耳闻,但却没有白玉雪那么了解。


    “陛下,刚才是我唐突了,的确如师姐所言,大河经常会有断流的现象,而且上流多为高原多峡谷瀑布水流湍急,无法进行水运。”


    云烟一脸自责地说道。


    听到是这话的周阳却不以为然。


    在他的心中,眼前这座大河与自己那个时空中的母亲河,几乎是如出一辙。


    想要将这眼前的大河驯服收为己用,那绝对是件浩瀚的工程。


    “没关系,这里可以当终点,也可以当,支撑东西两地,贯穿南北商道,这就是朕想要的,当然,治理大河也是必须的。”


    周阳淡然一笑,已经想好了此处要以何物为发展根基,将此地发展起来。


    听到如此的说辞,云烟和白玉雪都是满脸的诧异。


    大河三年五年就会出现决堤洪涝的现象,那不是一句话就能够治理的。


    想要将大核全面性的治理,必须上百万人,几十年的努力,才能够真正治理。


    “陛下,现在帝国瘟疫肆虐,臣妾也为还是先将瘟疫之事解决,再谈治理大河之事。”


    云烟有些担心地说道。


    “这倒是不用,解决瘟疫之事和治理,大河可以双管齐下,毕竟治理河水之事可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尽早不尽晚。”


    周阳毫不在意的话语,让云烟感觉到事情有些危险。


    如今的大周帝国已经处在分崩离析的阶段。


    若不是周阳能够独掌乾坤,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


    此时整个帝国怕是早就已经分崩离析。


    可是惊人的举动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的,那都是需要一定的基础。


    而现在,周阳想要治理大河,这是没有任何基础可言的。


    投入了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到最后也只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