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韩军入徐州

作品:《汉末苟在半岛李贰华安

    刚联姻几天,刘和还没来得及,收编其他的部队,就有大事发生。


    “报,韩国大将张勋,领十万大军,刚过沱河,准备攻打彭城。”


    张勋是东汉末年军阀袁术麾下的重要将领,袁术称帝后的大将军。


    刘和看向群臣,问道:“这怎么弄啊。”


    太史慈说道:“兵贵神速。当立刻去兵,保卫我徐州之地。”


    陶谦说道:“当让下邳太守笮融、广陵太守张超出兵。”


    刘和明白过来,同意两人的提议。


    于是,太史慈领兵三万,向彭城而去。


    韩国大军,到达沛国郡符离县驻扎时。袁涣进入张勋的帅帐,说道:“大军向东吧。”


    张勋疑惑道:“何不趁机拿下彭城郡。”


    彭城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战略要地,历经了多次战争和战役,著名的战争——彭城之战,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发生,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


    袁涣说道:“大王的意思是,先接收下邳郡与广陵郡。”


    虽然,笮融、张超两人同意投靠袁术。但是,袁术还没派人接收。这两郡,不算真正属于袁术。


    张勋叹道:“彭城,现在不取,后就难了。”


    袁涣说道:“轻易得到广陵与下邳,就知足吧。”


    于是,张勋把韩军分成两路:一路两万士卒,由袁涣领军,去接收广陵郡;另一路八万士卒,由张勋亲自领兵,入下邳郡。


    广陵有张邈在,可直接接收,然后整编部队就好。


    张勋是宿将,带兵有一套,让大军加速行军,一日居然六十公里。


    对于这时军队,这个速度很快了。


    不到三日,张勋的军队来到下邳城下。


    笮融以‘响应刘和的征召’为由,把下邳郡重要的文臣武将,都招到下邳城内。


    听闻韩国的军队把下邳城围了,所有一惊。都要求拜访笮融,问清情况。为什么韩军到了,都没有一个情报。


    笮融没见这些人,把自己的亲信召来,然后说道:“韩军是老夫招来的,老夫要投靠袁术。你们愿意吗。”


    众人哪里敢反对,韩军都到城下了。


    当夜,笮融的亲信,打开城门,迎接着张勋大军入城。


    韩国入城后,清除死硬分子,收降俘虏,控制下邳军营……


    下邳城易主,至于其余县城,传檄而定。少量的死硬分子,北逃东海郡。m.33qxs.m


    徐州治所,东海郡郯城。收到一封封战报。


    “报,笮融投靠袁术,下邳城失守。”


    刘和晕了,他哪里领过军。陶谦更是对军事不通。


    众人只得看向曹豹,意思是老曹出主意啊。


    曹豹能有什么主意,只能敷衍道:“咱们兵力不多,先让东海郡各县加强防备。再从琅琊郡抽调兵力。末将以为死守是没问题的。”


    刘和知道韩国实力强,不是小小徐州能抗衡的。当然,他还可向齐国求援。不过,若让齐国出兵,曹操肯定会领兵入徐州。那么,他们谋划都成空。所以,不到生死存亡之时。绝对不会找齐国出兵的。


    齐国临淄王宫,曹操谏言道:“韩国大军已经入徐州腹地,末将请战。”


    刘虞说道:“不必,上将军还是一心编练水军吧。”


    曹操一直在巨淀湖练水兵,说是用来对付大唐的水师。巨淀湖是临淄北边的一个大湖,淄水从此湖流过,然后入渤海。大唐没偷袭他们吗。郑芝龙想过啊,可是曹操用铁锁横江的法子,把淄水下游给封住了……


    孔融说道:“对的,对付大唐才是重中之重。”


    程昱鄙视道:“刘和、陶谦没领过兵,曹豹更是草包将军,太史慈就是一个小年轻……徐州军要败了,世子怕是要被袁术幽禁了。”


    刘虞有点迟疑,说道:“不会,郯城、彭城都是高大的城池。怎么会轻易丢失,死守就是。”


    陈宫笑道:“何必那么麻烦,让藏霸出泰山,直接支援不就好了。”


    “就由藏霸守彭城吧。”刘虞下定决心。


    藏霸,其实是曹操的人。不过,明面上,他不属于曹操,他向刘虞示好。刘虞对藏霸还是有点相信的。齐国的军队这么多,总不会,都被曹操收拢到麾下。再说,藏霸的军队才三万多。安排到彭城,对徐州的大行势,不会改变许多。


    于是,齐国让藏霸领兵向彭城而去。


    回到曹府,曹操问道:“这徐州太重要,袁术打下来,我等就难了打回来了。”


    程昱笑道:“不着急,韩军何惧,彭城、郯城都打不下来。”


    陈宫说道:“我同意,韩军接收下邳、广陵两郡,需要不少时间。彭城、郯城守军有许多时间布置防御。”


    再说太史慈,领着三万大军出发,刚到武原县附近。就得知,韩国大军改变路线,兵围下邳的消息,他只得领兵,入下邳郡。


    这时,传消息只能靠传令兵,一来一回,很耽误事。


    太史慈让全军急行军,来到良成县,刚驻营休息。就得知下邳失守,他不知所措。只得用地待命。他只有三万大军,能做啥。良成县又是小县。没多大意义。


    果然,第二天中午,就有郯城的信使来到军中。让太史慈领军回郯城。


    刘和、陶谦等人,没主意,只能死守呗。琅琊郡支援三万士卒,加郯城五万士卒,再召两万青壮,就十万大军。守一波,还是稳的。


    韩国大军接收下邳郡与广陵郡,开始忙碌起来,收编士卒、扩军、整军……


    一、收编原徐州郡兵;二、治理各县,可安排随军文官;三、抽调军中亲信,驻守各县;四、把部分徐州官员,送到韩国去;五、统计人口、粮食、钱财……


    韩王府,阎象汇报徐州的情报。


    袁术问道:“这仗怎么打。”


    杨弘回道:“徐州的降卒多,不利我军统治下邳郡与广陵郡。必须打一仗,消耗这些人。”


    袁术表示可行,问道:“打郯城还是彭城呢。”


    阎象回道:“郯城估计得有十万多万部队,不好弄。还是打彭城吧,这里兵少。”


    袁术说道:“好吧,听你的。就打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