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宣战、称王

作品:《汉末苟在半岛李贰华安

    天策府召开战前会议。


    华安说道:“诸位,大汉已然出兵。”


    狄仁杰说道:“古有武王伐纣檄文。今我等当效仿之。”


    于毒附和道:“很有必要。而且,檄文当传遍天下。”


    ……


    经过七十二小时的不休息,李贰终于写出一篇文章。


    【讨灵帝檄文】


    当今朝廷,阉党猖獗,包藏祸心。卖官鬻爵,士子之诵读何用?如赋劝捐,庶民之脂膏已竭。法失重轻。


    贪官污吏满寰区,处处是杀人利刃。善士良民遭荼毒,人人怀切齿深仇。以致旱虐连年,水灾屡降,民不聊生,人皆思乱。


    昏君忝居大位,尚不侧身修身,而犹纵淫贪欲,置民瘼于罔闻,谓天威不足畏。此诚昏庸无道之极!所谓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者此也。


    今李贰名正言顺,天与人归,一为祖宗复仇,二为苍黎伐暴。


    谋臣如雨,战将如云,大兴汤武之师,用慰云霓之望。锄其酷虐,救民于水火之中,修我戈矛,取残若鹰之逐。旌旗蔽日,船筏弥江。士卒争先,水陆并进。天堑无难飞渡,投鞭亦可断流。


    将军所至,迅如扫叶之风。兵帅所临,震如当空之霹。军威整肃,号令森严。耕市不惊,秋毫无犯。彡彡訁凊


    簟食壶浆迎之者,喜其先至;翘首引领望之者,恨不速来。至有摧枯之威,破竹之势。趁首夏之清和,分兵西往。据高秋之逸爽,遣将北征。


    传檄大汉,问罪洛阳。共枭昏君之头,以泄戴天之恨。


    取中原之土。安全黎庶,重睹世之天。


    “好、好、好。”


    王烈开怀大笑,这可以自己的学生。有如此文采。与有荣焉啊。


    华安拍马屁道:“主公文采盖世……”


    其余人纷纷夸赞着。


    皇宫。


    灵帝怒道:“哼,为什么大汉没有讨李贰檄文。”


    袁隗回道:“陛下息怒,卢大人出兵之前,写过一遍檄文,且祭告于天地。”


    灵帝说道:“这文笔不错,你们说,这真是李贰写的吗?”


    群臣不懂灵帝的脑回路,没人回答。


    灵帝自语道:“朕不信李贰有这等文采。应该是李贰够无耻,用别人的文章,署自己的名。”


    ……


    天策府。


    李贰高喝:“诸将听令,李存孝、高宠、薛仁贵、雄阔海、伍云召等随我出征。三韩地区、朝鲜地区、倭岛地区,每地抽调两万精锐。”


    众将齐呼:“末将领命。”


    于毒说道:“天策上将。如今以开战,不称王的协议作废。请天策上将称王。”


    自从张宁生下李治,太平道的人,做事积极性超高。


    众人高呼:“请天策上将称王。”


    许多人心里难受,为什么'劝进'这么大的事,被于毒抢先了。


    李贰想想可行,看向于毒,说道:“如今马上要出兵,称王有点仓促吧。”


    于毒说道:“不仓促,在下已经准备好诏书。”


    说完,于毒呈上诏书。


    【称王诏书】


    黄天在上。


    今有男,姓李名世民。


    文韬武略、秉性纯良、恭俭仁孝。济世救民,造亿万姓之厚福。


    余闻皇天之命不于常,唯归于德,故尧授舜,舜授禹,实其宜也。


    有尧舜之相,秉圣贤之能,忧思国计、振朔朝纲,堪担神器。


    为天下苍生福泽计,承天应人。


    今自立唐国、称唐王。


    天地可鉴。


    李贰字世民,离开平原书院时,王烈取的字。还没有人叫过自己李世民。


    李贰笑道:“于毒啊。文采一般。不过,简单易懂。就用这个诏书吧。”


    于毒笑开了花,说道:“唐王英明,唐王万岁。”


    众人齐呼:“唐王万岁。”


    李贰满意点头,说道:“出兵在即,就简单祭天吧。五日后出兵。”


    汉城各处热闹起来。


    汉城西门两小卒聊着。


    沈亮说道:“汉城变成大唐的王城。”


    刘猛说道:“淡定,许多年前我就预测到了。”


    天策府后院。


    王氏笑道:“本宫是大唐王妃啦。”


    丫鬟恭敬拜道:“奴婢拜见大唐王妃。”


    王氏觉得自己有点得意忘形。


    “呸、呸、呸,别乱说,是侧妃。”


    张宁带着李治玩耍。就见允儿冲了进来,惊喜道:“夫人,大喜事。哦,王妃,大喜事。”


    允儿成了天策府的丫鬟,张宁想着,自家相公身边,还少一个三韩女子。而允儿是三韩女子中的绝色,所以安排进了天策府。准备找机会送上李贰的床。


    一会儿,就围过来一群仆从、丫鬟,齐呼:“我等拜见王妃。”


    王氏、韩氏、芸儿、媚儿、卑弥呼、姜氏、吕氏、司灵、樱井花姬,都来到张宁的小院,行礼:“我等拜见王妃。”


    张宁心中起波澜,缓了缓神,然后摆摆手,说道:“不必大惊小怪,都散了吧。”


    三日后,天策府的东边,搭起一个祭台。


    李贰换好蟒服。只看衣身饰蟒纹,四爪蟒。王爵标配。


    李贰登上祭台,随后拜谢天地。


    “……今我李世民称王,人神共鉴……”


    为了得到天下百姓的认可,李贰乘机把玉米、土豆、红薯,传遍天下。


    仪式完毕后,李贰封张宁为唐王妃,李治为唐王世子。


    随后李贰带着诸将士出发,向辽东而去。


    洛阳城百姓议论着。


    “听说李贰称唐王了。”


    “啧啧,马上要打仗了,李贰居然称王。”


    “知道仙粮吗,产量大的吓人。”


    “玉米、土豆、红薯这么普通的名字,怎么可能是仙粮。”


    “真有那么大的产量吗。我表示怀疑。”


    “是啊,我种地五十年,不信。”


    “哼。信不信,种过就知道,反正一定比小麦多。”


    “对、对、对,种一些,不会错。”


    ……


    皇宫内。


    灵帝怒道:“该死的李贰,终于走到这一步。”


    张让安慰道:“陛下息怒。李贰马上就完蛋,且让他得意一会。”


    灵帝怒道:“哼。张让,你说天下人,会怎么议论朕。”


    张让回道:“只要灭掉李贰,一切都是浮云。”


    ……


    卢植怒道:“乱臣贼子啊,岂有此理啊。”


    公孙赞说道:“陛下肯定不会罢休的。这仗,要打很长时间了。”


    卢植吼道:“不杀李贰,我誓不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