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今日无事

作品:《朕乃汉天子

    一日复一日,一日何其多。


    日子过的很快。


    这两天内,京中的大部分事宜都已经被处理好了,毕竟只是**一个十常侍,**一个何进而已。


    在这满是士族、满是「世家」的京都,着实不算什么。


    但毕竟是权倾一时的十常侍**,毕竟是权倾一时的大将军**,看似没有发生丝毫改变的大汉,其实内地里已经有了些许小小的波动。


    比如某些地方的州牧、刺史野心更加膨胀了一步。


    有些「王」也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盼望,毕竟若有乱世,他们这些汉室分封出来的王就可以不再听从中央皇帝的命令,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


    毕竟,不想当皇帝的王不是一个好的刘家人。


    再比如某个地方的一位大耳朵有福气的中年人,因为县城被山贼攻破,不得已之下只能够准备去投靠自己在幽州的师兄。


    再比如某位占据了幽州,就连刘虞这个皇室都不放在眼里的人,看着这即将开始动荡的天下,心里升腾起来了一抹火焰。


    当初的高祖刘邦能够看着始皇帝的车架说他日也想如此,能够说出“大丈夫当如是耳。”


    他如今为何就不能看着汉家的天子说出:“大丈夫当如是耳?”


    昔日的陈胜、吴广等人不曾经说过么?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有些事,陈胜做的、吴广做的、张角一个方士做的,他堂堂蓟候、奋武将军为何做不得?


    天下间,由何进之死、十常侍之死看到汉室江山疲软,从而萌生出来野心的人,不只是公孙瓒一个。


    几多人不想成皇帝?几多人不想成诸侯?


    大丈夫生当九鼎食!


    ...........


    嘉德殿


    刘辩手中捧着一本书,正在仔细的读着。


    说句老实话,虽然他看的书很多,但因为时隔太久,对于大汉的经书等已经忘却了不少,或者说几乎上已经将所学不多的经书全然忘记了.....


    毕竟刘辩本身就不是什么好学笃敏的人.....


    于是,为了研究经学、也为了能够占据「文学」这个几乎代表着「名」与「大义」的口子,刘辩不得不重新将经书拿起来。


    当然了,要想真的将经学这一门学问学好,一个好的老师是必不可少的。


    巧合的是,京中、刘辩的身边,就有一位大汉数一数二的经学大家,能够与之媲美的人并不多。


    “踏踏踏——”


    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响起,之前伺候在刘辩身边的何苦走到了刘辩身前,低声道:“陛下,已经查清了,太后身边的那位侍女,应当收受了车骑将军的钱财。”


    “这才在通传的时候,斗胆直接询问太后。”


    “并且奴婢在查询此事的时候,还从太后身旁伺候的人口中听闻,此女经常在太后身边说起车骑将军。”


    刘辩微微点头,头也没有抬:“不过些许小事,你自己处理就是了。”


    说到此处,刘辩停顿了一下,又是开口道:“如今宫中许多事情纷乱,父皇所遗留下来的**多死在了那一场叛乱中,如今宫中也是空虚。”


    刘辩将书本翻到下一页,一边聚精会神的看着,一边说道:“你跟在朕的身边,虽时间并不长,但却为人机灵。”161小说


    “便进你为「典宫婢侍使」吧。”


    何苦闻言又惊又喜,当即便叩拜在地上:“奴婢谢陛下恩典。”


    刘辩却摆了摆手,一来典宫婢侍使是归属于少府下永巷令的,另外一方面,典宫婢侍使也是管辖宫中宫女等事务的,有了这个名头,他去处理那个宫女的事情也算是师出有名。


    又过了片刻,刘辩等的人终于到了。


    只见卢植神色平和快步走到了嘉德殿中,见到了刘辩后便**:“臣,参见陛下。”


    刘辩连忙走上前,将其搀扶起来,一边像一个顽童一样拉着卢植往殿中走去,一边说道:“先生终于来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朕这些日子翻阅经书,却发现其中有许多道理朕已经忘却了,这实在是不应该。”


    “当初读书时没有认真,如今再回过头去,却发现心中满是悔恨。”


    刘辩叹了口气,活像是一个当初顽劣的孩童终于浪子回头一样。


    “于是便将经书都翻阅出来,想要从头再学,但苦于没有名师教导,正当朕焦虑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若是论起来经学,难道此世还有比先生更精通之人么?”


    “就慌忙之间将先生从尚书台请了过来。”


    刘辩一口气说了一大串,挠了挠头,像个无知的幼童:“还望先生莫怪。”


    卢植看着刘辩的这个样子,心里有些怪异,但面上不显,声音颇为柔和:“陛下想要重头翻阅经书,这对于天下来说也算是好事。”


    “臣开心还来不及,如何会怪罪呢?”


    他跽坐在刘辩的对面,神色较为严肃的询问着刘辩的进度。


    一开始的问题刘辩回答的还算是明确,但过了五六个问题后,便逐渐的有些吭吭哧哧的,显然是已经遇到了难关。


    卢植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看着刘辩。


    此时的卢植心中有些无奈,皇帝的进度确实是不怎么样,此时正值京中**,许多事情看起来已经平定,但余波却依旧泛滥。


    若是要想让皇帝赶上进度的话,必须有大量的时间教导皇帝。


    可他却没有这个时间。


    但皇帝有此心却也是好事,若是打击到了皇帝,皇帝放弃了,岂不是他的罪过了?


    正当卢植心里思索着该如何给小皇帝解释的时候,刘辩主动开口了,语气颇为不好意思。


    “先生,朕知道朕的进度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幼童都会的东西朕都不会。”


    他诚恳的看着卢植,一双眼睛中满满的都是坚定、诚恳:“先生每日忙于尚书台的事情,为国分忧已然是足够劳累了。”


    “若再用大量的时间在朕的身上,那便是朕误了国事。”


    “朕虽年幼,但也是明得事理的。”


    刘辩叹了口气,半是哀怨,半是泄气的说道:“可朕能够信任的人,暂时只有卢先生了。”


    “若是有一个出身士族、才华横溢、天赋绝伦、又熟读经学,且又不怎么忙碌的人恰好在京都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