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今夜月明人尽望(六)

作品:《娘子,且慢

    “靖安司小旗官李良,叩见皇上!”


    船舫二楼,李良单膝跪地,声音高亢。


    之所以单膝,倒并非是因为什么“穿越者的尊严”。


    只是依照大乾礼制,武官行跪礼时都是单膝。


    而李良既然在靖安司任职,自然也属于武官......虽然官阶很低,但他有个好“爹”。


    如果靖安司哪天也搞一次作文比赛,自己写篇《我的九千岁干爹》肯定能得一等奖......


    低着头,李良在心里胡思乱想了半天,这才听到一句——


    “起来吧。”


    “是!”


    抖抖袖子站起身,视线仍保持斜四十五度看向地面。


    张景鸿冷眼看着他,开口问道:“李良,方才这场梅花雨可是你的主意?”


    “回皇上!”


    李良感受到了不对劲,毫不犹豫的甩锅:“此事乃家兄安排的!”


    “嗯?”


    张景鸿闻言愣了一下。


    而就在他愣神之际,一旁的李平阳反应也很快,立刻“弃车保帅”解释道:“皇上,下官有两个儿子,长子李仁、次子李良,梅花雨一事确实是家中长子的主意。”


    张景鸿皱了皱眉:“那你方才为何说是李良所为?”


    “呃......皇上,下官刚刚说的是犬子所为。”


    李平阳小声嘟囔:“若引得皇上误解,还请皇上恕罪。”


    “......”


    深吸一口气,张景鸿感觉自己好像被耍了。


    但他没有证据。


    毕竟李平阳刚刚说的确实是“犬子”,从未说过是李良。


    他奶奶的......


    心底暗骂一句,张景鸿现在很不爽。


    本想着借机敲打敲打李家,给魏明海上点眼药,结果如今又没了借口。


    我应该是大乾有史以来最憋屈的皇帝了吧......


    抬头看看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李平阳父子,再看看站位更加靠近魏明海的张宥......张景鸿强忍怒气,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那此事便就此揭过。”


    “不过还望李卿回去好好管教一下令郎,今后莫要再做这般劳民伤财之事了。”


    “是!”


    李平阳赶紧拱手应声:“下官定会严加管教!”


    “嗯。”


    摆了摆手,张景鸿垂下眼帘不再说话。


    而他不开口,李良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走是留,只能跟个憨批一样呆站在原地。


    好在还没等尴尬发酵,魏明海就立马替他解了围。


    “来人。”


    只见老太监微微抬眼,连看都不看张景鸿,淡淡说道:


    “给李公子看座。”


    ......m..cc


    狂!


    实在是太狂了!


    半炷香后,琴声又起,李良坐在李平阳身后的角落里,偷偷看向魏明海,心里无比感慨。


    敢当着天子的面给别人“赐座”,这老太监果然有点东西啊!


    虽然不一定有坊间传闻的那么夸张,但手中掌握的权力绝对压过张景鸿一头。


    否则不至于这么肆无忌惮。


    牛逼牛逼,有这么一个干爹,不比什么狗屁共生决来得强......


    美滋滋的抿了口茶,李良又将视线移向正坐在屋子另一角弹琴的宋迟盈。


    自打李良进来,后者的目光就始终没移开过,如今两人自然便对上了眼。


    四目相对,李良从宋迟盈眼中看出了浓浓的担忧之色。


    “没事。”


    李良无声安慰一句,示意她好好弹琴。


    宋迟盈也看出了他的口型,微微点头以示回应,可走神间还是不小心跑了一个音。


    好在正如陈秋霜所说,在场之人并非是来听琴的,故而没人注意到。


    甚至一曲作罢后,张宥等人还纷纷抚掌赞叹道:


    “美景配仙乐,宋姑娘的琴技果然高超,较教坊司的筝色教头也丝毫不差。”


    “是啊,当真是行云流水,动人心弦......”


    教坊司下设乐署,署中又分筚篥、笛、琵琶、筝、笙等十三色。


    因此所谓筝色教头可以理解为国家交响乐队的首席钢琴师。


    很明显,宋迟盈的水平远远还达不到这个地步。


    更何况众人大概连听都没听......


    只能说不论甭管是在哪个朝代,“背景”都尤为重要。


    ......


    经过梅花雨的小插曲,二楼的气氛变得有些古怪。


    但毕竟没到撕破脸的程度,所以总的来说还算得上和谐。


    如此氛围中,花船一路行游,很快便驶过既定路线的一半,来到了几座花团锦簇的凉亭边。


    跟之前一样,岸边仍旧有不少人。


    不过这次倒是不多百姓,大都是些身穿儒袍的读书人。


    他们见了花船并不似普通百姓一样会大呼“皇上万岁”,只是微笑作揖行礼,彰显出了“文化人”应有的“风骨”。


    “皇上,此处名为问月亭,杜诗圣曾在亭中写下过名句‘举杯问月来,一诗唤云开’,故而得名问月。”


    见张景鸿隔窗看向岸边,刘省起身立刻介绍道:“定州文士常在此吟诗作对,今日又逢中秋,听说是有一场诗会。”


    张景鸿微微点头:“朕没记错的话,杜诗圣是定州人吧。”


    “是,杜诗圣乃云中县人。”


    “嗯,江南多雅士啊......”


    两人口中杜诗圣叫杜安,跟杜甫一字之差,现在已经死了。


    幸好不是一个人,否则老子为数不多的储备又要少去一大部分......李良在角落里听着两人的对话,盘算着怎么才能把握住这次穿越者少有的装逼机会。


    自打杜安死后,大乾诗坛便一蹶不振,读书人常说“乾诗已死”。


    这种情况下,李良认为自己一旦背出《水调歌头》,那必然会引起轰动。


    大乾诗坛极有可能因此而诈尸,他也能获得一个“诗仙”之类的头衔,出入青楼再不需要花银子。


    当然了,李良不缺银子。


    关键是由此而来的服务质量的提升......


    心中默背《水调歌头》,抬头看了看似乎对诗会颇感兴趣的张景鸿,李良感觉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可惜这东风不是很好借。


    毕竟直接背诗太过生硬,装的不够圆滑。


    最好是有人逼自己作诗,自己推脱几次,最后再一举绝杀,震惊四座。


    但是......但是好像根本不会有人这么干啊!


    在场的都不敢得罪魏明海,谁会闲的没事找我麻烦啊!


    完蛋!


    身子一瘫,李良绝望的看着天花板,终于明白有逼而不能装是多么的痛苦。


    而与此同时,一叶小舟也自问月亭缓缓向花船这边驶来,不多时后便有侍卫来报:


    “启禀皇上,丙辰科进士岳亭选求见!”


    “何事?”张景鸿抬了抬眼。


    “岳亭选为今夜诗会诗首。”


    锦衣侍卫高声回答:“请向皇上和娘娘献诗!”


    “哦?竟已决出诗首了么?看来朕到的正是时候啊。”


    为您提供 围城外的钟 的《娘子,且慢》最快更新


    第183章 今夜月明人尽望(六) 免费阅读 [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