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项前程的打算

作品:《七零肥婆嫁糙汉,全国都羡慕她命好

    “卖!咋没想卖过呢。”中年门卫随口道,“以前这些鸡粪都是直接卖给沼气厂去加工的。结果前几年沼气厂改成了化肥厂,请了什么京城的专家来,换了新的生产线,专做无机肥去了,就用不上咱们鸡粪了,还说咱们鸡粪不好,里头有寄生虫和有害病菌和细菌什么……”


    “这厂长也是的,明知道鸡粪里头这么多坏东西,还把它堆在咱们家属院旁边,这么多年一直不想办法处理,也不知道干什么吃的……”


    “后来倒是有附近的农民时不时偷偷过来挑点儿回去,也不多,来了几次后也没来了。厂里的人问了几次,说是用了鸡粪给烧肥了,庄稼产量反而下降了。”


    “后来我们才听省城大学的专家说,咱们的鸡粪也不是坏东西,只是要发酵了才能用,那些农民不懂得才把田给弄坏了……反正挺复杂的。”


    “姑娘你要是想要就多装点,这东西堆着是真臭啊。”


    听到前头,齐席儿还紧紧皱着眉头,听到后头,她眼睛就是倏地一亮。


    鸡粪发酵法,她懂啊!


    作为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她上辈子真的看过不少稀奇古怪的书,其中诸如《母猪的产后护理》《如何科学养殖蝎子》《科学发酵农业有机肥》等关于农业致富经方面的也有不少。


    其中,《科学发酵农业有机肥》恰好是她穿越之前两年内看的,还有一定的印象呢。


    虽然已不太记得具体比例了,但齐席儿相信凭借大略步骤和大量实验,迟早能把具体方法试用出来。


    到时候……


    她可就给公社造福了。


    要知道明明在江南鱼米之乡,红旗公社却连连的收成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公社实在太穷了,每年的收成交了公粮后,根本没有任何余钱买化肥,土壤肥力不够造成作物产量下降,又会进一步让公社交了公粮后一贫如洗……


    如此往复,就陷入一个致命的死循环。


    如果她能够给公社找到大量免费的肥料呢?


    她将成为整个公社的大恩人。


    虽然如今倒卖鳝鱼鲫鱼的生意做的还算顺手,齐席儿却没打算彻底与红旗公社分割开。


    且不说齐忠恒曾当了多年的大队长,已牢牢在红旗公社扎根了……


    在七十年代严格户籍制度和森严的城乡壁垒,高考也还要两年才能恢复的情况下,就算是她想要走,又能够去哪儿?


    难道真和原主一样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指望嫁一个值得依靠的城里男人,就能从此过上城里人的好日子?


    那她还不如指望母猪会上树!


    既然暂时离不开,她就干脆好好地扎根!


    不过,齐席儿暂时也没打算把这主意说出去。


    齐忠恒身上的罪名还没有洗清,目前当大队长的是一直就与他们家不对付,甚至于有当初诬陷齐忠恒嫌疑的金家人。


    齐席儿可没打算把这一大功劳拱手让给他们!


    先把这一篓子鸡粪挑回家,把自家、许遥家、和隔壁春婶家的八分自留地给肥好了再说,剩下的暂且等等……


    想着齐席儿利索地装了一大篓子鸡粪,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


    与此同时。


    小柳村知青点。


    因为公社并不算富裕,女知青都如骆冉佳般安置在了村民家里借住,知青点十分简陋。


    一个外表较新的两间红砖瓦房外带一个小厨房,两个房间里一溜摆着一个大通铺,一共住着七个年纪不一的男知青。


    正是中午放工时间,项前程与另一名男知青正在小厨房里生火做着饭。


    望着锅里咕嘟嘟煮开的干玉米粒,割了一上午水稻,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的项前程肚子响亮地叫了一下。


    项前程的脸当即蹿红了,尴尬解释道:“今天早上吃早了。”


    “今天早上上工的确挺早的。”旁边叫王国庆体贴地替他解围,体谅地道:“今天难得轮上咱们做饭,待会儿盛饭的时候你先盛,可以多添一口。”


    小柳村的知青里,数王国庆年纪最大,今年都已经二十六岁了,又是个爱照顾人的老大哥性格,在小柳村这批知青里很有威信。


    今儿个他说了这个话,项前程就算真的多吃了两口,别的知青也不会说什么。


    知晓王国庆是出于好意,项前程感激地应了一声,心内却有些憋屈。


    他何曾如此窘迫过!


    托齐席儿掏心掏肺供应的福,再加上每个月16块的教师工资,项前程从前在知青点时,小日子过得可滋润了。


    在别人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时,他从来没有饿过一天肚子,每一天都必有一餐吃细白面,三不五时都能吃上点荤腥,每月还能省下不少余粮寄给家里。


    这才短短一个星期,不仅齐席儿三不五时的供养没有了,连16块的教师工资都没有了。


    他现在居然要和以往最瞧不起的小柳村的农民一样,靠着卖一把子死力气种田挣工分过活了。


    关键是因为常年读书四体不勤,他恐怕工分都挣不了满的。


    回头公社交了公粮后分粮时,他能领到的粮食绝不会太多。


    这份落差让他怎么忍?


    看见项前程的表情,也大概猜到了他的心思,王国庆虽然也不赞同项前程白吃白喝齐席儿的行为,却也出于同情安慰了两句:“等过了这三个月就好了,有了每月16块的教师工资,手头怎么都能松快些的。”


    项前程阴沉着一张脸,压抑应了一声道:“嗯,过了这三个月就好了。”


    等过了这三个月,拿到了每月教师工资,他一定要再去一次镇上。


    75年已经有少量知青,通过上工农兵大学与城里单位借调等手段返城的前例了。


    为了能顺利返回省城单位上班,他可是足足给孙书记塞了一百块钱的。孙书记也答应了在一周内,就给他把手续走通的。


    虽然齐席儿说孙书记要被调到省城,根本办不了他的返城手续了。他那一百块钱是打了水漂了,但项前程却一个字都不肯信。


    那乡下丫头懂个屁!


    只怕连‘书记’是什么官都不知道呢。


    三个月后,他怎么着也应该已经返城了。


    等他回到了省城,有的是齐席儿那头肥猪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