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19章 阴差阳错

作品:《饕餮今天又绝食了[山海经]

    观音庙里解签问卜的高僧永远慈眉善目,虔诚地希望前来还愿的善男信女如愿以偿,他最喜的就是解姻缘签。


    照给观音娘娘磕完头,将一颗与亡妻重逢的心系数寄托在签筒上 ,似乎只有这样 ,他才觉得够虔诚 ,求出来的签才能给他指引一条与亡妻重逢的路 。


    口中默念,竹筒轻摇,一根竹签“啪”的一声骤然落地。


    他迫不及待的将竹签拾起 ,自己看了又看,但没看明白,无奈之下,只有交给高僧帮忙解签。


    高僧展签一看,竟然是一支上上签,不由念道:“戊戌年丙辰日,亥时三刻夜阑人静之夕,月华最亮之处,未亡人得以重聚! ”


    照听后不由大喜,未亡人得以重聚!是不是在丙辰日亥时三刻,在最明亮的月光下,自己就能和亡妻重聚?


    他不由陷入沉思,月华最亮之处?中州哪里的明月最亮?


    半晌,他突然醍醐灌顶,白塔!伽蓝寺里的白塔上,月光比任何地方都明亮,想明白后,他欣喜地拿着竹签向高僧告别。


    他前脚刚走,后脚就跟进来一个探头探脑的女人,此女眉清目秀 ,就是眼神闪烁不定,让人感觉鬼鬼祟祟,猜不透心思。


    俗人的心思普通人也许猜不透,但在高僧的眼皮子底下,一切似乎无所遁行。


    高僧接过女人求来的竹签,抬头看了女人一眼 ,口中喃喃:“未亡人、已亡人 、须不知都是同一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 ”


    这女人不是别人,正是照的亡妻,现在的义妹----秀 。


    她那日经神婆指引,三日后前来观音庙,果然遇到前来求签的照,想借求签问卜的机会,向高僧打听一下照抽的是什么签?她本能的预感到,能不能和照重聚,就在此一举 。


    她听高僧口中念念有词,言语中内有玄机,隐隐感到今日必有所获,于是问道:“敢问大师 ,小女子所求何解?”


    高僧垂目,重新回到缘起性空的虚无里,道:“三日后亥时三刻,白塔之上,缘起缘灭,尽在此中。 ”


    秀听后不由大喜,赶紧向高僧致谢,并借此向高僧询问 :“大师,敢问刚才那位客官所求何事?”


    高僧垂目道:“阿弥陀佛!女施主,所谓天机不可泄露,老衲也无能为力 ,善哉善哉 ! ”


    秀听后不由失望,但她今日来此观音庙,已有所得 ,她相信只要按姻缘签上的指示去做,就会和照重续前缘。


    不知是不是今日观世音菩萨喝醉了酒,故意放了他们一马 ,拿到相同指示的还有熙和堃二人 ,只不过他们所求非姻缘,而是解开扈水地牢的困局罢了。


    众所周知,伽蓝寺前有一条街,名为户部巷,此巷类似于夜市,每当夜幕降临 ,华灯初上之时 ,这里便成了吸引来自中州的各色男女。


    集市上有各色美食,阳春牛肉面、 红油抄手、油炸春卷 、画糖人等无不吸引着馋嘴的行人前来品尝。


    除此之外,还有民间工艺,纸糊的灯笼 、绘着画堂春的油纸伞 ,各种瓷彩套娃、套圈游戏,让整条街热闹非凡。


    更有成衣、布匹和鞋履,女人头上饰品、胭脂、首饰等悉数亮相,让街上的的女娘顾盼流连,反复装扮,试图给心上人展现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三日后,熙和堃按照竹签的指示,一来到户部巷,因时辰尚早,不知什么未完成的心愿在蠢蠢欲动 ,熙驻足在一家阳春面摊前 ,再也不走了。


    堃知道他馋虫又开始闹腾,见时辰尚早 ,跟摊主要了两碗阳春面 。


    摊主的阳春面用的是鸡汤打底,面条弹性十足 ,卧了个荷包蛋和些许青菜 ,上面撒上些小葱,点缀几粒白芝麻 ,最后浇上些许香油 ,大老远都能闻到香味 ,自然有别样风味,于是某人吃的吸溜吸溜地 ,全然不顾形象 。


    堃端坐一旁 ,他挑起一根面吸入口中,慢慢咀嚼,感觉这味道却也不错,只是身旁这人太不讲究吃相,他虽慵懒,但气质一贯儒雅,能在此人对面忍受这么久,也开始佩服自己。


    可这人不知足,像饿死鬼投胎,吃完阳春面,又拉着他来到炸春卷的摊位前。


    这春卷用的是新采的地菜,剁上些许肉沫 ,撒上油盐香料搅拌均匀 ,卷进春卷皮里,薄薄的春卷下锅一炸 ,立刻变得外焦里嫩 ,色泽金黄,地菜混着瘦肉的清香挑逗着舌尖,一口咬下去,酥脆爽口,且回味无穷 。


    堃又陪着熙要了一碟春卷 ,就着小酒浅酌,他噙着一口小酒,下一刻,一声“嘎嘣”脆响,差点儿将他嘴里的酒喷了出来,他擦了擦嘴,看着对面这人贪吃无状的这幅德行,感觉自己半辈子积攒的优雅丢了个干干净净。


    可这还不满足,吃完春卷,熙又拉着他来到一家红油抄手前,这家抄手用的是香菇马蹄做的馅儿,薄薄地抄手皮裹着马蹄香菇和鲜肉,沸水一开,扔下十几个抄手,翻滚几下,不一会儿就出锅,这样的抄手皮儿筋斗,鲜肉滑嫩,马蹄脆爽,再加上香菇的鲜美,一碗抄手盛出来,即使汤头还烫着,基本上呼啦几下就得搞光。


    堃看着这人吃起来没完没了,也不担心把舌头烫了,感觉今天比去艺馆听了一场乐艺还热闹,什么“呼啦呼啦”、“吸溜吸溜”、“嘎嘣嘎嘣”不带重样,呼哧海喘地奏起了一场饕餮的盛宴。最后,他实在忍无可忍,干脆扔下这人,独自闲逛了去。


    等熙吃完,抬头一看,发现一碗抄手的功夫 ,就把人吃没了,他四处看了看,没发现那个走哪儿都光鲜亮丽的人,于是想了想,他会去哪儿,脑中忽然灵光一现 ,于是撒丫子就追了上去。


    再说堃 ,他独自闲逛了会儿,越逛越觉得没意思,走到哪儿,不是他看货品,而是别人看他,此时月上中天,见时辰已快接近亥时,决定先回之前的抄手摊寻熙。


    可当他回来时,却发现哪里还有熙半点儿身影,按照他以往对熙的了解,那人虽然表面淘气,对他又作没心没肺,但心里装有普罗大众,是个心善之人 ,莫不是先行一步,去伽蓝寺进香还愿去了?


    他见时辰已然快接近亥时三刻,便朝伽蓝寺走去。


    伽蓝寺,应该算得上中州最美的寺院之一,他建筑形态取自古天竺圣地,有种古朴、庄重地异域特色。


    其间供奉着十八神佛,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音、妙叹、梵响、人因、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等,以保佑来寺院的香客出入平安。


    十八神佛各居一处殿宇,因他们都是古天竺神佛,所居大殿异域特色十足,无不庄严、美观。


    但伽蓝寺有一处地方,比十八神佛殿更加庄严、美观,这个地方就是伽蓝白塔!伽蓝白塔通体洁白,高五层,是院里的经文阁,据说是最接近月亮的地方,每当初一十五,只要站在白塔上,伸手就可以够到月亮。


    堃因心急 ,独自来伽蓝寺寻熙,可到了寺里,哪里又有他的身影?即使寺里油灯跳跃,极尽发挥着作为照明的光晖,但还是无法在这偌大的伽蓝寺找到一个人。


    他忽然想起那高僧说的,亥时三刻,白塔之上 ,月光最是明亮的,如果站在那,等熙回来,就会找到他......


    他也不太明白高僧的意思,估计是打破困局的机缘,既然是机缘,不妨往前走一步,看到底能不能走出困局 。


    伽蓝寺的白塔高五层,比寻常建筑都要醒目,不知是谁修的,估计从小没少做过奔月的美梦,堃就这样站上塔顶,月亮果真就在自己头顶,似乎伸出手就真的能够到月亮。


    月光下,他一袭白衣,人但凡长得好看,就会超越性别,此刻的他美得惊心动魄,就像月里嫦娥一时心血来潮,换上一身男装,也掩盖不了她是个女人的事实。


    堃本想站在白塔,此处是月光最明亮的地方,熙就会第一眼看到他,只可惜第一眼看到他的人不是熙。


    照已经在白塔对面的阁楼里等了很久,他对今晚充满期待,他就要和亡妻见面,既然有观音菩萨指点,那亡妻之魂必然会出现,不知是不是一缕魂魄,还是已然投胎,变作她人,又或者转世为男人,如果是那样,到时又该当如何?


    直到亥时三刻已过,月光下果然出现了一个人。那人眉似远山,目如秋水 ,鬓似鸦羽,风姿绰约犹如从仙宫下凡的谪仙。照那一刻竟然恍惚了,不知是真还是假,是梦还是幻,他怕自己眼睛昏花,将人看错,于是擦了擦眼睛,这回睁大了再看时,发现自己没有看错,的确是一位飘逸出尘的男子。


    他什么情况样都考虑过,只这前妻投胎转世成男子这种情况,全属突发奇想,但这不着边际的突发奇想,竟然猜中了!


    他敛了敛心神,感觉不管怎样,这人都是他的亡妻,自己都要娶他回家,想通以后,便朝白塔而去。


    堃已经在白塔站了一小会儿,听见有人来,以为是熙,待他转过头时,却发现是一个陌生男子,此人现在正看着他,眼里竟然饱含深情,就像前世他们修了千百年,好不容易在一起后,最后因为不得已的苦衷,终是分离,如今再次重逢,那是无尽的庆幸和喜悦,说什么再不会把他弄丢的深情。


    堃从对方的眼里看得出来,那人看他的眼神不对劲,就像失而复得的珍宝,从此之后,一定会好好珍藏,再不会轻而易举弄丢。他一时不知是什么情况,怔忡在那了。


    与堃同时看到这一幕的是一同赶过来的熙和秀。


    二人看着高僧解释的那一幕此刻如期而至,尤其是秀,丈夫遇到了高僧口里的亡妻转世,可这个人偏偏不是自己,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应,站在原地呆成了一只木鸡。


    直到看到照将一件物什拿出,欲将他赠与堃,秀这才从呆立中清醒,疯了一般嘶喊:“这是你给我的定情信物,不能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