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吃点苦,就懂事了

作品:《重生1985:娇娇软又辣

    阮娇皱眉,立即站起来,“王老师,我去一趟。”


    王水秀点点头,“不急,你慢慢的。”


    阮娇得了首肯,这才回家看周云兰。


    哪里晕倒了,眼睛不是睁得挺大的嘛。


    周云兰见她来了,把头扭到一边,不说话。


    周老太拉了拉阮娇,低声说道,“娇娇,刚刚当着王老师,我没好意思说,你妈就是饿的。她怀着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都两天没吃饭了。”


    阮娇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知道家里没有存粮的习惯,吵架不到两天,她就饿了两天?


    合着都不是弹尽粮绝,是压根就没有!


    真不像是五几年出生的人,一点生活计划都没有,和村口的傻子有多大区别?


    周云兰被她看到脸色涨红,也不好说话。


    她知道问题了还不行么。


    等鹏程回来,就让他买些东西回来放着,以备不时之需。


    这种情况,阮娇也不敢继续赌气,把顺手拿来的豆浆油条递给她,“我可以给你,但是你要把户口本给我。”


    周云兰接东西的手僵在半空,看向周老太,“妈,你看她。”


    她前两天才说了,要是态度不好,她就不同意挂靠。


    也没真的不愿意给,这是什么态度?


    阮娇实在是没眼看,淡淡地说道,“妈,你今年三十多,不是三岁。当着你女儿的面,找你妈撑腰,你觉得合适吗?”


    周老太也觉得怪怪的,兰兰怀孕怀得心智年龄都小了。


    这话说出去,多惹人笑话。


    “兰兰,你就把户口给娇娇吧。明慧是你的侄女,你都不帮她上户口读书,还有谁能帮?”


    周云兰闻着油条的味道,更饿了。


    有了台阶,就点点头,“妈,我听你的。我一会儿给你拿户口。”


    阮娇也不说话臊她了,把东西放在桌上就回去学习。


    周老太把吃的给周云兰,看着她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心里泛酸。


    就是最艰难的日子里,女儿也没吃过这种苦。


    明明不穷,怎么过成了这种境地。


    忍不住劝道,“兰兰,你还是过日子有些计划吧。你说你,怎么还能把家里搞得断粮了?”


    周云兰喝了口豆浆,终于觉得缓过来了,点头说道,“妈,我明白的。等鹏程回来,就买东西。”


    “嗯,你有时候还是要想着多靠自己。”周老太叹了口气,“靠山山倒,靠水水会跑。你要自己立起来,把日子过好,这样我就不担心了。”


    周云兰听得委屈,她现在也没有钱啊。


    要是有钱,就算家里没吃的,也可以去买。


    现在不一样了,不是以前那样的有钱都买不到东西的大环境了。


    可是,又不是她不上班,是没办法上。


    “妈,我也不是靠别人的。我之前有上班,有工资。那我现在怀孕了,不靠鹏程靠谁呀。”


    “妈知道。”周老太安抚道,“我不是让你现在去上班。只是你平时要有打算,存点钱,没收入也不抓瞎。你让鹏程少寄钱回老家吧。”


    她对阮鹏程是真的不满意,都成家了,一个大男人,就知道把钱往老家划拉。


    媳妇不管,孩子也不管。


    都靠着岳家,也不觉得丢人。


    嘴上说话倒是好听,一点实质性的东西都不给。


    以前总觉得,反正她有这条件,养了也没事。


    可看看女儿,两天没接济,就吃不上饭,怨气怎么都散不了。


    周云兰咬咬唇,小声辩解道,“妈,咱不说这个了。阮家什么条件你也不是不知道,那是鹏程的家人。我和他夫妻一体的,他孝敬老人是好事,我不能拦着。你说吧,百善孝为先,说明他是个好人啊。”


    周老太被她气得不行,戳着她的额头,恨铁不成钢,“你是嫁给他还是嫁给他一家?孝顺老人没错,但是赚钱养他家的哥哥们,不合适吧?”


    周云兰扁扁嘴,不说话了。


    她知道不合适啊,可是老公说不能计较这些,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这么多年,她也习惯了。


    现在让她张嘴,宁愿饿死,她也开不了这个口。


    周老太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怒道,“你要是不说,那就我来说。”


    周云兰沉默了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周老太惊讶得眼镜都差点掉了,以前说过很多次这样的话,兰兰都是反对的,今天居然同意了。


    看来娇娇的办法是有用的,就是没吃过苦,现在就懂了。


    中午的时候,阮娇拿到了周老太帮忙给的户口本,不过户口也不是这么容易挂靠的。


    现在城里的户口太难得了,人家是不会轻易让过的。


    还得周云齐找找关系。


    今天是周日,倒是也不着急。


    回去拿了奶牛,开始新一天的奶茶制作。


    时间上来不及,加上零食不太好卖,干脆就不做了。


    周日,电影院附近的人特别多。


    这里距离供销社不远,还有肉联厂,也有些摆摊的,十分热闹。


    卖到傍晚奶茶就卖光了。


    今天可比昨天多了一倍呢。


    算一算,两天赚了四十二块钱。


    阮明慧眼睛都红了,“娇娇,城里人的钱也太好赚了吧。要是我们天天去,岂不是一个月能赚一千多块钱?”


    阮娇笑着问道,“你想天天去?那你还读书吗?”


    她是认真问的,二姐已经快十五岁了,她的水平是能从初中读起。


    要是乡下,其实正常的,可这是城里,难免会接受很多是嘲笑。


    并且,她要是读书,等高考的时候,将近22岁。


    一般来说这个年龄学习能力和十六七岁的相比,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她可以让二姐多一个选择,要是愿意,可以把会的一切都=交给她,学一段时间,赚钱不是难事。


    再攒攒钱,有了资本,开店什么的都可以。


    也是一条还不错的路。


    阮明慧迟疑了下,点点头,“我还是想读书,可以有空的时候去摆摊。”


    不读书,她就不用去王老师家了。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那天在她家哭了,得到她的关怀,她就很想和王老师亲近。


    而且,齐舅舅也说了,让好好学习。


    她也想成为大学生的,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不能放过。


    阮娇自然不会有意见,笑着打气,“那我们加油,一中是有入学考试的,我们要名列前茅!”


    阮明慧没什么底气,她在乡下的学校都不能排名靠前,在城里,更觉得没希望了。


    但看着阮娇鼓励的目光,重重地点头。


    阮娇决定了,要帮二姐另辟捷径。


    把她还记得的英语,都写了出来,黏在家里。


    和对应的物品贴上。


    每天按照自己当初学习的办法,教阮明慧一些。


    这样,哪怕考试成绩不太好,有这个加分项,也许就能顺利入学。


    两人,粘好之后,已经很晚了。


    洗洗就睡下了。


    第二天去学习的时候,在院里见到阮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