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长生何为

作品:《我家公子不对劲

    “宁公子不必安慰我。能败在公子的手上,我心服口服!”


    赵珏笑道,仿佛刚才的一切争执完全不复存在。


    宁潇暗暗惊奇,这位公主殿下倒是敢作敢当,率性洒脱。


    “宁公子,只是有一事,本公主实为不解。”


    “公主请说。”


    “以公子之才华,早该名扬天下才对,为何会~入赘临国府,心甘情愿当一个卑微的赘婿?”


    赵珏看了司徒青衣一眼,但还是忍不住问道。


    司徒青衣也看向宁潇。


    宁潇叹了口气,道:“父命难违。”


    “竟是如此?”


    赵珏气愤道:“以宁公子之才华,一个赘婿的身份实在是侮辱公子,令尊此为,实在短浅至极。”


    司徒青衣听出了赵珏的言外之意,不由紧张道:“珏姐姐,你想做什么?”


    赵珏笑道:“我只是觉得入赘临国府太过委屈了宁公子。”


    “宁公子,若是你单纯是因为出身商贾,不能科举,而不得不行入赘之举,或许,我可以帮你。”


    “父皇已经特批本公主筹建弘文馆,可以不拘一格,招引四方贤才,能人异士入馆,可参议朝廷礼仪。以宁公子的才华,若是愿意入馆,可为首席!宁公子以为如何?”


    司徒青衣用手扯了扯赵珏的衣袖,小声嘀咕道:“珏姐姐,你不可以这样。”


    赵珏装作没听见,反而目光灼灼的看着宁潇。


    宁潇沉默一瞬,笑道:“多谢公主美意,在下觉得,还是明日考了童生试,得了秀才身,再做考虑才是。”


    赵珏自然知晓这算是婉拒了,但却丝毫不生气,笑道:“也好,宁公子愿意走科举之路自然也是极好。若是宁公子什么时候换了心思,随时可以找我!”


    宁潇沉默不语,这一番,多少还是有些心动。


    这可是一步登天之举。


    科举虽是正道,但即便自己日后真的能够连中三元,于殿试夺得魁首,日后也不过进入翰林院。


    日后外调内修,也不过是七八品官职,至于想要位及人臣,执掌权柄,依旧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状元名声虽大,但其实也不过是仕途第一步罢了。


    但若能直接进入弘文馆,说不定就可以直面天子,未来成就未必比状元低。


    而且还少走了好几年弯路。


    宁潇虽然心动,但却很快就摒弃了这个想法。


    自己若入了弘文馆,日后自然而然算是公主的人,但公主注定是当不了皇帝的,日后新皇登基,说不定还要涉及党争。


    他看得出这位公主殿下胸怀洒脱,有男儿志气。


    但自己却是不能冒着危险去博这位公主殿下的恢弘志向。


    现在自己不过区区九品,还是等有了自保之力,再做他想。


    至于眼前,还是先考个秀才方是正途!


    赵珏微微一笑,转身对司徒青衣道:“青衣,此番出宫,可以说受益匪浅,趁着落日未尽,我便先回去了。”


    “珏姐姐今晚不留宿临国府么?之前你可一直都是第二日才离开的。”


    司徒青衣疑惑道


    赵珏笑道:“今日不比往日,我先走了。对了,你也顺便告诉舅父一声。”


    赵珏说完,旋即阔步下楼,两个侍女和两个侍卫已经在


    此时明月已然升起,光华皎洁,正好照在赵珏的身上,映着她舒阔洒脱的背影。


    “今日的珏姐姐怎么有些怪?”


    司徒青衣望着赵珏离开的背影,喃喃自语。


    “姐夫,青衣今日也不打扰了,明日姐夫还要考试,青衣先去了。”


    宁潇点了点头。


    风缓天高,月明星稀。


    一夜倏忽而过。


    翌日。


    鸡人唱晓,雀鸣春光。


    宁潇和红鸾早早起身,用了早饭,便去拜见司徒敬城。


    司徒敬城嘱托道:“宁潇啊,好好考。一会儿我让华富送你去考场。担保的一位廪生,我昨日已经派人打过招呼了,到时候华富会带你去见的。”


    “多谢岳父。”


    童生试虽然只是科举第一步,但是这严苛程度却是极为缜密,丝毫不给别人作弊的机会。


    所以需要一系列繁琐的手续方能进入考场。


    家境贫寒的童生只为有参考资格便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心力。


    但这对于临国府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甚至不用司徒敬城,华富一句话都可以全权办妥。


    刚要离开,紫儿已经扶着司徒青衣走上了台阶。


    “姐夫…”


    司徒青衣看见宁潇。娇俏的小脸顿时溢出甜美的笑容,似乎有千言万语需要叮嘱,但是最后却只化为四个字:“姐夫,勉之!”


    宁潇给了她一个自信的笑容:“放心。”


    旋即昂首阔步而去。


    红鸾亦对司徒青衣甜甜一笑:“三小姐,我们走了哦。”


    便连忙背着一个小书箱跟上宁潇的脚步。


    外面华富已经备好马车,宁潇和红鸾上了车。


    “姑爷,出发了!”


    华富招呼一声。


    马儿顿时哒哒哒的走了起来。


    ……


    “开考 !”


    随着主考官的一声令下。


    侍卫在一旁的小吏顿时开始一一发放试卷。


    宁潇坐在靠窗的一个位置,接过试卷之后,随意看了几眼,露出了一丝笑意。


    考试共有三题。


    第一题乃是考核四书五经,全凭记忆力。


    宁潇很轻松的便答写完毕。


    第二题乃是策论。题目是:长生是否可为?


    宁潇心中一动,毫不犹豫的写下可为。


    这倒不是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个例子,更重要的乃是当今天子寻仙问道,醉心长生之道,而且更重要的是,天子已经年逾八十,但依旧身康体健,只如同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模样。


    而这其中全赖国师每日为陛下炼制长生丹!


    所以,如今国师在大乾帝国的地位极高,仅在一人之下。


    而出题者显然是想要借此拍皇帝的马屁,谁若是敢写长生不可为,考不中算是小的,说不得小命都要丢了!


    宁潇沉吟片刻,旋即下笔:


    昔者,帝颛顼之玄孙,陆终之子,称名彭祖者,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寿数七百,仍无衰老之相,后周游天下,登仙而去,…………天有神而地有鬼,阴阳轮转,生生化化,孕女成男,自然之数,天人之道…………今我大乾帝国万象始新,国势峥嵘,天子有道,国师有术,长生之妙道岂不可得?时人谓之大谬…………


    宁潇洋洋洒洒写了一千三百字,先列举了历史神话传说鬼神怪之论,又阐述当今乃不二盛世,君王有道,最后做出总结,长生可得!


    宁潇笑了笑,不求第一,考个秀才应该是足够了。


    第三题,乃是要作一首试贴诗,题目为“仙人鼓瑟”


    宁潇同样毫不沉吟,直接落笔: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题罢,搁笔,在众多考生惊呆的目光下,交卷!


    “嗟乎!此狂生何苦来哉?”


    主考官提着试卷,望着宁潇离开的背影,忍不住仰天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