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当今陛下如何?暴君!

作品:《朱英方孝孺打呀打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


    风和日丽。


    秦淮河畔,一间典雅素朴的四合院里,一名容貌俊秀的少年郎,正躺在藤椅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


    他叫朱英。


    原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十年前,一场意外,让他穿越到了大明王朝。


    在这个世界,朱英只有一个亲人,那就是他的爷爷。


    “吱呀。”


    四合院的大门被推开,朱英听到声响,一个鲤鱼翻身,立刻坐好。


    那速度,简直叫一个快。


    朱英立刻拿起旁边石桌上的一本《大学》,就装模做样的认真朗读起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


    因为爷爷啥都惯着他,但有一样例外,那就是读书!


    此刻的朱英当然没在读书,至于这《大学》第一句,被压着读了十年的四书五经,只要是个读书人,谁还背不得?


    “英儿,你在看啥呢?”


    一名双鬓斑白的老人家走上前来,弯着腰,眯着眼,一脸笑呵呵的问道。


    但即便是这副姿势,在老人家的眉宇之间,依旧散发着一股不怒自威的霸气,就如同一只在打盹的猛虎。


    “爷爷,我正在读《大学》呢。”


    朱英笑着回答。


    说话时,还特地向老人家扬了一扬手中的书本。


    “嘿!真是没想到哈。”


    “咱这大孙子居然改性了,今儿竟然自己主动奋发读书了!”


    老人家继续笑嘻嘻的说道。


    “那可不是么?”


    说实话,并不是朱英不学无术,读书偷懒,而是这一本本的书,全是古文,看起来实在是无聊啊。


    作为一个穿越者,让人天天看古文,谁受得了?仟仟尛哾


    “那你给咱说说,你这书拿反了是咋回事?”


    “小崽子!”


    老人家大喝一声,气势陡然一变,脱下鞋底板,就朝朱英扑了过来!


    “啥?书拿反了?”


    朱英双眼一瞪,没想到留下了这么一个破绽,不过现在来不及多想,只有站起身来就开溜。


    这老头子,可真的是说打就打的,绝不含糊!


    而且下起手来,那可是真的狠!


    “小崽子,你记不起以前的事情算了。”


    “现在还不好好的读书,看咱不抽死你!”


    老人家勃然大怒,眼睛都瞪圆了,一脸的恨铁不成钢,一边举着鞋底板不断追赶,一边还不停的破口大骂!


    二人绕着石桌绕圈圈。


    “小崽子,你跑!你再跑!”


    “看咱逮着你,不抽烂你的屁股!”


    老人家气势汹汹的骂道。


    这副气势,看样子是不狠狠抽打一顿孙子,绝不罢休!


    “唉,爷爷,你别生气,气坏了身体可不好。”


    朱英左闪右避,躲避着老人家的追打。


    半晌过后。


    见到老头子气喘吁吁,于心不忍,于是停下了脚步。


    “不读书,何以成才?”


    “你这小崽子,还真是滑溜,跟个泥鳅一样。”


    这一次老人家却没动手,而是一屁股坐在了石凳上,呼呼喘着大气,累的不轻。


    “爷爷,你别动怒。”


    “我虽然没在好好的读书,但书中的学问、道理,我都已经记在了脑子里。”


    一边给正在吹胡子瞪眼的老人家捶着肩,朱英一边温和的劝道。


    “真的?”


    老人家斜眼问道,一脸将信将疑的表情:“那书里的学问、道理,你都懂了?”


    老人家看着这个给自己捶背捏肩的孝顺孙子,不禁又叹了口气。


    十年前。


    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朱元璋最疼爱的大孙子,年仅八岁的皇长孙朱雄英薨逝,葬于钟山,追封虞王,谥号为怀。


    此事大明王朝人尽皆知。


    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就在皇长孙朱雄英下葬的那一日,天空中突然降下一道晴天霹雳,砸在了朱雄英的棺材上,之后已经死去的皇长孙,竟然神奇的活了过来。


    只不过,脑子被那一道闪电劈出问题了。


    以前的事情,他全都不记得了。


    朱元璋喜极而泣,但他已经宣布皇长孙病逝,现在皇长孙又记不得之前的事情,于是就在秦淮河边购置了一套四合院,安置皇长孙于民间。


    朱英也还不知道,他的爷爷,眼前的这位老人家,正是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洪武大帝朱元璋!


    “不信是吧,那你可以考考我。”


    朱英自信道。


    不管怎么说,他可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有着超越这个时代六百多年的眼界和目光。


    “好,那咱就考考你。”


    朱元璋提起石桌上的茶壶,歪着嘴喝了一口。


    思考半晌,他方才问道:“那咱们就来点评一下人物,你觉得当今皇上,咋样?”


    这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话题。


    因为点评人物,必然会涉及到这个人物做的事情,而皇帝做的事情,更是关乎天下黎民百姓的大事。


    这是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后问出来的。


    他也很想听听,自己这个整天咸鱼躺平的大孙子,到底对自己是个什么看法,到底对自己干的事情是个什么看法。


    不料,朱英一口回绝了:“爷爷,这事儿不可说。”


    “为啥不可说?”


    朱元璋一瞪眼,满脸疑惑。


    “爷爷,我们一介草民,妄加议论当今皇上,那不是屎壳郎钻茅房,找死么?”


    朱英让他赶紧打住。


    这可是个敏感话题。


    虽然在大明王朝的洪武年间,老百姓和读书士子,议论官员和时政的有很多,朝廷也不怎么管。但无论如何,妄加议论当朝皇帝,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朱皇帝设立的锦衣卫,监察天下,可是神通广大。


    “嘿,想不到你小子还挺谨慎的。”


    “不错。”


    对于朱英的心思缜密,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挥了挥袖袍道:“你就放心大胆的说吧,这儿就咱爷孙两个人,没人能听去的。”


    “还是不说的好,隔墙还有耳呢,这话要是说出来,搞不好会惹祸。”


    朱英还是直摇头。


    见自己的大孙子这么一副神神秘秘的表情,朱元璋更加好奇了,急眼道:“小崽子,你故意勾咱的胃口,想让咱心痒痒是不是,说!”


    朱英只好顺着老人家的心意,开口说道:“好吧,那你千万可得嘴巴严实一点,别跟人一喝酒就说出去了。”


    “这朱皇上啊,是个暴君!”


    “千古少见的暴君!”


    朱元璋神情一愣,随即一巴掌就拍在了石桌上:“说啥?你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