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伏氏臣属

作品:《书剑,江山,诗酒茶

    城郊十八里村。


    当伏羲回到家门口,发现这里早已焕然一新


    道路上初春的雪泥被一扫而空。


    原本泥泞崎岖的小路变成平坦大道。


    仅仅只是三天时间,便有一座学堂拔地而起。


    牌匾上写着四个字,红尘学堂。


    它建在孩子们原来读书的草棚上。


    虽然不大,但却是全新的希望。


    自家的茅草屋,也变成崭新的木屋。


    有了书院坐镇此地。


    伏羲自然也不怕别人会来找家人麻烦。


    “李师兄,你若有事便去忙。”


    李消愁看着如此荒颓之地,竟出了自家师弟这等人物,笑道:


    “马车我给你留着,方便你回书院。”


    “我四处走走。”


    “好。”


    伏羲心情激荡,哪怕早就知道红尘学村的事。


    可看着村中热热闹闹,有书院中的同门,也有许多民夫。


    他们都在忙碌着,挥洒着汗水,全力建设。


    伏羲从诸多村民的眼神中,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对美好愿景的向往!


    他也相信很快,自己所在的村落,很快便会焕然一新。


    伏羲看向新学堂。


    是一名神态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在上课。


    课堂间,来上课的孩子已有二三十人。


    他径直回到家中,见爷爷正坐在一张崭新的太师椅上。


    伏侠手里正握着一把极为陈旧的紫砂壶,对着壶口,自顾自啜茶。


    “爷爷!”


    伏侠一脸的享受,欣然笑道:


    “没曾想,书院竟这般重视你。”


    “我这把老骨头都跟着沾光。”


    伏羲来到他身旁,脸色略微凝重:


    “爷爷,眼下有更重要的事。”


    “同门师兄说,矿山深处有大不祥,哪怕是城中百姓都难以幸免。”


    “此事你觉得该如何?”


    伏侠老神在在,缓缓道:


    “他们想要挖出深处的东西,一时半刻怕是完不成。”


    “不过我却知道,通往矿山深处的入口在哪里。”


    “你敢去吗?”


    伏羲浑身汗毛竖起。


    看来选择隐居在这里,并非偶然。


    他声音低沉且坚定,盯着爷爷道:


    “关于家里的事,是不是该告诉我了?”


    伏侠放下手中的紫砂壶。


    落在桌面的刹那,一道无色涟漪荡漾开来。


    它迅速形成一道屏障,将木屋内部与外界彻底隔绝。


    看了一眼小乖孙,他轻叹道:


    “矿山的大不祥,乃是我伏氏曾经的臣属。”


    伏羲闻言,心惊不已。


    整个灵朝上下,百年来难成仙。


    矿山深处的大不祥,被他们视为可能呈现的机遇造化。


    结果爷爷却说,所葬之人只是伏氏臣属。


    那当年的伏家是何等庞然大物?


    “爷爷是从何得知?”


    伏侠娓娓道来,的确有必要让小乖孙逐渐开始了解伏家:


    “他所布之局,阴葬阳用。”


    “出自于《伏风奇门》。”


    “非忠心臣属,难以得此法。”


    “这种布局,是将自身葬于地脉炁源所在。”


    “引炁源洗礼肉身,以大地为养。”


    “于肉身藏三魂七魄之种,随后魂魄转世重修。”


    “为了能让后世自己开启葬地,故不设绝路。”


    “后世若亡,魂飞魄散之际,会被接引回归本体,留有余地。”


    “若转世有成,回葬地可唤醒曾经本尊为身外化身,得一臂膀,与自身心意相通。”


    伏羲心绪翻涌,只觉得开启了新世界:苏丹小说网


    “原来如此。”


    伏侠看向小乖孙,语重心长道:


    “他以阴葬,聚不祥之气。”


    “用意在于让人知难而退。”


    “所葬臣属生前应是炁仙巅峰,想要跨入下一个大境界!”


    “如今看势头,开采挖掘下去,一旦布局阵眼有所错乱。”


    “葬地肉身被惊醒,必会反噬,届时不分敌我,至死方休。”


    “以灵朝,三大宗门,四大家族的底蕴,能抵挡住。”


    “不过洛安城应该也会变成废墟。”


    “你若能先人一步,可得臣属,亦能解救千万百姓于生死之间。”


    “只是这担子对你而言,太重了些。”


    伏侠将自己的手,搭在伏羲的肩膀上。


    忽然,他的识海轰的一声。


    天道册上逐渐呈现。


    “境界未知,寿元未知,魂魄伤裂……”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惊雷,让伏羲心神震荡。


    他本想开口询问,却欲言又止。


    这些年来,爷爷循循善诱,便是希望自己能成才。


    生活诸多细节,处处煞费苦心。


    自己带着前世的记忆,又怎会看不出?


    老一辈人的内心,总是倔强,总想着替后辈多承担。


    不愿意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多艰难。


    伏羲明白,唯有迅速变强,参透天道册才有可能帮得上忙。


    他站起身来,笑容爽朗与爷爷勾肩搭背,握住那苍老,满是褶皱的手:


    “放心吧!”


    “若洛安城我都搞不定,还怎么振兴伏家!”


    “你再跟我说说伏家的其他事情呗?”


    伏侠本以为小乖孙应该要消化一会儿。


    他一直不愿意过早将伏家的责任,压在伏羲的身上。


    自己尚且都做不好的事情,越发不能强加给孩子。


    没曾想小乖孙却主动揽责,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伏侠拿起桌上那把紫砂壶的刹那,屋内的屏障凭空消散。


    他笑容温和,摸了摸小乖孙的脑袋,转移话题:


    “绿萼是个好姑娘。”


    “让人送来了五百颗白炁珠。”


    “给孩子们,村里人送来不少吃的。”


    伏羲愣了片刻,他清楚应该是杜鸢的主意。


    如今她也跟着进入儒林,有些事情只能让绿萼代劳。


    “嗯,回头我好好谢她。”


    伏侠取出一张地图,城郊矿山的路线被标注出来。


    要穿过几个险峻之地,才能通往最深处的入口。


    “以目前的情况,短则半年,快则一年,他们就有可能触碰到布局阵眼。”


    “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伏侠拍了拍小乖孙的肩膀,叹道:


    “灵朝还是有能人的。”


    “哪怕他们无法彻底看透此地布局。”


    “但保不齐能推衍出一个大概。”


    “我画出来的路线,不排除他们已经派人在探了。”


    “留给你的时间,甚至更少!”


    伏羲心头一凛,他看了看手中的地图,随后揣入怀中,走向屋外:


    “交给我了!”


    伏侠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把他支走了。


    伏家的事对于眼前的小乖孙来说,太沉重了。


    身为一家之主。


    本就不该让稚嫩的孩子去承担远超他所能承受的责任。


    子孙若能如骄阳崛起,固然是好。


    若能力有限,可以安身立命一方,稳定生活,延续血脉。


    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伏家所要面对的敌人,非一代人所能完成。


    伏侠只想着能撑一天是一天。


    除非有朝一日,自己撑不住了。


    再交到小乖孙的手中不迟。


    想到自己因为魂魄伤裂,不能轻易动手。


    这些年来,畏缩在此地,并未给伏羲留下家业基础。


    他低头苦笑:


    “我这个爷爷,当得太不称职了……”


    伏羲的注意力,被手中的地图给吸引。


    半年的时间内,要比吴家,萧家,水灵宗快一步寻到葬地所在!


    他不想浪费时间。


    坐上黑马车,朝着自己第一个目的地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