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打鸟皇帝

作品:《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孙思邈心里还在斟酌到底请来为何事时,刚一进入甘露殿就被塞了个东西。


    入手冰冰凉凉,托起来一看,赤金之色迷眼。


    品相极好的赤金被工匠制成了矩形的金箔,金箔上还用银线阴充出八个笔力遒劲的大字。


    孙思邈轻声读了出来:


    “普天同庆,盛世之始。”


    “大家远志,还需勉励。”杜如晦赞道。


    “盛世当逾百年之数!”长孙无忌豪言。


    孙思邈不语,轻轻摸着这张赤金箔,在右上角是“孙药王”三个小字,左下角则是“帝李世民”字样。


    如此金箔每人都有一张,抬头自然也不一样。


    被围在中央的李世民自鸣得意道:


    “去岁灭颉利,雪朕耻,扬唐威,幸赖药师与懋功领兵有方。”


    “今岁起,还需爱卿们同心并力,贯西域,通四海,造盛唐!”


    文武群臣齐声道:


    “愿为盛唐效死命!”


    阎立德与孙思邈对视一眼,不明所以。


    尤其是阎立德最为人间不清醒:弟弟去岁时还私下非议陛下,如今怎么满脸激动?


    整得阎立德都有点自我怀疑:莫非当初随陛下平定洛阳的是阎立本而不是阎立德?


    不过李世民也没解释的意思:万一孙思邈再把小本子掏出来,他千古一帝的名头往哪儿放?


    一眼扫过去,李世民举起了桌子上的酒杯。


    就如从这赤金箔贺卡,既是为了庆祝去岁雪耻之功,也是适逢新年,感怀群臣之功方制此物。


    也同样是为了庆贺,甘露殿内准备的还有葡萄美酒,供群臣饮用。


    不过孙思邈不卑不亢上前:


    “陛下头风之疾,当禁酒。”


    李世民笑意凝固,长孙无忌打抱不平:


    “大家近半年少食肥羊,清淡饮食,如何竟不能饮上一口?”


    孙思邈上下打量了一下长孙无忌道:


    “那汝是想令陛下半年之功,一朝尽废?”


    长孙无忌张了张嘴似乎想要放什么狠话,但联想到孙思邈的称号和医术,指不定什么时候还要求人家呢,于是最终还是闭嘴后退,偃旗息鼓。


    李世民心无芥蒂,哈哈一笑便放下酒杯:


    “依药王便是。”


    随后群臣三三两两饮酒叙话,阎立德听着自己弟弟讲述,时不时抬眼看着远方空白的墙壁,眉毛逐渐上扬,最终幽怨的看了眼在和孙思邈埋头叙话的陛下。


    李世民没说许多,只是絮絮叨叨在和孙思邈聊基因遗传之说,引得孙思邈很有兴趣。


    “陛下何处得知如此说法?如此两词,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李世民对着空白的墙壁努努嘴。


    孙思邈一脸疑惑。


    不过很快便看到从那墙壁下面,有一道细微的黑色裂缝不断向上攀升,最终一个赤黑的窗口在他面前拉了开来。


    孙思邈猛然见此,不由自主往后倒去,随即被满脸笑容且早有准备的李世民一把捞住:


    “爱卿在椅子上坐不稳当的这个毛病,有多久了?”


    ……


    成都府衙,直至坐在椅子上,徐庶还在摇头惊叹:


    “吾等脚下大地,实为地球?”


    “天上有我华夏子孙所造的天宫?”


    “月亮上无月宫,但有留张衡之名?”


    “何其惊人也,未能亲眼见之,实乃今生之憾事!!”


    一般往往有人说这样的话的时候,朋友都会劝慰一番,但此次涉及到地球之景就不一样了。


    刘备、孔明、刘巴、糜竺、张松、张飞等俱是点头:


    “不能亲眼观之,实乃人生之憾!”


    徐庶心里更是遗憾,一边摇头一边屈指弹杯,音律清脆,以抒惋惜之情。


    与徐庶一起满心遗憾的还有法正、赵云。


    赵云三个月之前主动领命,亲送振威将军刘璋前往江陵去做一闲散富家翁,时间上刚好错开。


    法正当时则是要坐守汉中,主动未归。


    如今想来,即使知道光幕盛景也依然会选择驻守汉中,但还是有一些遗憾的。


    此次还是庞统力劝让法正回来走一走,也算是两人的轮班了。


    即便张飞与法正同时离开汉中,但如今汉中有庞统、魏延、霍峻、关平,面对雍凉与关中,依然称得上游刃有余。


    另一边还有张仲景在好奇的拉着孔明问东问西,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


    真有祥瑞?他本来也不信的,但看着上至刘备下至张松,都信誓旦旦,也有点拿不准了。


    不过很快,在刘备等人的含笑注视下,在徐庶的惊色下,半空中熟悉的光幕再次展开。


    ……


    闻莽搓搓手,视频虽然可以定时发布,但他还是喜欢手动。


    既有仪式感,还能看到右上角13站持之以恒推广的H5烂游戏。


    秉着清理小红点的心思点了进去,果然,右上角上次清理后变成0的数字,又变成了2。


    难怪有小红点!懒得吐槽,将【增加观众】这一项又点了升级后,直接叉掉网页退出。


    然后,点击【发布】!


    ……


    汴京,文德殿。


    此时赵匡胤一身便服,腰带左边插着一个精致的弹弓,腰带右边别着一柄小巧的玉斧。


    而赵匡胤本人正满面不耐。


    今日风景不错,他起了个大早正在后苑打鸟呢,内侍就通报御史张霭敲景阳钟,称有十万火急军情。


    急的他衣服也没换,弹弓就这么别在腰上就急匆匆赶来。


    结果这张霭翻来覆去半天净在说什么收蜀中民心的问题,既不见军情,更不见十万火急。


    在张霭再次拿着南征物资翻来覆去说了三遍之后,赵匡胤终于忍无可忍:


    “鸡毛蒜皮之事,休要叨扰于朕!”


    但张霭有备而来:


    “相较而言,官家打鸟之事乃鸡毛蒜皮之事!”


    赵匡胤身体比脑子更快反应过来,怒从心起,手从腰出,小玉斧直接就砸到了张霭面门上。


    一时间气氛有点寂静,张霭摇了摇头清醒了一下,随即弯腰将被砸落的门牙踹到怀里。


    赵匡胤冷笑:“捡齿欲讼我邪?”


    张霭面无表情:“臣不能讼君,然史官能书君。”


    赵匡胤眼睛睁大,最终选择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容:


    “爱卿忠嘉为国,当赏金帛以慰劳。”


    出了文德殿的张霭怡然不惧,腋下夹帛手中执金,官家竟欲贿臣,当在史书中记上一笔!


    重新转回后苑的赵匡胤面色郁闷,坐在石凳上手中把玩着玉斧,忽然恨恨一拍石桌:


    “朕该治他欺君之罪才是!”


    不过现在想起来已经晚了,赵匡胤只能颓然坐下,但很快就发现不对:


    这个石圆桌在发光!


    桌面上刻画的棋盘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光幕,其中有未曾见过的画面,还能听到未曾听过的音乐与声音。


    赵匡胤看看自己的右手,又看看石桌,黑黑的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嗨嗨嗨,小伙伴们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挖个唐朝的新坑:安史之乱。


    三国等资料凑够一期也还会更新,感恩~


    那么事不宜迟,咱们今天来看这集的标题就是:


    《安禄山:大唐梦的最好代言人》!】


    〖来了来了,说唐不说安禄山犹如隔靴搔痒,从二凤开始缔造的盛世有多宏大,摔在地上的后劲儿就有多大。


    帝国双璧之一,被硬生生逼反,香积寺之战,大唐给自己动脉一刀流干了鲜血,只能说历史向来如此,堡垒从来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华夏文明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叛乱,终百年之盛世,绝进军中亚之路,断丝绸之路,尚武精神自此而亡,唐宋变革至此而分。


    讲道理安禄山不是李隆基自己创造的?而且后来能打进去长安也全靠李隆基抬一手,叛乱开始后,皇位上哪怕拴一条狗,都不至于打成最后这个样子。


    拉倒吧,安禄山造反第二年就瞎了,第三年就死了,结果还硬是打了八年,充分说明本身他就是个引子,皇位上不管是栓狗还是栓猫,不能平息矛盾就都是白搭。


    关中与河北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汉胡之间的矛盾,掌权者之间的矛盾,不出事儿才怪只能说。


    诸葛亮:二凤陛下,切记平心静气,淡泊收心,宁静平和。〗


    此时的赵匡胤已经令禁军将后苑围了起来。


    严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之后,便开始抱着这个石桌研究。


    ……


    甘露殿中再次安静了下来。


    阎立德与阎立本窃窃私语,光幕这个开头没什么可画的,于是兄弟两人打算先把那个胡人给画下来。


    李世民这次并没有兴致勃勃的上去书写一些文字,而是就这么坐在最后面的榻椅上,一言不发。


    孙思邈毫无疑问是被光幕给震撼到了,不过在这时候已经好了太多。


    反而是之前还有说有笑的陛下,此时突然沉默不语一脸凝重才更让老神医心慌。


    于是挪了挪屁股后,孙思邈最终还是开口道:


    “此乃陛下之心疾?”


    李世民缓缓点头。


    “此前《五脏图》亦得自此处?”


    李世民复点头。


    孙思邈很冷静:


    “此处既能赐《五脏图》,则必有解陛下心疾之物。”


    “陛下心疾因此而起,必也因此而终。”


    孙思邈是从道理的方向上说,但李世民想的更为悠远。


    唐尚武成乱,故而那宋禁武立国?


    但既禁武,被外敌侮,国格俱丧,国何存焉?


    不会盲目去扩,以及宋的破局点确实不少,不过最开始还是想看兄弟阋墙,抱拳了。


    发完才看到七月大佬的最新章节,乐观态度让人钦佩,衷心希望能够好转康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