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什么?老朱要亲自去见老六,群臣疯了

作品:《大明朱元璋:老六,你咋当皇帝了

    朱元璋打心底是一向瞧不起这些文臣的,刀不能提,剑不能拔,满肚子的花花肠子。


    完全没有武将的那些威猛勇敢。


    他也只是在心底瞧不起而已,可是现在看到赵仁山的表现,他的表情直接裂开了。


    只不过就是拿着剑架在他的脖子上,吓吓他而已,怎么就这么不经吓,还给吓尿了呢?!


    这妥妥的一个大孬种啊!


    朱元璋嫌恶的看了一眼赵仁山,收起了手中的剑:


    “来人,把他拖下去!”


    很快就有人把赵仁山给拖了下去,王公公更是直接让人把台阶擦洗了一遍。


    李善长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内心掀起了巨浪。


    看来皇上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人。


    伴君如伴虎,这拍马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拍到了马蹄子上。


    以后做事,还是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啊。


    不过,他心底对朱元璋还是有一些佩服的。


    要知道,找先祖这件事,是历来皇帝都要干的事情。


    如果没有,就是硬要找,也要找出来一个。


    赵仁山把圣人朱熹拿出来说事,肯定是想着能够好好地表现一把。


    按照以往的惯例来说,能够找到这么一个圣人做自己的先祖,完全是值得高兴炫耀的事情。


    可偏偏,咱这个皇上不按常理出牌,不仅不在乎这些,竟然还发了如此大的火。


    真是君心难测啊、


    胡惟庸站在下面,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自古以来,言官是杀不得的,如果杀了言官,肯定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可皇上似乎并不在乎这个,而且他一直有些没明白,赵仁山说的是有理有据,为何皇上会突然发怒,这其中的缘由,当真需要让人深思啊。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


    赵仁山终于反应过来,声嘶力竭的哭喊着,只希望皇上能够网开一面。


    “把他的嘴给堵上!”


    二虎听着赵仁山的声音,恐扰了皇上,直接吩咐了一句。


    “呜呜呜”


    赵仁山恐惧的看着二虎,眼神里更是充满了哀求。


    只可惜,二虎身为皇上面前得力的锦衣卫,心中的感情早已被磨灭的差不多了,只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冷冰冰的机器而已。


    直到听不到赵仁山的声音,朱元璋才收敛了自己的心绪,扫视了大殿一圈。


    在心里稍微斟酌一番,才用文雅的话再次说出了刚才的那句: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皇上,请息怒。”


    随着胡惟庸的率先一跪,满朝文武哗啦啦的全都跪了下去:


    “请皇上息怒!”


    “你们都起来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脸上已经恢复了往常的表情,高深莫测,让一众人等根本无法揣测出他的心情。


    “咱今天上朝是有另一外一件事要说。


    你们也知道,武王自从失踪以后,这么多年来都是咱的一块心病,只要一想到他,咱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现在终于有了他的消息,咱打算亲自去看一看他过的如何,留下太子监国”


    一语激起千层浪,朱元璋的话音刚落地,就有人站出来反对。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韩国公李善长,在他的眼里,朱元璋是皇上,必须要保护好龙体。


    像这样随意出去的事情,是绝对不可的。


    更何况还是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路途遥远,万一在路上有个什么意外,那岂不是要酿成大错?!


    “皇上,万万不可,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龙体尊贵,现在依旧有残元势力蠢蠢欲动,皇上不可轻易出宫啊。”


    “臣附议,皇上,那些残党余孽最近很是活跃,武王又远在震旦国,相隔甚远。


    皇上若此时出去,定是不安全的啊。”


    “臣也附议,皇上不能出宫,震旦国太远,一路肯定是不安全的。”


    看着大家都持反对的态度,朱元璋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继续说道:


    “你们都是小题大做了,咱去震旦国,肯定会乔装打扮一番的。


    再说了太子的能力你们也都看到了,留下他监国无可厚非”


    “皇上,这绝对不可以,出行这件事太过重要,现在整个朝廷内忧外患,皇上,你必须留下来坐镇啊!”


    “皇上,震旦国太远了,一路上有太多的变数,皇上要三思啊。”


    “咱这一路走来,都是从刀枪雨林走过来的,怕过啥?!


    咱现在就是一个想念自己儿子的老父亲而已,想要去看看自己的儿子,你们就这般的的阻拦?!”


    朱元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是想着,可以趁此机会,去了解一下民生。


    “如果皇上执意要去,那朕就撞死在这大殿上!”


    左都御史直接站了出来,一身正义决然的看着朱元璋,仿佛只要朱元璋说一个去字,他真的能够以身殉职。


    “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


    看着这么一致的文武百官,朱元璋都被气笑了。


    好啊,咱就是说想要看一看自己的儿子,你们就这般的阻拦,竟然还以死相逼,这是真的不把朕给放在眼里啊。


    深深地看了一眼左都御史,朱元璋无比庆幸,昨天已经把左都御史的女儿从名单中划掉。


    要不然动不动就来个以死相逼的老丈人,那他的栩儿可还有好日子过?!


    “父皇,国不可一日无君,儿臣愿意代替父皇去看看六弟过的怎么样。”


    朱标此时也站了出来,主动向朱元璋请缨。


    “不可!


    太子身为国之储君,更不能以身犯险!”


    臣附议,太子身份尊贵,不可鲁莽行事!


    众臣一听太子朱标竟然要去,再次站出来反对。


    对于一个朝廷,最重要的是皇上,次之就是太子了。


    这两个人其中的无论哪一个出了问题,朝廷都会来一次动荡。


    现在朝廷还面临着内忧外患,不能再出现任何的动荡了。


    朱棣站在一旁,看着所有人的反对,想了想,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请缨,可以代表父皇和太子前去震旦国。


    儿臣从小就和武王的关系很是要好,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很思念他,所以请父皇允许儿臣的请求,让儿臣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