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暗流涌动【下】

作品:《焦顺

    【今天更了7000+,求各种票。】


    虽说离着傍晚还有一段时间,但在邓好时走后,锅炉房的杂役们其实就可以原地解散了。


    毕竟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工。


    可除了来顺之外,十来个杂役就没一个想要早退的,因为他们都惦记着晚上那顿杂面馒头,和白菜帮子豆腐汤。


    虽在荣国府算是最下等的饭菜,可若放在外面,却不是寻常百姓顿顿都能吃上的——更何况府里还是免费供应。


    但这对来顺而言,就完全没有吸引力了。


    胡婆婆做的饭,那顿能少得了荤腥?


    平常不好搞特殊,这既然有早退的机会,他自然不愿跟众人一起傻等,于是向张炳、赵益告了声罪,就独自出了私巷。


    刚到街上,裹着旧棉袄的栓柱就迎了上来,嘴里奇道:“来顺哥,你今儿怎么这么早?”


    “早还不好?”


    来顺横了他一眼,招呼道:“走了,今儿咱们回家吃顿热乎的!”


    “哎!”


    栓柱忙脆声应了,连奔带跳的赶上来顺,献宝似的递过去一个小瓷瓶:“来顺哥,我早上帮你带的米酒,你先喝两口暖暖身子吧。”


    “少给我献殷勤!”


    来顺嘴里说着,却是毫不客气的抢在手里,拧了瓶盖确认是满的,这才仰头灌了一口。


    这东西别看是甜口的,后劲儿足着呢,自然得防着栓柱乱喝。


    一边咀嚼着甜糯的江米,他一边随口吩咐道:“少在哪儿嬉皮笑脸的,先把我让你记得那些背一遍。”


    栓柱的小脸顿时就僵了,讪讪道:“来顺哥,真要背啊?”


    “哪你是想喊出来?”


    “我背、我背!”


    就听这小子臊眉耷眼嘟囔着:“花柳病,生烂疮、流白脓,化污……”


    来顺在一旁努力板着脸,笑意却是怎么压不住。


    昨儿跟他普及健康常识,这小子却是满脸的不以为然,没奈何,来顺也只能使出杀手锏,骗他说再这么下去肯定会得花柳病。


    然后又编了顺口溜逼他背诵。


    经这一吓,估计这小子再看到虫二杂文时,就该有心理阴影了。


    正憋着笑,旁边的背诵声突的戛然而止,来顺转头见栓柱涨红了脸,畏畏缩缩的望着前面,这才发现街对面多了个古怪的妇人。


    说她古怪,倒不是说衣着相貌上有什么奇异之处。


    正相反,这妇人拾掇的相当干净,还颇有几分姿色。


    只是她也不往前走,却拼命低着头,把那清瘦的身子往墙上贴——这要搁在半夜,来顺就该怀疑她是要穿墙的女鬼了。


    话说回来……


    这妇人看着有些眼熟,莫非也是‘原主’认识的人?


    越过那妇人,来顺正边走边努力挖掘‘原主’的记忆,袖子却被栓柱狠狠扯了扯。


    他转头看去,只见这小子的五官都纠结到了一处,颤声问:“来顺哥,她、她刚才是不是听见了?”


    应该……


    不至于吧?


    刚才离着还挺远的。


    “不成!我得跟她说道说道!”


    来顺只是略一迟疑,栓柱就急的直跺脚,转回头想找那妇人解释解释,却发现对方早飞也似的逃进了私巷里。


    “她、她跑了!”


    栓柱呆若木鸡,仿佛看到了自己‘社死’的未来。


    来顺还挺想跟他说句‘节哀’的,不过考虑到孩子脆弱的小心肝,未必还能禁得住打击。


    于是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哈哈笑道:“别傻了,她就算是顺风耳,刚才也不可能听到什么的——赶紧回家,今儿我让婆婆给你加个鸡腿。”


    且不论栓柱一路上如何惴惴难安。


    却说回到家吃罢晚饭,来顺跟徐氏说了明天夜里上工的事儿,又特意提起那古怪妇人。


    徐氏便问:“那妇人生的什么模样?”


    “瘦瘦高高的,拾掇的很是干净利落……”


    “是不是眼睛很大,颧骨高高的?!”


    “对对对。”


    来顺点头道:“眼睛没看太清,但颧骨确实挺高的——娘,您认识她?”


    “你也认识她!”


    徐氏愤愤骂道:“若不是那贱蹄子从中作梗,你又怎会被打的损了魂魄?!”


    原来那妇人就是秦显的妻子杨氏。


    “原来是她啊。”


    来顺这才恍然,不过那杨氏撞见自己,为何显得如此慌张?


    难道她当初真是在刻意陷害‘自己’?


    这时徐氏又抱怨道:“都说‘女人颧骨高,杀人不用刀’,可这说的是克夫,她倒好,把刀子捅到咱家来了!”


    “不过她也甭想好过,这些日子娘可没闲着,前前后后教训她好几回,管叫她以后撞见你就绕道走!”


    呃~


    原来是这么回事。


    …………


    到了第二天,来顺自在家中养足精神,且无需多提。


    却说那秦显之妻杨氏,一早交卸了巡夜的差事,身心俱疲的回转家中。


    她家住在宁荣前巷,与来家一样也是三间堂屋,却非但没有厢房,还是兄弟二人共居一处。


    长兄秦翊夫妇占了东屋和客厅,秦显和杨氏就只有一间西屋可以容身。


    和杨氏预料的一样,此时西屋里空荡荡的,压根不见丈夫秦显的踪迹。m.


    打从三年前她被调去巡夜,夫妻二人就聚少离多,但那时女儿尚在家中,身边勉强也还有个藉慰。


    可打从今年开春,十岁大的女儿去了琮公子屋里做丫鬟,吃住都在府里之后,这个家就再没有一丝人气了。


    唉~


    杨氏幽幽叹息着,把清瘦却保熟的身子扔到了炕上。


    最近当真诸事不顺,原本为了能调换个好差事,不再做这人不人鬼不鬼的上夜人,她下了好大力气去巴结林之孝家的。


    可谁成想林之孝家的刚有些松动,她就莫名其妙的得罪了来家。


    现下非但处处被来旺夫妇针对,换差事的谋划也就此没了下文。


    莫非……


    自己命中注定,就只能过这种守活寡的日子?!


    杨氏默默攥紧了拳头,杏核眼里满是不甘与愤恨。


    啪啪啪~


    就在这时,外面忽然有人用力拍门,紧接着就有个妇人粗声大嗓的叫道:“弟妹、弟妹!司棋捎了上好的点心回来,快起来尝尝!”


    听出是大嫂王氏的声音,杨氏眼底登时闪过一丝厌恶。


    王氏行事素来霸道,她们妯娌这十多年没少起冲突。


    不过自从杨氏巡夜拿住来顺,导致来顺差点被打死之后,王氏就突然变得和她亲近起来。


    这是因为王氏觉得杨氏此举,为自己娘家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可在杨氏看来,若非嫂子王氏的缘故,来家又怎会一口咬定,自己是在故意坑害来顺?


    她本就满腔怨愤,如今又身心俱疲,实在懒得跟王氏演什么‘将相和’,于是婉拒道:“嫂子,我方才在府里用过饭了,那点心你们留着吃吧。”


    “婶婶。”


    却听外面换了个清脆的嗓音:“你还是起来用些吧,待会表弟也要过来呢,他那差事终于有眉目了!”


    却是司棋也跟着过来了。


    因要托她照顾自家女儿,杨氏倒不好驳侄女的面子,起身刚要开门出去,想起外甥潘又安要来,又下意识的停住了脚。


    “那我拾掇拾掇就过去。”


    隔着门回了一句,她转身到了梳妆镜前,仔细整理着仪容。


    直到一炷香之后,略施脂粉的杨氏才出了家门。


    刚到院里,就听客厅传来王氏的抱怨声:“他来作甚?你这死丫头,该不会是和他约好了,才选在今天回来的吧?!”


    王氏蛮横,秦家姑奶奶却也不是什么好脾气,这姑嫂二人斗了十几年,说是亲戚胜似仇人。


    连带的,王氏对外甥潘又安也是横竖看不惯。


    但潘又安不仅长的俊俏,还识文断字能说会道,故而秦翊、司棋父女对他都是另眼相看。


    其实杨氏也是如此。


    在她看来,若非是身份悬殊,自家外甥未必逊色那宝二爷半点。


    所以听说外甥要来,她才会刻意梳妆打扮了一番——要说有红杏出墙之心,那肯定是冤枉她,但多少有些‘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


    “咳~”


    在客厅门外轻咳一声,打断了王氏的抱怨,杨氏这才笑吟吟的走了进去,对扁着嘴闷不做声的司琪道:“你娘就是在家享惯了福,都不知道咱们府里管的有多严,这一里一外,想勾连也难呢。”


    司棋与母亲王氏皆生的高大丰壮,但同样的体格,王氏展现出的是膘肥体硕,司棋却当得一句‘品貌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