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高育良:说了多少次,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作品:《家父高育良:被钟小艾赵小惠倒追

    而且,在他们的思维里面看来。


    别说你是个主任,哪怕校长也是个教书的。


    如今伴随高育良成为高院的副院长。


    加上这边也有老家的人在,也不知道消息什么时候被传了回去,期间也肯定有老家人来过,甚至可能还是找老爹帮忙什么的。


    最后被逼的没办法他们也只能搬家。


    “我们这是搬去哪里啊。”高瀚宇将一边帮忙搬着东西,一遍看着老妈问了起来。


    “去省府二号院吧!”


    “哪里,比这边要安静一些。”


    对于这次搬家吴惠芬情绪也不是那么高。


    见此,高瀚宇也不在继续多问。


    这个省府二号院他也是清楚知道一些。


    汉东省府共有两个宿舍区供省府的领导居住。


    省府一号院,属于副州级以上的宿舍,里面住的全是副州级大员,乃至是州级的封疆大吏。


    里面有着三十几栋的独立小别院。


    此外,还驻扎着一个中队的城市警卫队。


    省府二号院,里面则是居住着全部都是郡级的官员,相比于一号院的独栋别院。


    哪里基本上是以高层建筑的排楼为主。


    由于高育良的单位特殊,他的级别虽然看似很低,但是手上的权利却是大,加上目前常务副院长一职空缺。


    以及省府三号院还在修建的缘故,这也就导致算上高育良在内的三位副院长。


    他们在省府二号院里面都有一套住房分配。


    当然,后面这些他是听吴婧珊说的。


    “到底是什么情况。”


    见老妈回自己的房间收拾东西,高瀚宇拉着吴婧珊立马问了起来。


    “是这样的……”


    很快,高瀚宇便清楚了来龙去脉。


    原来还真是老家那边来人了。


    让人感到无奈的是,来到自己老爹高育良的基本都是一些堂兄弟,亦或者是一些远方的亲戚。


    甚至就连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亲戚也出来了。


    他们来的目的基本上都差不多。


    无一例外,全是来这找老爹安排工作的。


    “这些人可真是……”


    此刻,高瀚宇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过他也有些庆幸,还好老爹那一脉就他一根独苗,在加上大学后就离开了家乡。


    不然,这亲戚关系不是一般的难处理。


    特别是现在的宗族文化还那么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想法。


    不止以前有,现在也同样是如此啊。


    汉东省府大楼,四层。


    这里是汉东法院的系统中心。


    同时,也是省高院的办公地点所在。


    此时的高育良,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审批着一些相当重要的文件。


    这些文件基本上都是关于大型犯罪团伙,以及对一些重刑犯的量刑审批建议文件,亦或者是关于死刑犯的裁决文件。


    高育良所管辖的都是关于一些重刑犯的官司。


    特别是审批那些罪大恶极罪犯。


    不管是市级的中院,还是县级的初院。


    他们都没有权利对重刑犯裁决。


    初院管辖的范围,是一些民生诉讼的官司,以及一些民生纠纷的官司,在有就是一些离婚、亦或者是夫妻财产分割等。


    中院则是负责对一些犯人的看押和量刑。


    像那些重刑犯,无期、死缓、死刑、死刑立即执行的的审批,全部都要通过高院下发。


    当然,如果是一些影响比较大案件官司。


    这些自然也是需要高院去处理的。


    他们可以说是整个执法部门的最终审判所在。


    “咚咚咚……”


    “进来。”


    高育良头也不抬的说了句。


    这时能敲门的,也就只有他的秘书李运。


    果然,进来的正是他的秘书李运。


    “老师……”


    李运一进来连忙恭敬的喊了句。


    “都说过了……”


    “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高育良抬起头冷冷的看了他一眼。


    此时,他确实已经诞生出要换秘书的想法。


    他需要的是勤勤恳恳的秘书。


    而不是,私下就称呼自己为老师的秘书。


    对方是亲信自然是不错。


    但这种表现太过的秘书会让领导反感。


    “是,高院……”


    李运连忙改口称呼了一句。


    “有什么事……”


    “您的那个二伯又来了。”


    “跟他说,我现在不在京州这边。”


    高育良说完便对他挥了挥手示意他出去。


    见此,李运连忙走出办公室。


    并且朝着旁边的招待处快步的走去。


    “看来……”


    “确实要换个人。”


    高育良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说到底,自己多少还是经验不足啊。


    梁书记当初说的还真没错。


    自己这边,历练几年对他确实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