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那位公子
作品:《东宫娇宠》 “江太傅是皇朝重臣,而太子妃又是皇上亲自赐的婚,太子殿下虽有事耽搁,但特意安排了这华丽马车,说太子妃不受宠是万万不行的!”
蒹葭的这一番话,把太子妃的分量说的明明白白。
方才还议论纷纷的路人,一下子哑口无言。
都以为她江芙一个江南娇小姐,必定面皮薄如纸,谁成想,她能说出这一番话?
而这一番话,也落进了青色小轿中,那位俊朗公子的耳里。
“不愧是宋婉的女儿,教养出这样有见识的姑娘?想不到本应泼皮跋扈的娇小姐,竟真有了嫡长女以及太子妃的风范。”
“北冥渊这步棋,下错了。”
他似乎兴致颇佳,说到后面,声音都带上了笑意。
轿外的管事,面上一动,心中微讶。
自家公子自从上了山,似乎就没有笑过了。
这江芙何德何能,能让他一展笑颜?
“回山吧,别在这杵着了。”
他朝轿外发话,青色的小轿复又抬了起来。
那边蒹葭也进了马车,继续朝江南方向远去。
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江芙鼻翼煽动。
“好清冽的檀香味。”
蒹葭听见她的话,略揭开车帘一角,朝后头看了看。
只见是一方平稳的青色小轿,不疾不徐地朝后远去。
那小轿上头并没有什么徽记,也看不出是何人家,只是莫名叫人看着心静。
她放下了车帘的角。
“只是一方寻常的小轿,看着往西郊去的。约莫是去礼佛,才会有檀香味吧?”
北冥京城西郊佛寺众多,城中的善男信女,时常去烧香请愿。
江芙略微点头,不再说话。
马车的速度却忽然慢了下来,外头的车夫朝里头报道,“长小姐,前头有一匹快马过来,把人家的菜摊子都踏翻了,只怕会冲撞到咱们的马车。”
江芙眉头微蹙,生平最讨厌这等横行霸道的人。
又怕这骑马的人真的不长眼,冲撞上来少不得人仰马翻,便点了点头。
蒹葭便朝外道,“那就先避一避吧。”
哒哒的马蹄声飞快而来,隐约还能听见路人的惊呼,和匆忙躲避的声响。
那疾驰的马蹄,却在她的马蹄前停下。
“吁——”
缰绳一勒,一个熟悉的少年音色,让蒹葭面露喜色。
“长小姐,是表少爷的声音!”
蒹葭口中的表少爷,正是江芙的表弟,年方十三的宋远岱。
江芙先是一喜,而后又露出了些许犹豫。
她这个弟弟一向如此,张扬跋扈,竟在京城中也敢纵马横行!
马车帘子揭开,身着宝蓝色宝衣的少年,骑在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
她生得与江芙有两分相似,尤其是那一双灵动的眼睛,像是会说话似的。
同样的唇红齿白,在他少年的面目上,略显出一分稚嫩来。
叫人可以想象,他及冠之年,将会引得多少女子追逐。
他看着华丽的马车,少年神采飞扬的脸,笑得更欢。
“看来江家没有亏待阿姐呢。”
“哦,表少爷,这个马车是太……”
江芙打断蒹葭,笑道,“你是来接阿姐的吗?马骑得这么快,我都还没有到江南……”
“嗯,想早点见到阿姐。”
其实他是瞒着父母出来的,他们以为江芙回了京城就会很少再见面。
宋远岱本想直接去太傅府见江芙,想不到一路快马,在路上就遇到了。
他喜不自胜,对自己这个阿姐,多了几分喜欢。
“好,那你就在前头,给阿姐引路,可好?”
宋远岱露出阳光般的灿烂笑容。
“好!”
他调转了马车,这一回走得慢了下来。
马车虽是两匹马同时架的,若走得太快,车内容易产生颠簸。
他这是在照顾江芙。
蒹葭道,“长小姐,其实表少爷只是看起来贪玩,做起事情来还是很懂事的。他年纪还小,若是再大一些,一定会更好!”
江芙忽然想到,方才车夫说他踢翻菜摊子的事。
就算是为了来接她,也不能行事如此霸道吧……
正想着,忽然听见宋远岱的声音,在马车外头响起。
“老人家,真是对不住了。方才我一时情急,马骑得太快了。这银子给你,就当是我买了你这些菜。”
原来他们已经走到了,方才宋远岱踏翻菜摊子的地方。
听见他主动同人赔礼道歉,江芙心中甚慰。
原来,他早就不是那江南小霸王了。
又听见一个老迈的声音,惶恐地推辞。
“不,不……公子太客气了,我这些菜,哪里值得上二十两银子?公子至多拿一吊钱,就够了。”
宋远岱在府中养尊处优,未曾理过庶务,对这些菜的价钱没有概念。
蒹葭掀起车帘一角,偷偷看了一眼,而后低笑起来。
“长小姐,表少爷给了人家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银子?
一棵菜应是两文到五文钱不等,二十两银子能买下的菜,足够装满一整间屋子。
难怪卖菜的老人不敢收。
“老人家,你就拿着吧,我身上也没有铜钱和碎银子。”
宋远岱的声音又响起,似乎在和老者推来让去,一时争不出结果来。
江芙便揭了帘子,朝他道,“远岱,你给的银子太多了,老人家带在身上也不便的。这里这么多人,若是有人见财起意,你一番好心岂不是害了老人家?”
那老人家连连点头,口里虽没说,看那眼神也是赞同江芙想法的。
宋远岱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
他果然是想得太简单了,不及自己的阿姐聪慧细致。
“这样吧,我让蒹葭拿两串铜钱给老人家。你若是心中有愧,日后就请这位老人家往宋府后厨送菜,也省得老人家在这里摆摊风吹日晒,如何?”
那老人沧桑的眼中爆出喜色,宋远岱也高兴得一拍掌。
“阿姐这个主意好!反正宋府每日都要吃菜,总是要买菜的。老人家,我是宋府的少爷,就在前头右拐第四条街上。你在这附近打听打听,就能找到了。”
老者连连作揖,欢喜得恨不得跪下来,给他们姐弟磕一个头。
“多谢小姐,多谢公子,多谢……”
直到他们的马和马车离开,那老人家手里还捧着两串钱,怔怔地眺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