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报信

作品:《大周浮生

    天色渐暗,丝丝细雨击打在树枝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动。


    仿佛在应合着荣岳的夜袭之议,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顷刻而至,将整座郁林城笼罩在朦胧水汽之中,隐约还夹杂着一股淡淡的腐臭味儿。


    荣岳端坐于屋中,仔细擦拭着长槊,神思恍惚。


    这些天他越想越是感慨。


    曾经他们信心满满,只以为合承和之兵拿下葵丘之后,便可顺势逼迫安庐、烟阳二领各家站队,进而将陶谷老贼赶去奉圣宫和泥胎塑像作伴去。


    却没想到出师未捷,郁林便被黎珩带领的凤竹军给逼迫到如此地步,各家精锐折损大半,若不是眼下郁林城还在自家手中,自己此前率领的那些残兵就要一哄而散了。


    想着想着,荣岳心底涌上一股浓浓的悔意。


    早知道会落得这般田地,当初就不应那臧氏之邀了。


    今日早些时候的议事中虽然他说的决绝,但也知道这场突袭把握确实不大。


    但一时半会也想不到其他可以退敌的办法,若是就这样困守下去,他们荣家刚刚兴盛了没几年的家势恐怕就要在自己手里断绝了。


    过了这关,便是海阔天空,若是过不去,便是万丈深渊。


    为此,这一战,他只能赢。


    即使要拼上性命!


    想到这里,荣岳便不由自主的攥紧了槊身,手背之上已布满了青筋。


    “咚咚——”


    房门突然被敲响,而后荣睿推门进了屋来。


    “本家兵马准备的如何了?”


    荣岳见了他忙收起心思询问。


    荣睿颔首:


    “都已准备妥当,只待大伯您一声令下,便可直取黎珩首级。”


    荣岳满意的点点头。


    荣睿的修为是不错的,且又熟谙兵法,在族中诸子弟中也属拔尖,一直是他着重培养的对象,这些日子随他领军在外看起来也明显有所成长。


    “不过...”


    荣睿欲言又止,迟疑道。


    “怎么?难不成出什么岔子了?”


    看着自己这侄儿吞吞吐吐的样子,荣岳心中暗自摇头,这孩子就是心性差了点,还需多历练一番。


    “就是侄儿刚才收到了巡城校尉传报,酉时三刻前后似乎有数道人影越墙而走,向黎珩大营方向去了...”


    荣岳皱眉,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你的意思是城里有人通风报信?”


    “侄儿不敢妄下定论,毕竟这事关系重大,侄儿觉得,还是谨慎些好,毕竟咱们这是兵行险着,若是消息走漏了出去...”


    荣枫也知这话是不能胡说八道的,可这事实在是蹊跷,他们如今兵力本就不如黎珩率领的平乱军,如果贸然带着精锐冲出去,一旦被将计就计埋伏岂非自寻死路?


    这件事不得不慎重考量。


    那越墙而走的人,究竟是谁?


    要是黎珩提前埋入城里的耳目还好说。


    若是城里哪一家吃里扒外...


    荣岳心思急转,脑海中闪过的念头瞬间变幻莫测,片刻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抬眸望着荣枫郑重吩咐道:


    “派人去查探一番,其他家现在都准备的都如何了。”


    “诺。”荣枫抱拳称喏,而后便匆匆离开。


    .....


    另外一边,黎珩静静坐在大帐之内,看着案台上摆放的郁林地势图,眉头紧皱。


    这几日攻城器械损坏了不少,携带来的霹雳车因为连日来不间断向城中抛射石弹,已然有数架磨损严重,无法继续使用。


    用于攻城的距堙土石已经堆叠到了近四丈之高,他在其上布下了弓弩手一队,压制城内的郁林军,但效果并不明显。


    一时间局面似乎僵持在了此处,双方都奈何不得对方。


    对此,黎珩心中烦躁愈浓。


    虽然因为他之前的安抚,军中近来还算稳定,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只要再过一段时间,他口中此前声称的郡城天兵不来,恐怕眼下表面还算和谐聚兵在一起的凤竹各家就要再次变成分道扬镳了。


    就在黎珩思考之际,门外忽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旋即一名亲卫快步闯进来,单膝跪倒在黎珩面前禀告道:


    “老爷,巡逻的兄弟在营外捉住了一名探头探脑的敌军细作,自称有重要之事要立刻见您。”


    “嗯?”


    黎珩闻言挑眉,目光闪烁了片刻,随即挥手道:


    “把人带过来吧。”


    亲卫领命而去没一会儿功夫便带着一名被五花大绑的俘虏走了进来,此人浑身狼狈,满身泥泞,嘴角更是渗出血迹,显然吃了不少苦头。


    黎珩抬眸看着他,眼睛眯了眯:


    “什么事情,说罢。”


    那人深呼吸了一口气才勉强开口道:


    “小的是郁林严家家奴,奉了我家主人之命来给黎帅带个口信,城中诸逆自知不敌大人兵威,故而狗急跳墙,将于今夜尽出精锐劫营,希望黎帅能早做准备,以保万全。”


    听完这话,黎珩皱了皱眉,沉吟着是不是要相信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


    那人见此忙道:


    “小的所言绝无虚言!临行前我家老爷曾言本家世受陶公大恩,本当粉身碎骨以报,如今却受了乱党裹挟,实在羞愧难当,故而得知了乱党今夜劫营的消息,便立刻遣小的前来通知黎帅,期望黎帅看在这点微末之功的份上,勿要怪罪。”


    黎珩闻言若有所思的盯着对方看了许久,忽然轻笑了一声。


    “城内眼下是个什么情况?”


    那仆役见此忙恭敬回答道:


    “眼下城内人心惶惶,军无战心,那荣逆前些时日惨败之后又带回了一帮承和来的兵痞回来,更是闹得民怨沸腾,百姓们早就盼望着战事平息了。”


    听了这话,黎珩顿时心头一喜。


    这郁林城内秩序比他想象的要混乱不少,此前他还没想明白为何郁林各家能如此黩武穷兵,竟然以一领之地征发出如此大规模的兵力来,原来是借了承和之兵啊。


    看来这些助战客军在郁林和本地人相处的不是很和谐,如果这样的话,这场仗就好办多了!


    “好!传令下去,今夜加餐,犒赏三军!另派斥候紧盯郁林四门,若有异动立刻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