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大魏态度,听话的狗

作品:《大唐最狂暴君

    拓跋彼旺微微失神,低声嘟囔着。


    上官天宇眼角余光扫过拓跋彼旺,心底腹诽。


    这两年来,陛下是被大唐皇帝吓破了胆不成?


    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很显然大唐粮草短缺,无计可施了啊,拖着大唐打就是了嘛!


    虽然现在北域五国联合起来,有了防备,大魏攻不进五国,只能劫掠各国边境。


    但有毕竟大魏已经以雷霆之势,抢占先机,攻下了大梵。


    反观大唐,战场不止一处,兵力分散,现在粮草又短缺,国内发生洪灾,内忧外患,占了个齐全。


    如此形势,看起来是大魏军队被唐军截断了退路,又被大唐与新罗配合,困在了北域。


    但大魏有一国之地,作为供给,已是立于不败之地。


    大唐现在的情况,根本坚持不到秋收。


    真不知道,这个时候有什么好怕的……


    上官天宇心中如此想着,但他嘴上却是紧紧闭着。


    这种事心中想想就可以了,嘴上可万万说不得。


    “天宇,草原海浪口那边怎么样了?”


    拓跋彼旺的声音响起,打断了上官天宇的思绪。


    “回禀陛下,咱们的飞鹰传信,国内各部落早已收到,援军集结,向咱们支援而来。”


    “但守着海浪口的唐军,太过精锐,又有地利倚仗,咱们的援军接连猛攻,依旧是攻不破唐军的防线。”


    听着上官天宇的禀报,拓跋彼旺并不意外。


    这次伐唐,大魏精锐尽出,国内各部落的杂兵,与大唐精锐的战力,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拓跋彼旺看着地图,沉吟片刻,抬眼看向上官天宇。


    “大梁那边,形势如何了?”


    “回禀陛下,咱们的人,已经暗中辅佐大梁太子登基,大梁国内虽还处于动荡之中,但大局已定。”


    拓跋彼旺点了点头。


    “给大梁那边飞鹰传信,就说我大魏援军,要经过大梁境内,让他们放行。”


    “另外让大梁再多出兵马,猛攻北苍关,管他是什么杂兵,给朕拿人命去填。”


    上官天宇拱手应道。


    “是。”


    拓跋彼旺手指点着地图。


    “再传朕之令,大魏各部落援军,兵分两路,一路继续进攻海浪口,另一路绕行,经由大梁境内,赶往北域支援。”


    上官天宇恭敬领命。


    拓跋彼旺目光从地图上移开,手中把玩着一个小竹片,那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其中内容正是上官天宇呈上来的情报。


    其中详细记录着大唐派遣使者,前往北域借粮之事。


    尤其是之前的使者借了粮回北苍关之后不久,莫如之又亲自前往北域之事,上面更是记得详细。


    “杨辰派莫如之去北域……”


    “莫如之这个中原武林盟主,顶着的竟然是大唐皇帝钦派特使的名头,而且这时还闹得人尽皆知,根本就没有丝毫顾忌。”


    “中原江湖与朝廷,竟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真是不可思议……”


    拓跋彼旺低语着,手指不断摩擦着那竹片上密密麻麻的小字。


    “派莫如之又去北域,这是又去借粮了。”


    “若是让他们真借到了粮……那可就不好办了。”


    “天宇你说呢?”


    上官天宇闻言,躬身一礼。


    “陛下无须多虑,大唐皇帝此举,根本就是无用功。”


    “北域五国结盟已成,怎么会真的借给大唐粮食?助大唐度过难关?”


    “他们不怕大唐秋后算账?”


    “之前借的那些,不过也就是大昌意思了下而已,不疼不痒的借了一些粮,不想直接与大唐撕破脸罢了。。”


    “这次再去,必然无功而返。”


    拓跋彼旺眼眸微眯。


    “这个大昌国主,倒是有些意思。”


    “呵呵……看来他这些年,一直在韬光养晦啊……”


    “这东大陆的乱局,倒是给了他机会。”


    “他现在应该正想着乘势而为,成就霸业呢……”


    念叨了一句大昌国主,拓跋彼旺瞥了一眼上官天宇。


    “你说的不差。”


    “无论怎么看,北域五国都不可能会心甘情愿助大唐度过难关。”


    “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朕必须也要给北域五国,表达下咱们大魏的态度。”


    “不能让大唐钻了空子。”


    拓跋彼旺眸子中,危险锐利的光芒忽隐忽现。


    “天宇你在族中找一行事可靠之人,再于军中主将中选一人,与他一起,作为我大魏使者,出使北域。”


    “这件事你亲自去传令,安排妥当。”


    “就只一点,向北域表明……”


    “我大魏都是被大唐逼得,大唐若是撤军,咱们不会再动北域五国一分一毫。”


    “大梵国土,大魏也愿意让出一半,给他们。”


    上官天宇闻言,眼中犹疑神色浮现。


    “陛下……臣族中的人,臣去安排这没问题……”


    “军中之人,臣去安排…这不太合适吧……”


    拓跋彼旺看着上官天宇,露出一丝笑意。


    “怎么?朕让你去,你还怕别人不服?”


    “你觉得朕的命令,不管用了?”


    “非得朕亲自去安排才行?”


    上官天宇露出惶恐神色。


    “臣不敢。”


    “陛下之令,怎有人敢不从。”


    “只是臣虽说是传达陛下命令,但插手军队,左右使者人选,这还是有些不妥。”仟仟尛哾


    “臣以为…还是陛下您亲自决定人选才是。”


    拓跋彼旺意味深长地看着上官天宇。


    “天宇,朕让你决定,那你就去决定。”


    “朕相信你的那一颗忠心。”


    一边说着,拓跋彼旺抬手一指,那方向正是上官天宇的心脏。


    上官天宇莫名感觉一阵心悸,拓跋彼旺这话,让他不寒而栗,身子不禁压得更低。


    “臣定不负陛下信任!”


    拓跋彼旺点了点头,摆手说道。


    “好了,你下去吧。”


    “是。”


    上官天宇恭声应道,慢慢退出丈余距离,才转身向房门外行去。


    他刚走到房门,刚想抬手去推门。


    “天宇,等一下。”


    拓跋彼旺的声音突然在身后传来,上官天宇赶紧止步。


    “陛下,您还有什么吩咐?”


    “传朕命令,明日黄昏之时,将大梵国都内,还活着的文武大臣,都召进宫来,与朕一同用膳。”


    “是。”


    上官天宇领命而去,房中只剩下拓跋彼旺一人静静坐着。


    烛火跳动着,映得拓跋彼旺脸庞忽明忽暗。


    那一对凶戾的眸子,盯着上官天宇离开的方向,微微出神。


    同样是上官家……


    杨辰,就看咱们谁用得更好了!


    狗屁的上官家,呵呵……


    在朕面前,只有听话的狗!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