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两千年,等烟雨

作品:《我是实验动物饲养员夜不语

    “明山子前辈,我查到了。”


    刘厚从太乙门一大堆典籍中,探出头来。


    他身旁空无一人,却是在对着一个大头娃娃的头套在说话。


    大头娃娃诡异地动了动,转头望向刘厚,纸敷的嘴脸上流露出期待:“后事如何?”


    “您妻韶氏一生未改嫁,终生居于太乙门山下的柳树村。享年87岁。”


    刘厚回答。


    “八十七岁,八十七岁……”


    大头娃娃中的誓魂明山子,喃喃念了许久。


    “那个年代,您妻子已经是高寿了。”


    刘厚劝道。


    两千年前的俗话,是人生七十古来稀。韶氏活了八十九岁,确实是喜丧。


    “我自然知道。”


    明山子叹息道,又问:“我儿呢?”


    “您的儿子丁立德,七岁上山,入了太乙门。天资卓越,在四十三岁时,当了太乙门第十三代住持。道号明弘道人。”


    “明弘道人,明弘道人……”


    “好!”


    明山子再次叹息,最后吐出了一个好字。


    明弘,取之为《论语》的明理明心,弘天弘地。


    是为大道。


    “他一生,可为天下苍生出力?”


    明山子声音在发抖。


    自己儿子最终当上了太乙门的住持,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


    “当然。”


    刘厚回答:“明弘道人不光锄强扶弱,斩妖除魔,还数次在战乱中顶力而出,挽救苍生于水火中。便是那石城大妖怪中的数千镇压墓,也是他筹钱修缮而来。


    是个大能大慈大悲之人。”


    “好!好好好!”


    明山子听到儿子如此有出息,又连着吐出四个好字。


    显然是对儿子极为满意。


    “我儿,是如何死的?”


    犹豫了片刻,明山子才问出了这最后的问题。


    刘厚低头,查了查典籍:“东汉末年,长江有大妖出世。乱了一江两岸的百姓,一时间生灵涂炭,无数两岸百姓流连失所。


    明弘道人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斩杀那妖物。


    最终也因为受伤过重而陨落。


    享年67岁。”


    “原来如此。”


    明山子长长沉默后,再不言语。


    大头娃娃头套一动不动。


    也不知道是悲伤,还是懊悔。


    刘厚不忍心:“前辈,明弘道人死后,和您的妻子坟墓相连。一同埋入了长江畔的一座小渔村中。


    受他恩惠的村民筹钱为他立了碑。


    至今,那残碑应该还在。


    前辈,想去看看吗?”


    大头娃娃头套抖了抖,一个声音沉闷蹦出:“想,但如何去看得了。承蒙刘厚住持您用秘法留住了我的残魂。但我的时间不多了……


    一旦照到太阳,我的残魂就会烟消云散。”


    “我自有办法。”


    刘厚神秘一笑,从太乙门中找来了一把古旧的白色油纸伞。


    撑开。


    说道:“还请前辈,进入这伞中。”


    乘着火车,在清晨,踩着露水。


    刘厚踏入了一座小渔村。


    渔村朝暮的活动刚开始,三三两两有村民起了床。


    有的骑着电动三轮车下地干活,有的梳理渔网,准备去长江打鱼。


    刘厚拿着一把油纸伞,背上背着一个剑闸。


    模样古怪。


    客气地问了一位渔民。


    那渔民见刘厚打听一座古旧老石碑,仔细想了想,指了个位置。


    刘厚顺着水泥道路一路往前,来到了长江畔。


    早间的长江,江面上缠着一条白色的水汽带。


    弯弯绕绕,煞为壮观。


    又是一拐。


    进入了一条早已经被荒草掩埋的古道。


    径直往前走,脚踩在残破的青石板上,走了有数公里。


    终于,一座残破的石碑出现在眼前。


    石碑上刻着文字,不过早已经被风和雨腐蚀得看不甚清楚。


    顶上一大半,也倒塌了。


    石碑上,布满青苔。


    “就是这里了。”


    刘厚撑开伞:“前辈,请出来。”


    阳光还未出对面的山涧,周围全是雾蒙蒙的水汽。


    也不知道是水汽,还是幻觉。


    竟见那撑开的伞下,一个魁梧的身影走出。


    刘厚打着伞,那魁梧身影就顺着伞,来到了这残破石碑前。


    明山子探出手,抚摸着石碑。


    动作轻柔,生怕摸坏了。


    可他现在早已经没有了实体,哪里摸得到那石碑。


    看了许久,明山子洒然大笑。


    笑得一如两千年前,血洒石城般爽朗。


    “刘厚住持,我心愿已了,再也无遗憾。”


    明山子拱拱手:“就此别过。”


    刘厚心中有些酸楚,正想作礼,突然,他像是看到了什么。


    指着石碑,声音发颤:“明山子前辈,你往后看。”


    明山子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双肩不断颤抖。


    猛地回头。


    只见残破的古碑之上,一个风华绝貌的古装夫人,牵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从碑中走出。


    “郎君,你瘦了。”


    那古装丽人眼泪朦胧,痴痴地看着明山子。


    明山子也止不住流出眼泪,再也没有刚刚的洒脱:“那么多年,辛苦娘子了。”


    “不辛苦。郎君为苍生洒热血,妾身这点苦,不值一提。”


    韶氏往前一步,想要靠近自己的夫君。


    她扯过身旁小孩,小孩高声喊道:“爹,你回来了。”


    “我回来了!”


    明山子也高声回答。


    他将妻儿揽入怀中,一边流泪,一边大笑:“你将儿子管教得很好,很好。”


    “你儿子分明像你一样固执。”


    韶氏嗔道。


    “爹爹,那大头娃娃的头套,好用吗?保护了你吗?”


    小男孩问。


    “保护了,保护了。如果没有它,那大妖怪,根本就不能被封印呢。”


    “我就说嘛,娘还说没用。哼哼!”


    一家三口像是有说不尽的话。


    骤然,雨下。


    刚刚要冒出头的太阳被雨云遮住。


    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长江畔。


    缠住了那一江的烟雨。


    像是时隔千年的重聚,感动了上天。


    明山子一家向刘厚深深鞠了一躬。


    刘厚也回了一鞠。


    明山子一家的残魂就要逝去,突然,他又回头,像是想起了什么。


    “刘厚住持,你体内那本书,玄妙无比。”


    明山子说道。


    本来在感动中的刘厚,心里猛地一抖。


    这本书是自己最大的秘密,没想到被明山子给看了出来。https:/


    明山子笑道:“那本书的别一残页,我知道在哪里。只是不知道,这两千年过去了,它是否还留在原地。”


    “真的!”


    刘厚心脏乱跳,急忙道:“前辈知道这本天书的来历?”


    明山子却摇头:“不知道。怕是有人知道,那人也远远高于我等的层次。


    若住持要挖掘那天书秘密,那么就勇往直前吧。等爬到了某个高度,或许自然便会知道。”


    说罢,明山子凑到刘厚耳畔,将那残页的所在告诉了他。


    又是一鞠躬。


    一家三口的残魂,终于消散在人间。


    了无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