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粮仓满了

作品:《通植物心声,她靠种地成七国首富

    有了黄员外这事在前,元小之心中担忧其他地方的稻子,便趁着回去的时候,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看了一遍。


    和黄员外的庄子不同,三千亩荒地还有其他村子的稻子长势都非常好。


    稻子们看到元小之纷纷的朝她问好,感谢她的栽培。


    在收稻子前,元小之从空间里分批拿出一千多斤野山椒,和元又青做成泡椒。


    藕带的采收季已经过去了,这些泡椒不用做成泡椒藕带,会直接送到京城去卖。


    为了更好的卖出,元小之还抓紧时间写了厚厚的一叠菜谱,和泡椒一起送去京城。


    做完这些,她才开始安心的收割稻子。


    还是各村先收各村的粮食,然后一起帮着元小之收。


    这个时候,大家只知道粮食丰收了,但是还没称出具体的产量。


    可这也不妨碍大家高兴。


    “每亩地起码有七八百斤。”大家估算着。https:/


    “肯定有。”


    “太好了,总算可以吃饱了。”


    “过两天晒干了,把稻米收起来,脱了壳,我要煮一锅白米饭,好好的吃一顿。”


    这话说出来了大部分乡亲的心里话。


    他们每家每户开垦出一亩荒地,这次收成七八百斤,家里人少的,一天吃一两斤,人数多的也就吃了三四斤,八百斤够他们吃很久了。


    而且下半年还能种一季...


    想到有吃不完的大米饭,大家那心里能不高兴吗?


    因为高兴,给元小之割稻子就更来劲了。


    和插秧一样,也就两三天的功夫,三千亩荒地就收好了。


    城东百亩良田那边的稻子是双河村的叔伯帮忙收的。


    他们也能看出这片田的收成比村子里的好。


    “这片田是良田,收成当然好了。”大家是这样认为的。


    而真实的情况只有元小之知道,她的杂交水稻虽然没有现代那么好,但也算成功了吧。


    老天爷对大家也很好,这些天天气晴朗,稻子不过两三天就晒干了,晒干后就要搭谷子,把稻米从稻子上打下来。


    有专门的木制斗状容器,里面有一个木制的梯形脱粒工具,斗状容器三边还围着挡席,防止脱粒的时候稻米飞出去。


    搭谷子就是一人握着一把稻穗,扬起来使劲的往木制梯形脱粒工具上摔,如此反复很多次,直到稻秧上的稻子都掉到斗里面。


    等到斗里快满了,再用簸箕把稻米盛出来,倒进麻布袋中。


    装满了的麻袋运回双河村去还要继续晒,晒干了才能收起来。


    幸好元家的新房子已经略见雏形了,尤其是前院连廊那里预留的仓库已经建好了,收好的稻子正好放进去。


    所有的稻子脱粒结束,亩产也就统计出来了。


    双河村和十三村的产量差不多都是亩产八百一十斤左右,三千亩荒地只有亩产八百斤。


    但是城东百亩地的亩产是一千斤。


    答应给严申的粮,三千亩荒地收成的一半,也就是一百二十万斤粮食,如约送进了长乐县的平仓和义仓。


    平仓直径十米、高度四米左右,每个最多可以放三十万斤粮食。


    义仓比平仓小一半,每个最多放十五万斤粮食。


    长乐县总共两个平仓,五个义仓,几乎都装满了。


    严申看着满满当当的粮仓,似乎看到了更高的官位在向他招手。


    “元姑娘,一起回县衙喝点茶吧?”


    元小之跟他一起回到县衙。


    严申迫不及待的开始写奏折,想要到皇上面前邀功。


    他也不避讳,当着元小之的面开始书写。


    什么亩产八百斤,粮仓存粮一百二十万斤等等数据跃然纸上。


    元小之提醒他,“严大人,虽然你写的都是事实,但是...”


    “凡事都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天有不测风云...”


    严申一听,精明如他,很快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对,我懂了。”


    他将笔下的纸张捏成团丢到一旁,重新写下新的数据。


    亩产七百斤,粮仓存粮八十万斤。


    等严申放下笔,才觉得自己怠慢了她。


    “元姑娘,对不住。”他将写好的奏折收起,让人送来茶水和糕点。


    元小之还真的渴了,连着喝了两杯茶水。


    “元姑娘,其实你直接花钱买荒地,用不了这么多粮食的...”严申也倒了杯茶。


    元小之把茶杯放下,严申立刻给她斟满。


    “之前不是说过了,我这是为了存粮防饥,也是为了严大人的政绩啊。”


    “严大人日后官运亨通,也能给我小小农家一点方便。”


    “呵呵,不敢不敢...”严申意有所指的提起,“毕竟元姑娘你那二爷他...”


    元小之也不避讳,“我不想用他的关系。”


    或者说,“尽量不用他的关系。”


    “当然,我也不会让严大人白给我方便的。”


    严申点头,当然不会白给方便,还很赚呢。


    一百二十万斤的稻米,出七十二万斤大米,价值两万多两。


    这才一季...如今第二季的稻秧也已经插到地里了。


    那三千亩地最多卖个五千两...


    洛长安那边也在写信,他是要将长乐县的情况告知给皇上。


    作为一国之君,关于百姓生计的事,他必须要知道。


    正如元小之所言,她一个人的力量有限。


    元又青在旁磨墨。


    “又青。”洛长安暂时放下笔,“我不知道该不该把小之的名字写上去。”


    “但是,即便我不说,小之种出高产稻子的事,早晚也是会传出去的。”


    “倒不如,由我护着她..”


    想到这里,他站起来揽住元又青的肩头,“又青,为了小之,你好好考虑嫁给我的事。”


    “一旦你做了我的长安王妃。”


    “小之便也是我的女儿,我护着她,即便是皇上也不能轻易的欺负她。”


    元又青撇了他一眼,“你现在不就把小之当女儿一般护着吗?”


    洛长安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是这样没错,但是...”


    “但还是有些区别,只要你嫁给我,我就更加名正言顺的可以护着她了。”


    “是不是?”


    元又青的脸颊红红的,“等,等你回京的时候再说吧。”


    这是他第一次松口,所以洛长安也是一惊,“真,真的?”


    元又青羞臊的点点头,“嗯。”


    “太好了。”洛长安激动得抱起元又青,在原地转了好几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