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准备

作品:《通植物心声,她靠种地成七国首富

    “人手...”元小之本想着人手就算了,有双河村那些村民足够了。


    可是转念一想,若是村民们遇到什么问题呢?


    于是...“这片地我交给双河村的村民负责了,回头若是他们找过来,还请大人能伸出援手。”


    严申拱手,“姑娘放心,下官肯定竭尽所能。”


    “谢过严大人。”


    严申想请元小之吃饭,被她以还有事做给拒绝了。


    出了府衙,元小之便和洛聿去买了笔墨纸砚。


    接着,便是给家里买些东西,虽然元又青说不需要,但她还是得考虑周全一些。


    马上就要入冬,冬衣首先要准备起来。


    洛长安、元又青还有小丫头洛绵绵的布料都的准备好,至于棉花,她空间里有,回去后直接取出来就行了。


    还有入冬的炭火...


    两个人大人可以抗冻,可洛绵绵不行。


    小丫头从出生就没吃过苦,夏天有冰冬天有炭的,还必须是上好的炭。


    最后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添几个下人,主要是帮着元又青做做饭、打扫打扫屋子、照顾洛绵绵...


    “元姑娘!”牙人石婵娟瞬间就认出了元小之。


    “姑娘,您回来了?我听说您去京城了。”


    元小之看着熟悉的胖牙人,没来由的心情大好,“婶子,我就不兴回来吗?”


    “兴,兴。”石婵娟高兴得脸上的肉堆在一起,“姑娘来我们牙行,是要买地还是?”


    “我想给我娘寻几个下人,最好是两个嬷嬷,两个小姑娘。”


    两个嬷嬷可以帮着做做饭,照顾洛绵绵,小姑娘可以打扫屋子。


    “这好办,交给我。”


    石婵娟很快就带了四个人过来。


    “姑娘,你相信我的眼光,这两个嬷嬷能干得很,做饭打扫都是一把好手。”


    “这两个小姑娘也忠厚老实,绝对生不出旁的什么腌臜心思来。”


    元小之可不担心什么腌臜心思,以洛长安对元又青的感情,绝对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虽然很相信洛长安,但是元小之回去后还是跟元又青提了一下。


    若是这两个小姑娘真的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那还是要及早的发卖出去。


    元又青看着性子柔柔的,可她到底是经历过家道中落,经历过颠沛流离,经历过丈夫变心...“放心吧,娘亲又不是真的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再说。”她慈爱的看着元小之,“你爹爹他也不是那样的人。”


    “你且放心的去西摩,只管照顾好自己,家里的事都不用你挂念。”


    “娘答应你,让你去西摩,你也要答应娘,不能出事。”


    元小之重重的点头,“娘亲放心,我不会出事的。”


    “我也不会让阿聿出事。”


    种杂交稻种的方法其实也不难,只是后期授粉需要人力辅助。


    卫长青听元小之讲了一遍就已经懂了。


    “就是说我们明年要种两种稻子,”


    “一排种这种,一排种那种,隔开来...”


    “平日里的照料都是一样的,只是到了它们开花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它们,额,授粉,结穗...”


    元小之点头,“不错。”


    “你们也不要在意最后的收成是多少,总之,就按照我说的做,最后的收成都是高产的稻种,是十分贵重的东西。”


    在场的人都似懂非懂的点头。


    卫长青问,“那大概得收成是多少呢?”


    “没有大概。”元小之抱歉的耸耸肩。


    她在空间里种的时候,不用一排隔一排的种,只需要种一小块提供花粉的稻子就行了。


    然后靠着意念...


    但是在外面不行,必须靠风力和人力,所以为了确保收成,必须这样隔开种。


    她没这样种过,而且变数太多,自然也就...不知道大概会有多少斤。


    不过三千亩地...一亩地能收到一百斤,就已经有三十万斤稻种了。


    两季就是六十万斤...暂时够了。


    卫长青一听每亩地保底收成只要一百斤,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他想的很简单,种稻子每亩地是一千出头的收成,现在一半隔一半,按理说可以收个五百斤...


    所以就算是再不济,五分之一的量,一百斤还是不难吧。


    元小之大概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只能说...“卫叔叔可不能把话说的太满了。”


    “不论收成如何,收到的稻种都要好生保管。”


    卫长青颔首,“小之,你放心。”


    元小之看着三千亩地,这一大片....外面都围了栅栏,私密性还是很好的。


    “这些栅栏还要再加固一下。”


    “到了快收成的时候,要多派一些人在这里守着。”


    “稻种事关重大,千万不能有闪失。”


    听了元小之的这些话,卫长青正色了,“好,小之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不负所托。”


    看他如此凝重,元小之不禁笑了,“叔叔也不必这么紧张。”


    “若是真有什么事,你们就去县衙找严大人,只要说是双河村的村民,和这三千亩地有关,严大人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乡亲们纷纷点头,表示知道了。


    接着他们便开始讨论如何种更快捷更方便...


    如何保证授粉...


    元小之听着,脑子里开始想现代的做法。


    她记得爷爷曾经讲过,有些地方为了给稻子授粉会采用大型的无人机,无人机在稻子上方飞行,叶片产生的风力正好可以帮助稻子授粉。


    可惜在这个时代,别说无人机了,就是电风扇都不可能实现。


    “我们就没人一把蒲扇...走到哪扇到哪。”有人提议。


    立马有人笑道,“三千亩地,你得走到啥时候?”


    “哎。”元小之突然想到,“有人会养蜜蜂吗?”


    她怎么把勤劳的小蜜蜂给忘记了...


    可是,乡亲们摇摇头,“没听说有人会养蜜蜂啊。”


    “有应该是有人养,只是我们村子上,还有附近的村子上没有...”


    “我也是听说,有人专门养蜜蜂,为了采蜂蜜的。”


    元小之看向洛聿,“阿聿...”


    洛聿已经知道她要做什么,“没问题,下午我就出去寻一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