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凶残的白发兵

作品:《天命太子爷

    距离于术守捉城不到二十里路的时候,一众精疲力尽的老兵感慨着终于可以躺在炕上睡一觉了。


    此刻,这群白发老兵心情大好,他们聊着天,回顾着当年的驰骋疆场的英勇往事。


    一位郭昕当年的亲兵骄傲地拍着胸膛道:“当年我跟着咱们将军真的见过大唐太子,那时候他二十多岁,精明能干,后来当上了大历皇帝。”


    另一位老兵感慨道:“没想到我这把老骨头了,终于也有机会看上一眼咱们大唐的太子。”


    “我看咱们现在这个小娃娃太子更不简单!”


    “就是,听说他只带着几个人就敢从长安到咱们安西都护府来!”一名老兵撇着嘴连连点头,他极其佩服道:“他可是才十五岁啊,你可信?”


    一直坚持骑马的断腿断臂的老兵李广源听到众人的讨论则笑而不语。


    他有些骄傲,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胸膛。


    别说他见过大唐太子了。


    大唐太子李宁前后两次都到他的茶水摊上喝茶,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了一阵低沉的号角声。


    从一处山头上突然冒出数百人的骑兵,他们催促着战马小步朝着他们这一众老兵快步跑来。


    一位老兵朝着那支骑兵挥挥手,有些感动道:“咦,太子殿下有心了,听说吐蕃大军已经出现在尉犁草原,局面这么紧张,居然还派人来迎接我们。”


    "那就说明咱们这太子尊老!"


    ……


    所有老兵一开始都没想到在于术守捉城往西会出现吐蕃骑兵。


    他们认为这里是安全的。


    但是很快有人发现不对劲了,因为那支五百人规模的骑兵没有打着旌旗,这不符合欢迎的仪式。


    同时他们虽然对着老兵们挥手致意,但是他们驱动战马加速的节奏更像是发动进攻前的动作。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后,距离那支骑兵最近的一位老兵突然加速朝着那支骑兵迎了上去,上前查证。


    那支骑兵一直在加速,速度很快提了起来,全速朝着这支老兵组成的队伍冲来。


    大地开始颤抖起来,众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


    此时吐蕃骑兵已经距离安西老兵不到两百步。


    “是吐蕃人,快撤回来!”


    众人对着前出验证的老兵喊道。


    但是那个老兵充耳不闻,他看着加速的那支骑兵也开始加速。


    因为他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就算敌人能在肉体上消灭自己,气势上自己不能输。


    于是他视死如归地冲向了敌阵。


    并且抢先射出箭矢,连射三箭。


    迎面而来的骑兵三人应声落马。


    “老哥哥们,俺先走一步!”


    然后就看见那位老而弥坚的老兵拔出唐刀,以冲锋的姿态杀向数百倍于己的敌军。


    就像飞蛾扑入了火海一般,一头扎入吐蕃骑兵中消失不见了,留给众人一道挥舞着唐刀的背影。


    吐蕃骑兵的速度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但是吐蕃骑兵不知道的是,这一幕将这些老兵沉睡许久的斗志激活。


    他们露出了多年没有露出的獠牙。


    郭昕将这两千老兵划分成甲乙丙丁戊己庚六个团。


    “保护好大都护!”


    断腿残臂的李广源一直骑着战马就等这一刻,他最先做出反应,嗷嗷叫着一马当先地冲向了吐蕃骑兵。


    李广源数十年都保持着训练,他等的就是这一天。


    此刻他满腔热血都已经沸腾,他那一团骑在战马上的老兵紧随其后。


    这支临时拼凑的老兵在初始的惊慌之后,开始默契地配合。


    当即还有两个团从左右包抄过去。


    其他三个团则把大都护郭昕的马车团团围起来。


    防止还有其他吐蕃骑兵出现。


    ……


    李广源单手将自己固定好,看着迎面而来的吐蕃骑兵丝毫不慌。


    他先是将后背的跷蹬弩取下,瞄准了吐蕃骑兵,直到三十步时才射出第一箭。


    然后他迅速丢掉那支弩,顺手将挂在马侧面的另一支弩单手端起来,又射中一名吐蕃骑兵。


    就在距离吐蕃骑兵已经只有十步的距离。


    对骑兵来说十步距离转瞬即至,迎着李广源的吐蕃骑兵看着眼前还没拔出佩刀的断臂老兵邪笑着举了弯刀。


    他不认为李广源还有时间拔出唐刀。


    李广源却一脸淡然,他眸子一缩,反手将还挂在战马另一侧的最后一把弩握在手里。


    但是吐蕃人已经挥刀杀至。


    李广源看着迎面横扫来的弯刀往斜前方大幅度一个躲闪。


    冲着李广源脖子的弯刀砍在了头盔上。


    李广源顿时露出满头白发。


    一击失手的吐蕃骑兵不甘心地回头看向那名躲过他致命一击的老兵。


    发现那位满头白发随风飘逸的老头趴在马脖子上回头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这时吐蕃骑兵才发现那位断臂的老兵手里还握着一把跷蹬弩,正对准自己。


    然后他眼前寒光一闪,他的脑门一顿,一支弩箭很准确地射入了他的太阳穴。


    吐蕃骑兵的身子一顿,身体瘫软跌落下马。


    由于惯性他保持的劈砍的动作,一脸的不可思议。


    李广源咬着牙表情有些痛苦地起身,嘴里念叨着:


    “还差九个!”


    刚才躲闪的幅度有些大,有点闪了腰。


    但是吐蕃人并不给他缓过劲的机会。


    刚起身的李广源就被另外一名吐蕃骑兵盯上。


    他发现了手无寸铁的李广源,当即举着长枪迎面刺向李广源。


    李广源不得不后仰,但是他的腰身没有年轻时灵活了。


    还是慢了半拍。


    那长枪擦着李广源的额头划过,顿时鲜血淋漓。


    这名吐蕃骑兵眉头一皱,由刺改外下压,希望将李广源抽下马。


    这名吐蕃骑兵还是小瞧了老兵的反应速度。


    他只看见李广源的胳膊抬了起来妄想顶住他下压的长枪。


    然而下一秒他神情大骇,没等他反应过来他手上传来一阵剧痛,他眼睁睁地看着那杆长枪无力地掉落在李广源的身上后跌落下马。


    伴随着长枪跌落的还有他的八根手指头。


    他在交汇的瞬间发现眼前这位老兵并不是抬胳膊挡枪,而是将唐刀抽了一半专门削他的手指头。


    这时他才发现眼前这些老兵的恐怖之处。


    和他对阵的老兵甚至还没拔出唐刀就已经三杀一伤。


    不愧是当年身经百战的大唐士卒,一招一式看似简单,但都是身经百战的杀人术。


    “哈哈,他是我的了!”


    跟在李广源身后的另一个老兵在与断指吐蕃骑兵擦肩而过时用枪尾往前一顶,就将愕然中的吐蕃骑兵喉咙顶碎。


    这一招甚至没用多大力气,就是借助着战马对冲的力量轻易地将他的喉咙顶碎。


    那名吐蕃骑兵顿时呼吸不上来,他痛苦地想捂住脖子,却发现自己只剩两根大拇指。


    他绝望地趴在马脖子上,已经无法说出话来,他不甘心地嘶吼着眼前逐渐模糊。


    ……


    这支潜入于术身后的吐蕃骑兵实力并不弱。


    可惜他们面对的是一支不怕死的军队。


    带领吐蕃骑兵的千户长连续刺死三个安西老兵后,被配合默契的其他老兵盯上。


    其中一个老兵打了一个手势,然后义无反顾地迎面冲了上去。


    就在千夫长的长枪刺中他的时候,他在腾空的瞬间死死地抱住了那杆长枪。


    与此同时他身后的袍泽毫不犹豫地冲上来,在距离吐蕃千夫长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飞扑上去抱住吐蕃千夫长战马的脖子。


    三人连马重重地摔倒在地。


    吐蕃千夫长起身拔刀准备对付冲他来的安西老兵时,一双大手抱住了他的双腿。


    吐蕃千夫长虽然磕飞了砍向他的长刀,还将抱着他腿的安西老兵刺死。


    但还是没躲过前仆后继的其他人的武器。


    安西老兵牺牲五人终将他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吐蕃千夫长临死的时候,一脸骇然。


    安西老兵完全是不顾死活的打法。


    杀敌八百自损一千都在所不惜,哪怕知道自己会死也会义无反顾地扑上来拖住他。


    这般凶残的打法,他真没见过。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相同一幕几乎同时发生在这片意料之外的战场之上。


    能从多年征战中活下来的这些老兵本来就是当年的军中翘楚。


    也许体力不及当年,无法持久。


    但是这点时间对他们来说够用了。


    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们,生死看淡,荣誉看淡。


    不服就干!